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

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农家窑洞里,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为瘫痪不起的66岁村民乔爱芬义诊(1月18日摄)。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街头,77岁的路生梅一路行走,一路用夹杂着陕北方言的独有京腔回应乡亲们的热情寒暄。对她而言,这座生活了53年的小城,虽是他乡却早已成为故乡。

1968年隆冬,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佳县从医。

上个世纪60年代佳县的新生儿死亡率达千分之六十,旧法接生是染病的首因。一次夜间出诊,路生梅看到产妇坐在沾满血迹的土袋子上,家人正准备用一把黑乎乎的剪刀断脐。震惊之余她迅速抢下剪刀,拿出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扎。

“佳县实在太落后,太缺医生了!” 一次次类似的经历,让路生梅做出一个庄严的决定:这里就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我要为佳县人民健康服务50年。在她的倡导下,佳县开始普及新法接生,落后的小县城建起第一个正规儿科。如今的佳县新生儿死亡率降至千分之零点六。

1981年和1983年,路生梅先后被选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和陕西省儿科主治医师学习班进修。因为成绩优异,好几个调离佳县的机会摆在眼前,但都被她婉拒。

1999年,路生梅退休,很多大医院高薪邀请,她不为所动。和此前几十年一样,她坚持留在佳县,唯一的变化是退休后变成义诊。她的手机被百姓誉为“路大夫热线”,从不关机,全年无休,义诊的患者已超过10万人次。

50多年来,路生梅为无数病患解除痛苦,从风华正茂到满面风霜,“北京姑娘”兑现了诺言,把青春芳华和一生都献给了自己扎根的黄土高原,书写了一曲“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赞歌。她说:“我就像风筝,不管在哪里,线永远在病人手中。”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

【纠错】【责任编辑:成岚 】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

佳县县城日出(1月16日摄)。佳县曾是陕西最贫穷的县之一,如今告别绝对贫困。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4)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5)

鹤舞高原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6)

武汉东湖樱花绽放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7)

美丽乡村入画来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8)

陕西壶口瀑布恢复对外开放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9)

大地回暖春耕忙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0)

重庆:一路繁花相送 带你驶向春天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1)

古桥丽影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2)

春雪润长城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3)

贵州锦屏:樱花盛开春意浓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4)

南宁黄花风铃木迎春绽放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5)

上海:花开春意浓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6)

上海:苏州河畔沐春光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7)

花开春意浓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8)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冬景宜人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19)

沈阳降雪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0)

周末,路生梅(右)到黄河对岸的山西省临县克虎镇高家沟村看望50多年的病友马平则(中),村民闻讯向她咨询病情(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1)

路生梅(中)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群众家中义诊(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2)

路生梅(中)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为93岁马候问老人义诊后,老人感谢不已(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3)

路生梅(左一)在佳县家中为患儿义诊(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4)

路生梅(前右)在佳县第一中学为中学生讲解洗手防疫知识(2020年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5)

路生梅在佳县家里为患儿义诊(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6)

路生梅在佳县家中接电话为患者义诊(1月14日摄)。她的手机从不关机,被群众称为“路大夫热线”。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7)

路生梅(右一)在佳县家中义诊,与患儿及家长告别(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8)

路生梅(右)与同事一起去佳县店镇贺家沟村一名卧床不起的病人家义诊途中(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29)

路生梅(右)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义诊途中,向一名家长了解孩子情况(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0)

路生梅在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义诊,向孩子及家长详细讲解药品用法(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1)

路生梅(右)与佳县中医院儿科医生高苗苗一起探讨患者病情(2020年4月8日摄)。路生梅坚持传、帮、带年轻人,传授自己的医术。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2)

在佳县中医院门诊义诊的路生梅,没有病人时坚持看书学习(2020年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3)

路生梅(左)在佳县佳州街道凌云社区义诊时,8岁的张宇旋与她告别时拥抱(1月17日摄)。张宇㫌一家祖孙三代都曾让路生梅看过病。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4)

路生梅(左)去佳县店镇贺家沟村义诊,在等待带路人期间,与小朋友一起荡秋千(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5)

路生梅(左二)在佳县佳州街道凌云社区义诊时,8岁的张宇旋亲密拥抱她(1月17日摄)。张宇㫌的妈妈(右一)、奶奶(左一)都曾让路生梅看过病。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6)

拼版照片:左图为1968年12月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时的路生梅(资料照片),右图为2021年1月18日在佳县窑洞接受采访的路生梅(新华社记者陶明摄)。新华社发

坚守一线的老黄牛成为防疫不老松(黄土梅香半世芳)(37)

路生梅在佳县家里为栽培的花木浇水(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