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石之美者,玉也

现代矿物学上将玉分为软玉和硬玉,硬玉指的是缅甸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翡翠,软玉则主要是指我国的和田玉。但在古代人的认知里面水晶、玛瑙、绿松石等等都算作是玉,如果细分的话,什么玉髓、刚玉、羊脂白玉、赤玉、黄龙玉、水玉等等称呼更是数不胜数。汉代的《说文解字》有过一锤定音的解释——“石之美者,玉也”,简单说玉就是一块好看的石头。

和田玉

翡翠

可能在今天很多人看来:玉能有啥了不起?说破大天去也就是块石头而已。但玉仅仅是好看而已吗?对于石器时代的人们来说,玉的意义可就大不相同了。

玛瑙(赤玉)

水晶(水玉)

玉、石器时代的大杀器

石器时代主要是将石头采用打制和磨制的方式,加工成日常所需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乃至于兵器。好看的石头一定是质地细腻的,具有稳定的结构组成。从物理性能的角度来说,玉的韧性硬度都是自然矿物里面的佼佼者。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

石家河文化玉刀

1 恐怖的切割力

玉最天赋异禀的地方在于它的硬度,一般来说物体越硬打磨之后便越锋利。摩氏硬度将自然界的矿物用1-10的划分方式来标明它们的硬度,滑石的硬度为1石膏的硬度为2,两者十分脆弱,手指轻轻碾压便可以将它们化为粉末;金刚石是已知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硬度为10,单凭人力很难将其破坏和加工。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4)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5)

滑石粉、石膏、金刚石

而玉根据硬度,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以和田玉为代表的软玉摩氏硬度为6.0—6.5,硬玉翡翠硬度可达到7,玉中最为强悍的刚玉硬度更是可以达到9

来做个横向的对比,普通玻璃的硬度为5—5.6,玉的硬度更在玻璃之上。玉和玻璃相互划刻,玻璃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把玻璃做成一把刀就已经够恐怖了,但玉刀的切割能力更在玻璃之上。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6)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的玉刀

有人会将石器时代的战争想象成村头械斗,但是在那个文明曙光的年代,不论是狩猎还是部落间的混战都可以轻易演变成生死存亡的斗争。

正是通过玉斧、玉刀、玉簇(箭头)等切割、穿透力强悍的武器,原始人类才可以战天斗地,打败凶猛皮糙肉厚的野兽,最终站在了食物链的顶层。也正是有了强大的武力支持,部落之间才可以进行吞并、壮大,实现强有力的统治。传说上古的黄帝便是“以玉做兵’’征战四方,成为华夏的始祖。

玉簇与玛瑙做得玉斧

2 良好的工作性

玉除了天赋异禀的硬度之外,与普通矿物相比还有着良好的韧性。韧性是指抗破裂的能力,韧性差的物体会很脆。普通的石头韧性就很差,想想吧,一个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煞费苦心得通过敲打和不断得磨砺好不容易制作了一件石斧或石刀,结果一不小心掉地上,就摔碎了,感受下那个痛苦的心情吧。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7)

新石器时代的玉铲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8)

玉梳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9)

良渚文化的玉斧

玉与普通石头比起来韧性会提高很多,更不容易损坏,用来制作工具和武器不易破损,质量更好。最为重要的是,普通石头只能通过简单的敲打和磨砺,而玉则可以进行更精密的雕琢。

比如玉可以做成玉扳指,普通石头则不能。搭弓射箭时用玉扳指来辅助拉弦,弓箭的威力更大也更准更可以持续作战。

3 自带光环的统治工具

玉除了天赋异禀的硬度和相对良好的韧性之外,归根结底它还是一块好看的石头,不要小看好看这两个字,在蒙昧的石器时代,好看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玉璜、玉管、玉环、玉佩、玉珏等等都是佩戴在身上的装饰用品,不论是部落首领主持重大活动,还是巫师举行祭祀,一身透亮、散发着光芒的玉配饰穿戴完毕后,什么都不用做便会对普通部落群众产生极大的神圣性与威慑性。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0)

妇好墓鱼形玉璜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1)

玉饰品组装

除了装饰用品之外,通透、色彩斑斓的玉被认作是天地自然的精华所在,所以“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器成为与天地祖通灵交感的媒介。玉以它的神秘性,成为维系统治和加强部落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2)

良渚文化的玉琮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3)

玉璧

上文说过,玉的硬度是非常高的,比它硬度低的物体是很难在它表面进行划刻的,但像新石器时代我国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又有很多精美玉器的出土,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石器时代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接下来我们便来看一下解玉的秘密。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古代对玉的加工称之为琢,对石的加工方式称之为磨。琢磨都是反反复复,很费时费力的加工方式,这是由于玉的硬度非常高,自然界中的兽骨、竹木等物都很难在玉的表面留下痕迹。

解玉砂

古玉放大后被摩擦的痕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指的便是专门用来琢玉的特殊材料——解玉砂。解玉砂主要是由摩氏硬度8-9的颗粒状刚玉和石榴石等矿物组成,在工具和玉石之间加入解玉砂,在工具的带动下无数细微而又坚硬的颗粒进行反复磨砺,玉得以被攻琢。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5)

开玉图

线切割是进行玉料攻琢的重要步骤,在良渚文化和三星堆玉器的身上都可以看到明显切割痕迹。良渚文化用的是弓弦解玉的办法,在弓弦之上淋上玉砂,两人拉弓往复以此解玉。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6)

三星堆玉器表面的纹线刻画

小时候听卞和献玉的故事,楚人卞和两次向楚厉王和楚武王进献和氏璧的璞石,被不识货的厉王和武王分别斩去了卞和的左脚和右脚,直到后来楚文王慧眼识珠命工匠切去石衣,和氏之璧才得以现世。

当时感觉卞和可真傻,为啥不自己切开石衣之后再去进献,后来才明白玉砂琢玉的艰辛,玉砂本就不易获得,更何况解玉并非一日之功,卞和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只能眼看着美玉蒙尘,不被人赏识。

要知道每一件玉器后面,都有着玉匠旷日持久的良苦用心,所谓“琢磨复琢磨,片玉万黄金”。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7)

卞和抱璞图

玉统中国说,有玉即炎黄?

在世界四大文明的发祥地: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以及中国,在石器时代都曾经历过玉石并用的阶段,但当各个地方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文明诞生之后,埃及、印度、两河流域都开始转变为对黄金和彩色宝石的崇拜。

而且在这三个文明的观念中,是没有“玉”这个概念的,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众多宝石中的一种,偶尔有几件玉器流传下来,也不过是“乍见之欢”很快便消失在历史的潮流当中,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澜。

古埃及犬纽盒与法老头像

而中国不仅创造了“玉”这个概念,对玉的喜爱,更是从原始的神话部落时代到夏商周奴隶社会再到秦汉开创的2000多年封建王朝一直到今天,可以说中国人对玉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久处不厌”。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8)

红山文化的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更为神奇的是,不论是6000年前内蒙古辽宁一带的红山文化,还是5000年前长三角地区的良渚文化,乃至于4000年前四川地区的三星堆文化,几乎我国土地上所有文化的遗址都有玉器的出土。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19)

石家河文化玉兽面

像是玉琮、玉璋、玉璜、玉珏这类造型独特具有特殊功用的玉器,在各地文化遗址中大多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材质和形制都非常相近。甚至还有一种假说认为远在秦始皇一统华夏之前,中国各区域之间已经通过西玉东输、玉器的交流,在文化和认知上面达成了统一,所以也就有了“有玉即炎黄”的玩笑说法。

良渚玉琮

三星堆玉琮

石器时代之后,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掌握,文明大步向前飞跃,玉石的时代使命也仿佛走到了尽头。但中国人却不想让玉石离我们远去,于是对玉注入了礼法上、道德上、文化上乃至于医药学上的很多意义,使玉成为神权、王权、君子、美人、爱情等等美好事物的象征,形成了我们今天熟知的玉文化。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0)

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神话传说中,玉为盘古的精血所化,为天地的精华所在,是通灵之物。周代将玉的形制加以规范,分别用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来与天地四方沟通,感应上天。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1)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2)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3)

璧、琮、圭

璧和琮都是石器时代常见的形制,环状的白色玉璧与方型圆孔的黄色玉琮分别应对了天圆地方,苍天厚土的传统世界观。青圭、赤璋、白琥、玄璜象征着东西南北四方,其中圭和璋不仅是祭祀的礼器更是作为信物和身份的象征。

圭是臣下朝觐天子时所持,有镇圭、桓圭、信圭、躬圭等形制,代表着王爵、公爵、侯爵、伯爵的不同身份。璋又称牙璋,是朝廷对外的信物用于发兵外交等事宜,唐代杨炯 《从军行》中:“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的诗句指的便是朝廷派将军发兵应敌的意思。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4)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5)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6)

琥、璋、璜

作为礼器玉最为著名的还是作为印玺的存在,在秦汉时期,同样是印章只有皇帝皇后才能采用玉制,称之为“玺”,而其他文臣武将只能用铜、铁、木等材料刻制称之为“印”。秦始皇在自己的玉玺上篆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史称“传国玉玺”。

这是由于古代帝王宣称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皇帝,是经过上天认可的。玉玺不仅要具有世俗的王权,更要有煌煌的天威所在,只有玉这种材料才担得起王权与神权的统一。

西汉吕后印玺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除了在礼法和政治层面之外,在道德和文化的角度,中国人也赋予了玉新的意义。我国古人喜欢将万事万物都拟人化,具有比德的思维方式。古人认为玉本身是有很多的优良品质的,春秋时期的管仲认为玉身上九种值得人们学习的优良品质。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7)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8)

西汉南越王墓玉配饰

1

玉德

比如:玉光泽温润,是仁爱祥和的;它韧性刚直,宁折不弯,是勇敢坚强义重节高的代表;若有瑕疵便不会遮掩,是精诚坦荡的;众多华丽鲜艳的颜色可以共存共生,它是大度包容的等等。

除了管仲之外,荀子认为玉有七德,汉代许慎认为玉有五德,最夸张的是孔子认为玉有十一德,可算是把玉从头到尾夸奖了一遍。《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润如玉。”,要时常把玉配戴在身边以便时常学习它的品质。有道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29)

战国青玉吊坠

周代龙凤玉佩

2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千字文》中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言,古人称产自昆仑山的和田玉为”真玉“,是中国传统玉的代表,孔子管仲等人称赞的玉大多指的便是和田玉,和田玉以纯白最佳,其中状如凝脂,晶莹洁白的优质品种称为羊脂白玉,修饰往往不多以质取胜。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0)

汉代和田玉,玉龙封印

与和田玉相对应的是硬玉翡翠,翡翠并不是中国的原有玉料,它产自缅甸所以又称为缅甸玉,明清时经云南茶马古道传入中国,与和田玉相比翡翠硬度高、光泽强折射率高且颜色丰富,翡指的是黄色和红色,翠指的是绿色,听名称便能感受到翡翠的绚烂。

翡翠传入中国后便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喜爱,尤其是受到了乾隆和慈禧等人的喜爱,一定程度动摇了和田玉独步天下的地位,也扩大玉器审美的范畴。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1)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2)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3)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4)

翡翠

3 德符论

古人评价玉的优劣是从德、符两方面来进行的,德是指指玉本身所具有的德行品质,即质地、硬度、光泽、韧性、声音等等,符指的是纹饰,对玉料后天的加工。

唐代之前更多的是“重德轻符”,更注重玉本身温润质感,后天的雕琢加工反而是次要的。唐之后,随着高浮雕、镂空雕等技艺的发展,对玉逐渐演变为“重符轻德”,玉器的装饰意味更浓,而教化意味减弱。特别是明清翡翠传入中国后,翡翠以其质地坚硬,色彩绚丽的特征成为装饰玉的代表。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5)

清代翡翠蝈蝈白菜

葬玉,食玉

古人佩玉有“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说法,所谓“人养玉三年”是因为人长时间的佩戴、把玩,皮肤中的汗液油脂渗透到了玉中去,填补了缝隙,使玉看起来更加的圆,因为有油脂的加成玉也会看起来更有光泽,有的甚至可以形成包浆。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6)

至于“玉养人一生”的说法则是古人的臆断,古人认为玉不仅可以通灵替主人防灾避祸,更有养生功效,《本草纲目》里面甚至是把玉作为一味药材的。但是玉只是石头的一种,石头除非是天天拿它举重来锻炼身体,否则是不具备养生功效的。

“玉养人一 生”是古人对玉功效的夸大,但也表现出了古人对玉的迷恋与崇尚,除此之外古人对玉过犹不及的追捧还表现在葬玉和食玉上面。

玉簪、玉梳

1 汉代金缕玉衣

被神话了的玉在汉代被认为可以保持身体的不腐,古人认为死后身体的朽烂是由于身体元气的丧失,于是在眼、耳、鼻、舌等等九窍的位置用专门的玉器封住,保持元气外泄,再在身体外面罩上玉片做的衣服360度无死角的保护自己。

其中封住嘴巴这一窍穴的玉器名曰“晗”,大多做成蝉的形态,取蝉蜕皮新生的特征,墓主人也希望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得到重生和永生。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7)

玉蝉

金缕玉衣的制作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因为玉石的硬度非常高,玉匠们攻琢玉器的艰辛。金缕玉衣是由一块块玉片串联而成,一件玉衣的玉片少则2000多则4000,一件玉片尚且攻琢不易,更何况是几千片。封建贵族为一己私欲竟调动如此人力物力,给管辖百姓造成了沉重负担。金缕玉衣除了能引起盗墓贼的觊觎之外,其功用恐怕也只是一个丑陋的人型玉棺材而已。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8)

2 魏晋食玉

屈原在《涉江》曾有写到:“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在我国最好饮料是“琼浆玉液”,最好的生活是“锦衣玉食”,古人认为玉是天地的精华,将精华给吃了自然也可以与天地同寿。

不过秦汉时期的人们更多是崇玉、敬玉将玉视作是美德的化身,不可亵渎,不能侵犯,食玉之事零零散散并未形成风气。但到了魏晋时期情况就大为不同了,此时社会动荡、北方胡虏祸乱华夏传承差点断绝,但上层门阀贵族却避祸南迁,不思光复反而做起长生不老的美梦。此时的玉在他们眼中不再是温润、宁折不弯、义重节高的象征而是成为灵丹妙药。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39)

高足玉杯,用以承接露水来修长生

葛洪的《抱朴子》提出了“服玉者寿如玉也”的观点,并详细介绍了食玉的方式,完全抛开了道德的枷锁食玉之风盛行,直到今天也很少有魏晋玉器流传下来,他们大多都已葬身于门阀贵族的腹中。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40)

白色的玉叫什么玉(玉是个什么玉)(41)

赵赵 | 合美术馆粉色个展主题实验影片《食玉》截图(侵删)

当然现在我们知道金缕玉衣的肉身不腐烂是做不到的,食玉长生也是空谈,玉养人一生也只是美好的向往,在我国有上万年用玉的历史,有几千年爱玉的文化,是文化让本应退出历史舞台的玉重新焕发了生机,但对玉不科学过度的神话又是玉文化的糟粕。最后在文章结尾祝愿女孩子“亭亭玉立”、男孩子“温润如玉”,小孩子“粉雕玉琢”。义重节高,其人如玉,切磋磨砺琢玉成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