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陵是什么时代(自从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

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对西夏历史着迷的人越来越多了。

西夏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王朝,因为铁木真在讨伐它的战役中不幸离世,最终,惹得蒙古不但灭了西夏,更对城内展开了大屠杀,自此,这个国家彻底消失于历史了。但西夏的几位国君都挺能折腾,不仅和宋朝打,还去招惹辽国。所以,通过宋、辽和金的历史,也大概可以了解一些西夏王朝的故事。但关于西夏文明的起源,却至今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

西夏王陵是什么时代(自从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1)

西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政权,党项羌人占比最多。不过,按照西夏王的说法,他们的身份可是很高贵的,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在建国前,党项羌人和中原王朝一度交好,还经常帮着唐朝对抗敌对势力,最终被赐封地,还赐姓李 ,封“夏国公”。而西夏的“夏”,就是他们祖上封号的衍生。

由于和中原王朝相处的时间久,汉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但西夏王却不愿意使用汉字。于是,他们便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还有历法。只是,在和蒙古大军对决后,这一切都在亡国的劫难中失去了文化的依托,使得后人只能在有限的历史文献中去解读它们。

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字记载,就连被发现的西夏王陵,都难以确认其身份。虽然,它是目前可找到的那个年代的唯一西夏建筑“证明”,但却无法考据墓主人究竟是谁。此外,这些陵墓的建筑形制基本一致,由宫城和其它的一些附属建筑,完整的构成了这些建筑群,而且,朝向都是坐北朝南。

虽然,这些陵墓的地面建筑早已损毁殆尽成为了废墟,高大的陵台也褪去了外层的砖木建筑露出了塔形的夯土台。但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矗立在原野上的一座座黄色土台却熠熠生辉,以至于,被外国人形象地称作“东方金字塔”。

西夏王陵是什么时代(自从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2)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西夏。他将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迁葬于贺兰山东麓,其中,李继迁葬于裕陵,李德明葬于嘉陵。此后,在西夏国存续期间,除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和末主李晛外,每一任皇帝都记载了明确的陵名,但却没有记载他们埋葬的具体位置。

以至于,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陵墓,考古专家们可是用尽了办法,甚至,还弄了个测绘图,精准地标注了这些陵墓的具体位置。于是,就引出了一个新发现:按照这些坐标,九座王陵恰好组成了“北斗星”的形状。而附近那些陪葬墓的排列布局,也和某种星象相吻合。

要知道,西夏的历法相对发达,将陵墓按照一些星象图来设计布局,其实,也是能解释得通的。并且,这些陵墓若从其它方面研究,还会发现它融入了很多的元素,比如:中原的八卦图。若是从正上方看这些陵墓的布局,单看八座王陵,越看越像八卦图的样式。

每位统治者都希望自己的江山代代相传,但没有人能预测自己的王朝可以传多少代,像朱元璋没事就将自己的重孙子名字都起好的皇帝,也是个案。虽然,专家们对这一现象,各有各的解读,但这些王陵的布局究竟是特意设计,还是一种巧合,估计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才能解开答案。

西夏王陵是什么时代(自从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3)

按照西夏文明的发展来看,这些王陵在排序上应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的帝王陵墓一般从南到北,表示一个时间或辈分顺序,西夏王陵也是如此。当时的西夏人对八卦图这类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而他们和汉族人打交道这么长时间,对此应该并不陌生。

中国历史文物中,有一个重要的文物就是“碑”。因为,古人喜欢在碑上记事、述说一些丰功伟绩等,西夏也同样出土了大量的碑。不过,也许是当年蒙兵在屠城时,就没打算留下任何与西夏有关的实物,这些发现的碑基本都是残破不堪的,出土的残碑有上百块,最好的也被破坏成了好几块。

更遗憾的是,那些碑文不能拼出一段完整的文字,目前只修复了一块残碑,上面可读的文字仅仅只有16个。这自然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当年破坏这些碑时,也许就是集体毁于一处或几处。以至于,所有的残碑混在一起,导致后人很难拼出完整的文字了。

西夏王陵是什么时代(自从西夏王陵被发现以来)(4)

除此,陵区中还发现了石雕像,外形有点夸张,瞪着双目,露着獠牙,双乳饱满,呈现出一种蹲姿并上举。有人分析这也许是碑座,或者是基柱。因为,中国的很多碑文都会由某个动物“驮着”。不过,西夏人会不会也按照这种做法立碑,至今无人知晓。

陵区里最让人有兴趣的应是那座“陵塔”了,在整个陵区中尤为夺人眼球。此塔高度为23米,是一个夯土堆。不过,有些专家说,这个塔应是一个五层八角的实心密檐塔。也许是人为破坏,也许是岁月的腐蚀,现在成了一个“窝窝头”状,但依稀可以辩出八角,上面还留有残留的瓦片。

它为何在此?它有什么功能?现在无人能告诉我们答案。

参考资料:

【《西夏陵碑亭考古》、《西夏研究丛书·西夏王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六十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