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最主要的角儿(京剧红生戏中分量最重的一出)

四十多出“关公戏”中,影响最大、最难演,也最令观众为智勇、仁义的关云长扼腕叹息的,就是这出《走麦城》了。此剧又名《麦城升天》,或《白衣渡江》《荆州失计》,是一出包括了几个折子戏的大戏。这其中还有一个能够独立成章的折子戏,既可以放在整出戏中间来演,又可以单独拿出来只演这么一折,名字叫作《刮骨疗毒》,也是一出塑造人物、较难表演,好听好看的“红生戏”。

京剧最主要的角儿(京剧红生戏中分量最重的一出)(1)

简单统计一下就能够发现,到京剧形成并规模化演出为止,从《三国演义》《三国志平话》,和元曲中有关“二军侯”的戏,以及流传在民间的传说等等诸多材料,汇集改编成的“关老爷”故事,全部都搬上了舞台。但是,只有一件大事,即关羽的最后一仗——败走麦城,被东吴擒获,并且连同爱子关平一起被害,尽管这个故事是绝对真实的史实,却从来没有人将之编演成戏。包括那些专编“关老爷戏”的大腕们没这个胆量,一般只注重唱工的红生演员们更是连想也不敢想。

京剧最主要的角儿(京剧红生戏中分量最重的一出)(2)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得风气之先的上海滩,海派京剧开展得如火如荼。夏月润,一位颇具开拓创新意识的名伶,“红生泰斗”王鸿寿弟子,文武兼备,老生武生一脚踢,善演关羽戏。他想到,“关老爷”的所有事迹都被搬上京剧舞台了,唯有失荆州、走麦城这桩不露脸的事,没有一个演员敢把这一题材搬到舞台上,也是一个缺憾。虽然这是关羽被擒获、遭杀戮的“背兴事”,有辱关老爷光辉形象。但是,这一史实被《三国演义》描绘的悲壮凄美,令人感喟,十分有戏剧性,于是具有科学民主思想的夏月润便自编、自导、自演了这出新的“关羽戏”——《走麦城》。

京剧最主要的角儿(京剧红生戏中分量最重的一出)(3)

夏月润是非常棒的武生,又值盛年,所以他的武打场子相当精彩。据说他在舞台上扮演的关羽勇武忠义、宁死不屈,深深感动了观众,剧场内满坑满谷,很有上座率,演出大获成功。夏月润并没有满足,而是在其老师王鸿寿的帮助下,反复对这出戏的唱腔、做表、武打、人物造型以及场次结构等诸方面进行了调整创新,从而使《走麦城》成为四十多出“关羽戏”中分量最重的一出充满悲剧意蕴的佳作。

京剧最主要的角儿(京剧红生戏中分量最重的一出)(4)

后来这出戏被李万春先生也演出了彩,听看过李万春此戏的老辈们聊天说:他虽然个子不高,但他扮演的关羽气度超凡脱俗,功架威严、气韵如虹,念白音节凝重,落地有金石之声,演马落陷坑的几个硬叉,两腿呈一字落下,几次欲起不成,充分展示了当时战斗的悲凉,为关氏父子画上了一个大悲剧的结局。只是目前也难觅声像,现在可寻的是著名武生高盛麟1962年在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走麦城》的静场选场录音留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