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

19世纪火车首次进入中国,当时轰隆隆的声音让没见过世面的中国人既害怕又好奇。幼年时期的我们,同样对火车非常陌生。

我想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火车一节一节的车厢是如何连在一起的呢?甚至有的人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答疑解惑。

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1)

要把车厢一节一节的连接在一起,核心就在于车钩的存在。

在火车刚刚被发明的时候,采用的是插销式车钩。这种插销式车钩看起来非常简单,车钩两边都是凹陷的,一边设置一个连接环,车厢连接时,连接环进入凹口,然后再插入一根销锁就可以了。目前这种简易的装置仍被使用,主要是矿山铁路和某些农具。

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2)

1830年英国铁路设计出了螺旋式车钩。

螺旋车钩是通过铁链扣接到两边的铁钩上,然后把中间的把手旋紧就可以了,解挂过程反过来就行。但是螺旋式车钩,只能提供拉力,不能传递推力,所以在车厢连接处两侧设有缓冲饼来传递推力。

虽然,螺旋式挂钩后来被欧洲大部分国家广泛使用,但是它的操作比较浪费时间且无法承担过多的重量。这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有时会因为过重而发生断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3)

直到1968年,美国人伊利-汉密尔顿-詹内发明了自动车钩才完全淘汰螺旋式车钩。

后来詹内对这项技术还进行了改进,以至于与现今火车使用的自动挂钩原来基本一致。后来,这项连接技术传到了中国,于是被命名为“詹式车钩”。

“詹式车钩”不仅能让车厢相互连挂,还能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它的主要构成为: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并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相比于过去的链式车钩的不足,詹式车钩极大地保护了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消除了车厢连接处的安全隐患。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项意义深远的发明的灵感却是来源为小孩子手牵手的常见画面。

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4)

1933年,苏联科学家又在“詹式车钩”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推出了CA-3自动车钩。

这种车钩不用管车钩是否对准了,只要顶进了,它就会自动找正挂接位置,这个也比“詹式车钩”更加方便。

如今过去的绿皮火车慢慢被淘汰,高铁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

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5)

而现在的高速铁路和地铁采用的是密接式车钩

它的体积更小、重量轻、相对移动量小,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密接”。虽然“詹式车钩”慢慢被世人淡忘,但是它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一直延传至今。

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6)

关于“詹式车钩”还有一个有趣的笑话。

在“詹式车钩”传入中国时,正好与我国家喻户晓的铁路总设计师詹天佑同姓,所以不少人都误以为“詹式车钩”是詹天佑发明的。

好汉不吃蹉来之食,詹天佑生前还专门澄清了误传,他公开是世人讲:这不是我发明的,根本就没有这件事。可见,我们老一辈科学家有着严谨,诚实,不掠人之美的高尚品德。

火车用了百年的詹氏车钩(一项百年前的火车黑科技)(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