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由来(禅宗起源之拈花一笑)

禅宗由来(禅宗起源之拈花一笑)(1)

祖庭本年度禅七昨晚起香,因疫情影响本次属于方便禅七。五祖寺近年以来,逐渐恢复了禅堂坐香制度,并于2017年举办首场禅七,至今已是四届。

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六年苦行,发觉苦行非道,知非即舍。于菩提树下发誓,“不取正觉,不离此座”。七日后,睹明星而悟道。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开始了数十年的弘法历程。

一时,释迦牟尼灵山会上为众说法,默然良久后将一束花遍示众人,众人面面相觑,均是一头雾水,唯有迦叶尊者会心一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由此迦叶尊者是为禅宗初祖。

禅宗由来(禅宗起源之拈花一笑)(2)

禅宗自梁武帝时代传入东土,经过数次演变,形成了以七天为期的修持模式,效法本师释迦牟尼的精神,克期取证。

然而做为佛教十宗之一的禅宗,自形成之日起就存在一层神秘的面纱,即使千百年来被解读过无数次,依旧无法穷其最根本的内涵。至于佛祖为何拈花,迦叶为何微笑?这无解的谜题,却正是禅宗的魅力所在!

附:法常法师《渔父词》

“此事楞严尝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天涯目送鸿飞去。”

(宋·嘉兴报恩寺法常首座,河南开封人,俗姓薛,乃丞相薛居正之后裔。宣和七年(1125),依长沙之益阳华严元轼禅师剃发。遍参丛林,读《首楞严经》而深入义海。后至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参谒雪巢法一禅师,一见即机语契会。雪巢乃命其掌理翰笺。淳熙初(淳熙元年1174)至浙江嘉兴报恩寺,任首座。其室唯一低榻,别无他物。淳熙七年(1180)十月,法常首座预知时至,书《渔父词》一首于室门示众,就榻收足而逝。)《五灯会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