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不能忘却的记忆(不能忘却的遗憾)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一日的傍晚,我突然接到了将近二十年没有谋面的初中好友卫兵的电话,说明天要从上海回来看看父母,几个老同学顺便聚聚,让我通知一下当年光腚长大的小伙伴拉拉呱唠唠嗑找找童年的感觉,我兴奋地连连说好。卫兵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快要结束秋季就要开学的时候和父亲吵了一架离家出走,六年后回来了一次,仅在家呆了一个晚上,没等我见他一面又不辞而别,那时候我刚刚中专毕业分配到八里堂乡政府工作,算起来整整二十五年没有回家喽。听说他在上海有车有房有生意,爱人知书达理有文化儿子聪明伶俐学习好,明天是黎丘寺四月初八的正会又恰逢母亲节,是一个聚会的好日子。我打完电话通知几个家在县城或商丘的同学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但直到凌晨也没有睏意,我的老乡高清坡写的长篇小说《乡村品质》倒是连续读了好几章。

卫兵姓王,是我隔墙的邻居,我俩同岁,一九七二年生人,一个四月初十,一个十月初四,打小一块儿下河摸鱼河滩牧羊故道扒杏瓜园扒瓜形影不离,母亲称我俩是一对“小老鼠”。论辈分我该称呼他叔。他有三个同母异父的哥哥,最小的哥哥红卫和他相差不到两岁。红卫叔的父亲在七零年冬季兰考工地挖河工的时候得了陡症,脑干出血,平时身体健壮的像牛一样的石头爷没有躲得了鬼门关,撇下多难的妻子桂花奶奶到了另一个世界。石头爷死的时候红卫叔刚满月,大儿子建国八岁,刚上小学一年级,二儿子革命五岁。桂花奶奶搂着两个不知道哭丧行孝磕头谢客的儿子嚎啕大哭,大哭自己的命为什么那么苦?自己从小没有爹妈和奶奶相依为命,十六岁那年的中秋节奶奶毫无征兆的撒手人寰,她成了家里孤独的守望者。也就在那天,她才从奶奶嘴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岁那年的中秋,月子里中病的母亲因为自己的丈夫被架了条子(绑票)为了她有条活路把她送给了奶奶抚养。奶奶没有自己的名字,只知道自己的丈夫姓韦,别人都叫她韦氏。韦家是高韦庄街上的大户人家,自己一辈子没开过怀(怀孕),丈夫吸老海(大烟)卖光了家里的浮财和几亩薄地,早早成了阎王的跟班。她被送来的时候正好是中秋节,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奶奶就给她取了名叫桂花。

一个匣子、一身自己生前准备好的毛蓝寿衣,在乡亲们的操持下八月十六奶奶入土为安。桂花奶奶在黄河滩里徘徊了三天,在奶奶的坟前哭的没有了一滴泪水,望着满滩的芦苇和陪自己徘徊的水鸟找不到一丝生活的希望,自己不知带从哪儿来更不知道到哪儿去,几次走向老河深处想随奶奶而去都被河边牧羊的乡亲劝了回去:你奶奶裹着小脚走路颤颤巍巍还到河滩开荒种花生不都是为了你能吃口炼乳保命吗?你奶奶吃苦受罪没日没夜的纺花织布做针线活做虎头靴养你长大容易吗乖?家里的鸡下个蛋都给你攒着供你上学到小学毕业她可是斗大的字不识一升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啊乖!你就这样走了你奶奶九泉之下能安生吗乖?啥都别怕,今后有我们一瓢就有你一碗,我们给大队汇报,明个起到咱大队的育红班白天教娃娃们识字数数,晚上到大队的扫盲班教社员认字,你的工分按照整个劳动力记工,天大的事有我们老邻居共同扛着,回家吧乖。桂花奶奶长跪在奶奶坟前磕了三个头,抖了抖周边的泥土,圆了圆坟,又转身面对忙前忙后操持奶奶后事的邻居磕了三个头表示内心的感激,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老河滩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石头爷年轻的时候家里开鸡坊,王家的鸡坊在故道两岸都有名气。每年开春石头爷都要到对岸的顺河集、仁集、马寨、刘寨、唐庄、高韦庄、林庄、王油坊收鸡蛋卖小鸡,农历十月一过后去要赊小鸡的欠账,每次去河北(山东)都要经过桂花奶奶家门口,有时候还去讨碗凉水喝。由于石头爷勤快实诚做生意又灵活,桂花奶奶旁门的三叔就试探着和石头爷接触了解石头爷家里的情况,还利用到贾寨公社面粉厂给生产队的牲口打料的机会打听他王家的为人。在得知他王家是幸福村大户人家祖辈都是忠厚老实之人且耕读传家习文擅武为人善良的底细后,便托宝俭爷爷与桂花奶奶和石头爷撮合。宝俭爷姓常,离休干部,老党员,解放前都在单县湖西革命根据地教书,经常往来故道两岸,两岸的村村寨寨老老少少不认识他的人很少,有的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是两岸公认的“常先生”。人和人相遇都是缘分而没有必然,他俩在当店王庄的渡口仅见了一次面就定下了终身大事,第二年冬天的腊月十六,在宝俭爷的主持下桂花奶奶嫁给了石头爷,变成了石头奶奶。那一年桂花奶奶刚满十八岁,石头爷二十二岁。石头奶奶连续为石头爷生了三个儿子,虽然生活很苦,但是石头爷浑身都是干劲,每天都笑眯眯的,赶集走路下地出工都唱着路戏:老皇兄你慢--慢着且慢----哎哎嗨哎哎哎-----,自古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夫妻们争吵可是常有的-------有为王不传旨哪个敢斩,斩驸马--斩驸马本是把孤王来欺----吔吔吔咿---。幸福村是有名的老戏窝,模仿刘忠河老师的《打金枝》还有模有样。无论每天出工干活或者到芒砀山拉石头到马牧集(今虞城县城)拉煤到商丘西郊货场拉焦炭,只要是工分高出力能挣钱的活从来没有拒绝过。一天一个来回百十里路再苦再累,只要一看到孩子们围着自己欢蹦乱跳大大(方言,爸爸的意思)的叫个不停和妻子的笑脸,所有的劳累和不愉快都随着轻轻的鼾声飘到九霄云外了......石头奶奶做代课老师,农忙时帮助队里的会计在每天晚上收工时记记工分,还能教两个孩子学拼音识汉字学数数,每年的工分都不低,麦季和秋季的口粮基本上够吃。多么幸福的一家子啊!可惜一场意外改变了一切......

生活再难也要前行,故道人就像河滩里一望无际的芦苇,紧紧抓住大地母亲的双手,任凭夏雨如注秋风萧瑟冬雪覆顶也不向命运屈服。倒下变成房顶的苇笆或乘凉的席子,活着就绽放满河的春色。这就是故道人的韧性,人没有了韧性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我们哭啼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泣中离开这个世界,生死离不开眼泪,但生活不相信眼泪!含着泪水拼搏又不被泪水迷蒙双眼的人才会有更加精彩的人生!

第二年黎丘寺四月八正会的晚上,王家的家族长王来信找到我大娘,大娘的娘家在河北(山东)高韦庄大街的东头,与石头奶奶的娘家顺河集离得近,不到三里路,都是韦家老户的人。劝她为了三个年幼的孩子招夫养子。“石头家的,你看石头这才走了几天你的头发就出现了白发,你一个人忙家里忙地里,建国还上着学,再热的天还要给建国做饭不耽搁他上学,革命还小不懂得照顾自己,红卫还吃着奶,你还要瞅空给娃子们教书,虽说大队照顾咱扫盲班不叫你去啦你也忙的够呛,爷知道你的难处,理解你心里的苦,进门十年没有和家族的人红过脸,没有和石头抬过一句杠,我知道石头在你心里的位置,但是三个孩子毕竟是你心中的牵挂,咱该招一个就招一个,等孩子们长大了你也放心石头也安心啦。家里没有男人,出力的活谁干?作难的事谁做主?桂花,听爷一句劝,咱王家谁敢说一句刺挠话,我大耳刮子扇他,只要我活着轮不着他们说话!”来信爷点着了一袋毛烟,蹲在门槛里面一口接一口吸着,桌子上的煤油灯打了灯花,慢慢的暗下来,接连抽了三袋毛烟后来信爷用烟杆杵了杵大娘。石头奶奶抱着孩子在当门子(堂屋正房)转来转去一言不发。大娘手摇芭蕉扇轻轻地给红卫叔撵着蚊子也跟着石头奶奶转来转去。“桂花,咱们都是河北(老黄河)老韦家的人,论韦家的辈分,我是你姑娘(姑姑),论咱幸福的邻居辈,你是我婶子,哎!今天咱啥都不论,就算一个大姐姐劝劝你你也得听来信爷的话。俗话说瓜离不开秧,孩离不开娘,你舍不得三个孩子,哪个孩子不吃你的奶都活不到现在,可你想过没有,今后作难的事多着呢,孩大了要拉土脱坯烧砖垫地工盖房子,就算是说媒定亲会亲家,也得有个外场人啊,你看我们女人生孩子纺花织布做饭洗衣服还行,其他的我们能干啥?!再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多嘴的妇女好学话,我瞎字不识一个没文化,你好歹小学毕业也算是个文化人,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啊,世上的事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愿意不愿意,买个烧鸡不吃你撕撕(思思)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孔老二再伟大也解决不了你的实际问题呀!你这样苦下去不是苦自己而是苦孩子啊婶子!”大娘一边说着一边用芭蕉扇的把子打亮灯花。屋子里除了沉默还是沉默,红卫叔在石头奶奶怀里早已进入了梦乡,一只手还摸着妈妈的乳房。沉默是好事,来信爷问了家族和村里半辈子事,啥样的情况都经过。又过了一袋烟功夫,石头奶奶终于开口了:你回去吧爷,有啥事回头叫他嫂子(我大娘)给你说。来信爷走后,我大娘陪石头奶奶唠了半夜,终于有了准信。要求只有一个:结婚后无论男孩女孩最多只能再生一个,这是底线。来信爷去的时候就有了人选,那就是结实爷,与石头爷同岁还是叔伯堂兄弟,左腿有点跛不耽误干活,还有一手磨小磨香油的好手艺。由于家里穷弟兄多没文化腿又跛以至于过了而立之年也没找着对象。兄死弟继亲上加亲同门同宗,结实爷不在乎生不生孩也不在乎后爹的名分,来信爷心里也有了底气。

招夫养子也是有规矩的。夫死三年圆了坟,家中才能进新人;上半年招水上漂,下半年招囤满稍。未满三年就招夫养子石头奶奶算是破了半个规矩。来信爷请宝俭爷选了个好日子:七月二十八。说是七月二十八妻也发来儿也发。结实爷的父亲送给了结实爷一盘油磨一副梆子一头刚刚半岁的小毛驴,算是结实爷的陪嫁。左邻右舍有送茶壶的有送茶盘的有送毛巾的有送镜子的有送小孩衣服的,一袋花生一袋糖果一盘鞭炮成就了一对姻缘。第二年的四月初十,桂花奶奶生下了最后一个儿子卫兵。

第二天上午,我们同学八个早早来到了强哥的儿子开的大排档---没名字大排档。招牌上写着:我什么也不想干,就想开个大排档!够网红!平时大排档只有晚上才营业,强哥的儿子韩博专门给我们准备了一桌拿手好菜:你们同学几个几十年都没有红过脸闹过矛盾逢年过节聚会喜白事随往不出意见,真羡慕你们。拜把子摔香篓子的多的是,希望你们几个老同学开心过好一辈子。给你们炒几个菜是我的福气。瞧孩子多会说话。卫兵一来到不等强哥介绍韩博就递烟拿水问寒虚,卫兵直夸孩子嘴甜懂事有礼貌,干事创业有闯劲。韩博在席间敬酒的时候说:“卫兵叔在上海轻易不回来,不像他们几个经常聚,你们老同学有教师有校长有律师有公务员有公司经理有木工有钢筋工有餐馆老板,坐在一起就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今天我第一次认识兵叔,好歹也给个面子吃过饭叫我爸带你们到我伙计开的KTV唱唱歌喷喷空放松放松,找找你们小时候的感觉,我都安排好啦只管去,你给他钱他也不敢要。”“别辜负了孩子的一片心意,我们也开开荤,KK歌,时髦一回”强哥说完一杯啤酒一饮而尽。

今天正好是母亲节。卫兵深情演唱了一首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唱,接着两三个人附和着唱,后来我们一起合唱。八个将近五十岁的汉子唱的泪眼朦胧,我的母亲在零八年奥运会的夏天病故,强哥的母亲在一四年秋季出车祸去世,宏伟的母亲去世时他还不到五岁,八个人有三个没有了母亲,我把这个情况说出来后,整个房间突然安静了一下,我们三个没有母亲的人相互凝望,面目表情都暗暗的。卫兵突然放声大哭,我们没有母亲的三个人跟着哭了起来,有母亲的几个人也跟着抽泣。母亲走了,我们失去了母爱。在这个没有了母亲的母亲节我们才感觉自己渐渐地长大。平复了情绪后,大家念叨着母亲的好,想想小时候因为一件小事惹母亲伤心觉着无所谓,等到失去了才感觉到珍贵。生前对母亲一丁点儿不敬都会换来失去母亲后万分的悲痛。母亲给了我们生命,千辛万苦的抚育我们长大,包容我们所有的错,给与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做子女的有几个能感受的到,即使感受到了,我们的付出也不及父母付出的万分之一。“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父母痕”,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值得我们一生细细体味。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不经意间提到了卫兵初中毕业暑假离家出走的事,卫兵又哭了起来,连续说了三遍:我对不起父亲...我对不起父亲...我对不起父亲.....

也许由于母亲识字的缘故吧,母亲对 农活只要我们读书写字,她都不让我们搭手。大哥建国初中毕业时生产队刚刚解散实行包产到户分地到人,母亲除了白天干地里的农活晚上还要纺花织布,又要帮父亲炒芝麻磨油晃油清油渣,忙的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陀螺;父亲犁锄耘耙扬场放滚砸草喂牲口还要去乡下敲梆子卖油,家里有干不完的农活便没再选择复读。大哥一边干农活一边跟父亲学习磨油的手艺。磨油的关键是“兑汗”,等定亲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农闲的时候和父亲一起套着驴车从苇坑里拉淤土,然后挑水和泥脱坯晾干码垛,等麦季结束后挖“马蹄窑”烧成红砖。经过三个春季的努力,终于攒够了三间筒子房的数量,又托人到刘庄大窑买了大瓦,托人到商丘西郊货场买了十五根杂木杆做梁檩,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盖起来三间瓦屋,说媒定亲也有了基础。二哥革命初中没毕业就跟随我一个在山西运城从事废品收购生意的亲戚去了运城,他不想在家过清苦的日子,这么多年一直在运城发展,户口迁到了运城买了房结了婚安了家。我和红卫哥是一块报名上的学,我俩上学一起走一起来父母也放心,啥事也不让我俩做,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比对两个哥哥的要求严多了。八七年的暑假我俩初中毕业,八月十七日同时收到了虞城县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高兴地每天在河滩里牧羊都吹着口哨,心里想着三年之后我可能成为王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因为我比哥哥学习好一些,这次考上高中哥哥需要额外缴纳一千五百元的所谓“捐资助学费”我却只需要三十六元的书杂费。可父母和哥哥却没有应有的高兴,有一次母亲帮父亲晃油的时候我听他俩小声说话,看到我后便不再言语。在开学前的第三天,父亲借了邻居的自行车去了一趟县城,回来后也没给我说什么。

开学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八月二十七日一大早,大哥就帮父亲套好了驴车,抬了两袋麦子交到学校大伙换馍票;母亲把被子褥子枕头用粗布单子打成包袱,用网兜把脸盆和两双连夜赶制的毛底布鞋装好招呼哥哥赶快收拾书包别忘了拿录取通知书。我在一旁怔怔的看着哥哥收拾东西,父母却没有让我收拾东西,心里纳闷:为什么不让我收拾东西?我们是同一天开学同一个学校呀!等到父亲扬起鞭子准备出发的时候,我紧紧地抓住车把,发疯似的大声的质问:“为什么不让我上学?为什么不让我上学?为什么不让我上学?.....”父亲没有说话,母亲没有说话,大哥也没有说话,红卫哥也没有说话,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沉默的可怕。我满脑子都是怨恨,突然跑过去顺手掂了一把铁锹狠命的朝驴腚拍去,然后哭嚎着顺着大堤一气跑到刘口的西北门一零五国道的路口,当时正好有一辆拉砖的拖拉机经过,我顺手爬了上去司机也没有发觉。就这样,我离开了家,一走就是六年。那一年我虚岁十六。

等到了窑场司机发现多了一个孩子,便问我父母叫啥家在哪儿准备撵我回家。我说我没有家也没有父母就是一个流浪儿,求求你让我在窑场干活我不要钱管吃管住就行。场长是个好心人就收留了我让我在窑场插坯子每天给两毛钱。在开始的两年里,我心里始终充满了怨恨,不理解父亲的行为。在逢年过节场子里没人的时候我孤独地在窑门前徘徊像一只受伤掉队的大雁内心彷徨不安,从小卖铺买回一袋花生米一瓶二锅头醉酒后仰天大喊老天爷呀命运为什么对我不公平然后直挺挺的躺在窑室里像一具没有灵魂的活着的干尸,看不到未来也不想家。第三年秋后,窑场由于几个窑主扯皮内讧倒闭,我便和两个年轻的工友去了广东佛山的一家电工陶瓷厂打工。环境好了工资也高了,一年下来能存两千来块。逢年过节工友们都给家里的父母孩子寄钱,我也曾想过给家里寄点钱,可我该寄给谁呢?父亲母亲还是哥哥?我心里还是很茫然,始终存在一片怨恨的乌云。节日里在公园里看到别人一家老小幸福的玩耍也很想念小时候很穷很开心的日子也想念母亲和同学们。心里想着和我们可怜的农村比起来我也是有钱人啦,当时能存四千元那绝对不是小数目,明年中秋我一定回家,让父亲为我道歉。

我提议每人再开一罐啤酒共同碰杯缓和缓和气氛并演唱了一首我自以为拿手的曲剧《卷席筒》选段: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受尽饥饿熬煎....二解差好比那牛头马面.....他和我一说话就把那脸翻....在途中我只把嫂嫂埋怨...为弟我起解是你躲到那边....小金哥和玉妮难得相见...叔侄们再不能一块去玩...再不能中岳庙里把戏看...再不能少林寺里看打拳...再不能摘酸枣把嵩山上...再不能摸螃蟹到黑龙潭......卫兵喝了一罐啤酒,同学们又唱了几首《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牧羊曲》等小时候熟悉的歌曲,情绪舒缓了很多。能够向你倾诉心底苦闷和秘密的人都是知己,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和化解怨恨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倾诉的过程就是原谅的过程也是赎罪的过程,更是校正人生航向的过程。让我们静静的听听卫兵的倾诉吧......

第六年的中秋节,我第一次请假回到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从商丘火车站下了火车坐商丘到刘口的机动三轮再步到回家时已是傍晚时分,母亲一个人在家忙着烧汤(做晚饭)父亲在地里掰玉米棒子还没有回来。母亲一见面就搂着我抱头痛哭:兵啊我可怜的兵啊你还活着我的儿啊我的儿啊......你走后哥哥和父亲方圆百里的地方都找遍了没有你的音信,周边几十里唱大戏逢庙会的时候,你父亲都去会场叫会首在大喇叭里吆喝有谁知道你的消息和贾寨幸福的老王家联系,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有你的一双碗筷......那天你拍了驴一锹,驴惊了,驴车翻了,你父亲的右腿骨折了没钱治疗现在还拄着双拐;你哥撞在在车杆上得了脑震荡就休学了,第二年去学校不到一个月还是头疼就退学了,回来之后去运城找你革命哥收破烂去啦......开学的前三天你父亲去县城你知道去干啥了不?他先去县高中问问能不能缓交学费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就去了红十字血站,卖了三百毫升的血凑够了你哥的学费。你知道他为什么不让你上高中不?因为你是他亲儿子而你红卫哥不是乖,他不想让别人说闲话啊乖......娘也没法啊乖,一头小驴驹才四五百元家里穷咋办?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呀乖,有什么怨气的话你就对娘说,我不生气呀乖......娘对不起啊.....听了母亲的哭诉我心里原本的怨恨突然荡然无存,原本想让父亲道歉的想法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只为我当时的一锹感到后悔,几十年来都是一种隐隐约约不能忘却的遗憾。要怨能怨什么呢?只有一个字---穷!我必须改变!我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父亲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父亲轻轻地用一只手挪动着那条受伤的腿,慢慢的拄着双拐走进来院子,看见我后平静的只说了一句句:兵,回来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母亲赶紧卸了驴车,松了缰绳让小毛驴打了个滚,拴在门外的槐树上休息。圆蹄子牲口干活后是不能直接饮水喂草料的。

晚饭的时候我给父亲倒了一杯酒,从不喝酒的父亲一饮而尽,说话的时候还刻意回避着怕触发我敏感的神经没有一丝怨言,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嘱咐我出门在外一个人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哥哥嫂子知道了我回来也带着孩子从寨外赶到父母家里,二哥三哥在运城,娘说她会写信告诉他们你回家了,我们也算过了一个相对团圆的中秋节。第二天天蒙蒙亮,我悄悄地起床,把带来的四千元钱压在了堂屋当门(正房)方桌上的神主楼(供奉祖先牌位的匣子)下面,给母亲留了一张纸条又一次悄悄地离开了家,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二十五年。这期间我在上海买了房子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做起了卖电工陶瓷的生意还买了车,每次给父母寄钱父母都说够花够花给儿子留着吧我们不出门也花不了几个钱,从来没有麻烦过我们弟兄四个。今年儿子就要参加高考了,成绩还不错,老王家也要出大学生喽......我明年准备把上海的生益转出去,在家乡搞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拾掇拾掇家里的老房子陪在父母身边弥补弥补我多年的遗憾。

谈到儿子卫兵终于有了笑容。什么是儿子?儿子就是男丁!丁字怎么写?顶天立地谓之丁!我们都是男人,是孩子成长的依靠是父母晚年的寄托,再难也要成为家庭的支柱。父母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陪伴,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谈到遗憾,每个人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遗憾。特别是我们七十年代的人,就是和祖国同频共振的一代人。刚会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集体制,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们开始单干了;刚懂得知识改变命运我们九十年代大学毕业自主择业国家不包分配了;刚理解人口红利我们可以放开生育二孩但是房价涨的离谱学费高的吓人我们又不敢再生了.......庆幸的是千禧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共筑中国梦我们又赶上好时代了......幸福的人生都是奋斗出来的,只要你努力奋斗就会减少遗憾的发生!

不知不觉一筐啤酒见了底,眼看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映着彩霞。我提议大家出去走走,驱车沿着环乡路去黄河故道看看,看看我们曾经戏水的马楼水闸曾经牧羊捉鱼的老河滩,看看一直贯穿天沐湖和石庄水库的林荫大道,看看民商虞干渠渠边的花团锦簇的滨河路和即将竣工的贾寨镇人民公园......一路上我们指点着交谈着辩论着感慨着,家乡被定位为商丘市的郊野公园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宽阔的利刘路连接着203省道和105国道,银杏大道直达310国道,8路公交车直通火车站,两个商业小区初具规模.......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我们相约明年在卫兵的幸福农庄再见.....干!就会变!

一生不能忘却的记忆(不能忘却的遗憾)(1)

作者简介:刘义领,男,乡镇基层公务员,业余文学爱好者。尤好古诗、散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