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cbd现状(南京江北新区长江北岸)

近日,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南京共有62家企业入围,其中江北新区11家,全市占比17.7%截至目前,江北新区共有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南京江北新区cbd现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南京江北新区cbd现状(南京江北新区长江北岸)

南京江北新区cbd现状

近日,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南京共有62家企业入围,其中江北新区11家,全市占比17.7%。截至目前,江北新区共有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国家级的认定标准极为严格。从某种意义上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实力、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作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近年来,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不仅围绕行业龙头企业,也聚焦中小企业的培育,目前,江北新区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提升、载体建设等多维度加持,厚植专精特新的成长沃土,让“小巨人”企业在江北大地遍地开花。

企业面面观“专精特新”本领强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

梳理江北新区19家“小巨人”企业和2家单项冠军企业不难发现,专注创新几乎是每家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制胜的“法宝”,专业化、智能化、高端化特征显著。

01专注一个细分领域才能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大多数企业的发展都给出了一个共性答案: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中有7家企业入围榜单,它们基本上都符合“赛道专”这一特点。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累计形成超过2万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鼠品系资源库,推动基因功能认知、疾病机理解析、药物靶点发现、药效筛选验证等领域研发突破,解决了我国生物医药发展领域的动物模型资源问题。

肿瘤微波消融技术是我国在医学治疗领域为数不多的世界领先技术之一,亿高微波深耕这一赛道,原创的冷循环技术树立了全球通用标准。此外,术前一键试刀、术中实时监控、三维智能消融等多项代表着国际最高水平的技术已走向世界。公司负责人介绍,亿高的微波消融技术和产品,已在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例手术中成功应用。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江苏迈达因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新材料抗氧化添加剂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成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我们生产的抗氧化添加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油品、饲料、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的材料,这种材料曾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除了国内市场,迈达的产品还远销到东南亚、日本、韩国、欧洲、北美等世界各地。

02创新让制造“蝶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在江北新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据了很高的比例。

小到一个充电宝,大到一部手机、一台液晶平板电视,再到汽车、高铁,以及很多大型装备,生活中很多电子产品都有长晶科技的身影。2018年11月,长晶科技将总部落在新区研创园,正式开启了“蝶变”之路。

源头创新是全面创新最重要的立足点,短短3年多时间,长晶科技在海内外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产品系列和型号超20000个,业务拓展到全球主要电子产品市场。

此外,包括南工大数控、春辉科技等制造业企业,都在不断通过研发创新,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

在此次入围榜单的企业中,安元科技是一家为制造业服务的企业。江苏某化学公司在“智改数转”的过程中,虽然部分工序已使用自动化设备,但生产制造环节没有建立统一的管控平台,收效甚微。安元科技及时向其伸出援手,为该公司建立起数字车间和以生产监控为核心的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车间生产的实时分析,将生产效率提升了75%以上。

让制造更“聪明”、让技术更“便捷”,安元科技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一家家制造业企业的“蝶变”。

03攻克“卡脖子”技术

“专精特新”的气质并不专属于中小企业,在江北新区的“大厂”同样可以看到。低温压力容器用9%Ni钢板——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这一款产品,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多个国家奖项,并入选国家发改委“工业强基”项目。

在南钢的产品版图里,这款产品的市场不算大。为什么要做,并做成了“单项冠军”?为了攻克“卡脖子”,在国际市场上掌握话语权。如今,南钢9%Ni钢产品交付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陆地LNG储罐项目及LNG船项目,数年保持平稳运行。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此规模体量的“大厂”依然执着于创新,很有示范性。对于资金、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专精特新”更是他们立足市场最佳的突围路径。

过去20年里,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一直被国外垄断,中网卫通作为一家从事“北斗 ”业务的企业,也一直在围绕攻克“卡脖子”技术进行自主创新。

“目前,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移动气象台、卫星车载地球站、CDMA卫星便携站等卫星通信服务设备,均拥有核心技术专利,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竞争力。”中网卫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首届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全球奖”名单中,中网卫通凭借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突出成绩,从62个国家的272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入围“全球奖”20强。

全方位助力加速培育“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枝繁叶茂,一方面源于企业的内生动力,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土壤和环境。近年来,江北新区通过深化梯度培育、优化精准服务、强化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

01深化梯度培育

《南京市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构建起‘十百千万’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提出了“量”的目标。

培育“小巨人”,首先要明确方向。在产业发展策略上,江北新区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助力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一套“小升高”“高升规”梯次培育体系。

截至2021年底,江北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16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91家。江北新区将其中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产品服务特色化明显的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培育库,定期对企业经营运行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动态。

梯次培育体系的建立,目前已经初见成效——江北新区现有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新区还有96家企业入选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录库,占全市比重16.8%。

在产业培育层面,江北新区重点培育发展以知识价值为核心的“研创经济”,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选择落户新区,同时配套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为潜在的“小巨人”提供发展壮大的土壤。

02优化精准服务

实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是江北新区培育“小巨人”的一项精准施策。按照“分级服务,属地管理”原则,新区为每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1名服务专员,每名服务专员联系的“专精特新”企业不超过5家。服务专员作为惠企政策宣传员、企业诉求应答员、助企发展指导员,承担着多重职能。通过精准推送、政策解读、咨询辅导等方式,第一时间宣传推介惠企政策信息,将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开展实地走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重点摸排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各类服务需求,并积极协助解决;聚焦企业“智改数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的精准服务,促进企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对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制止,并向有关方面反映,切实保障企业权益。“企有所求,必有所应”。企业以往有困难,大多选择自己琢磨,焦头烂额却收效甚微;如今,服务专员制度的实施,让企业有了贴心“管家”,可以心无旁骛一心谋创新、一心促发展。

03强化平台建设

创新是“小巨人”最显著的特质,为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江北新区正提速一批平台的建设,包括产业发展的平台、企业交流的平台、助企服务的平台。

近年来,江北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建成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等多个平台载体,多元培育创新主体,持续推进产业创新。平台提供仪器设备的共享服务,让创新型中小企业得以轻装上阵。目前,各平台的建设还在不断完善,新区将坚持从优势产业中挖掘和培育高成长型、高科技含量的“小巨人”企业。

作为新区发展生命健康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的主阵地,生物医药谷和研创园都在积极打造企业交流的平台。“生物经纬”聚焦产业热点,每个月都会组织精品沙龙、月度路演等活动,让企业家和投资者进行常态化联动;“财聚研创”关注行业前沿,通过投资对接会、项目路演等形式,搭建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资本沟通的桥梁。

今年7月,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局启动“企航江北”品牌建设,倾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助企服务平台。围绕国家、省、市重点政策,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专题讲座、高端培训、沙龙论坛等,助推惠企政策直达企业;针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项目,对新区重点培育企业进行申报咨询与辅导服务,提升企业项目申报成功率;通过圆桌论坛、产业对话等形式,重点服务专精特新、智改数转等企业,构建政企学研金多方沟通桥梁,全方位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