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双标(还是熟悉的双标)

冷战时代的疯狂军备竞赛给全球都留下深刻的教训,中国也不例外。在各种场合中,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都反复声明“我们不搞军备竞赛”。但最近西方却频繁鼓吹“中美之间的新军备竞赛已经开启”,甚至宣扬“中国将赢得这场军备竞赛”。

以“双标”驰名中外的英国广播公司(BBC),21日就“大胆”预测并分析了“为什么中国能赢得军备竞赛”。

怎么看待双标(还是熟悉的双标)(1)

怎么看待双标(还是熟悉的双标)(2)

BBC的报道截图

且不说中国根本就没有参与所谓的“新军备竞赛”,面对美国近年来空前高涨的国防预算和明显的军事装备优势,中国的“赢面”又在哪里?

不妨看看BBC这次是如何渲染的。

和以往的涉华军力报告一样,BBC的这篇报道也是从中国军费说起的。等等,刚才老司机还说呢,美国军费比中国多得多来着……

没错,BBC称,虽然中国每年都公布军费开支,但“一些国际专家指责中国的国防开支缺乏透明度,西方对中国军费的估算比官方数字要高得多”。这都是西方媒体渲染“中国威胁论”的老套路了。但报道承认“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目前的军费开支比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都多”。

这就奇怪了,既然不管怎么算,中国军费开支都远少于美国(事实上只有美国的大约1/3),BBC怎么会把它当成“中国能赢得军备竞赛”的结论“依据”?

继续往下看,接下来是比较核武库规模。

报道称,五角大楼估计,中国核武库规模将在2030年前增至现有的4倍,约拥有1000枚核弹头;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也认为,中国近年来“持续增加核弹头的数量”。

怎么看待双标(还是熟悉的双标)(3)

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

但美国的核武器数量有多少呢?报道承认,中国核武库规模相比美国拥有的5550枚核弹头“相差甚远”。

这还是在反过来证明“美国军力比中国强”啊……

第三点涉及高超音速导弹。

报道专门提到,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国防研究学的齐诺·莱奥尼博士认为,由于中国在传统军事技术上落后于美国,因此另辟蹊径研发高超音速武器,试图以新领域的重大突破超越强大对手。

报道提到了中国研制和装备的两大类高超音速武器,包括助推-滑翔类高超音速导弹和此前轰动西方的所谓“部分轨道轰炸系统”。美国官员多次警告说,在高超音速领域,美国已经落后于中国与俄罗斯。

但莱奥尼认为,高超音速武器可能对航母等重要资产构成严重风险,但还是“不足以改变游戏规则”,不能排除西方官员夸大威胁的可能性。

第四点是“人工智能和网络攻击”。

报道称,美国国防部多次警告,中国正在致力于发展“智能”战争,或基于人工智能的颠覆性技术。“中国可能已经在军用机器人和导弹制导系统以及无人机和无人舰艇上使用人工智能。”此外,美国认为中国还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网络攻击行动。

老司机倒想问问,率先将人工智能用于战争的难道不是美国吗?在相关领域技术积累最雄厚的,不也是美国吗?作为对比,中国则于13日在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六次审议大会上提交了《中国关于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立场文件》,呼吁通过对话与合作,就如何规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寻求共识,构建有效治理机制,避免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害甚至灾难。

至于说什么网络攻击行为,各国相继曝光的美国网络监听和窃密丑闻,已经不用老司机再反复重申了吧。

BBC最后扯到的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海军”,当然,包括BBC自己都承认,拥有11艘航母、更多核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的美国海军在实力上远远胜出。

纵观BBC这篇“为什么中国能赢得军备竞赛”的报道,除了反复渲染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之外,老司机并没有看到更多“新意”,甚至通篇都在不情愿承认“美国在军力上相对中国仍有明显优势”,真心不知道所谓“中国能赢得军备竞赛”的结论从何而来。

但这样一篇充满逻辑矛盾的报道,竟然能刊登在号称“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BBC网站上,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某些西方媒体为了鼓吹“中国威胁论”,已经连基本的事实都不顾了。当前中国军力仍明显落后于美国,这是必须承认的客观现实;我们在先进技术领域奋起直追,以突破美国对中国武力威胁,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中国不愿意也不会卷入美国设想的军备竞赛,这是不争的事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