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高考语文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十三)时间:47分钟 分值:47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高考语文每日一练)

语文每日一练及答案

每日一练(十三)

时间:47分钟 分值:4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周易》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现在看来,《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的未来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

B.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

C.《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

D.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地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B.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面的体现。

C.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

D.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两者存在根本分歧。

C.《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

D.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摘编自《政策解读:今年起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2017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推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致富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目标之一。“我们想以绿橙、茶叶、石斛等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新鲜茶叶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深圳玉禾田集团项目经理薛峰介绍。大里是黎乡,项目还计划在黎族文化上发力——打造以民宿为主,带动餐饮配套的黎族特色风情街;建设黎族手工创意园,让游客体验黎家古法酿酒等乐趣。(摘编自《打造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2018年1月12日《海南日报》)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相较于城市,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真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地做工作。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热闹、媒体报道中的繁华。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让这股热度上下贯通,一直持续下去。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花架子”现象,媒体给予曝光,以期让政府官员引以为戒,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监督作用。(摘编自《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2018年2月28日中国经济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提升农产品质量。

B.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确保农民全员参与和全面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

C.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以绿橙、茶叶等种植采摘为特色,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特色旅游体验。

D.乡村振兴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政府要拿出勇气、智慧与担当,踏实工作,要改变农民的思想。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脆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乡村振兴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

B.海南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意在推动当地的产业升级,增加大里村民的收入,带动村民致富,有值得借鉴的做法。

C.有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加上媒体报道的监督,因此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花架子”现象,一定能及时地得到扼制。

D.材料一是国家对田园综合体的顶层设计,材料二提供了开发模式及案例,材料三表现了对乡村振兴热的冷静思考。

6.建设田园综合体来振兴乡村,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____”一句把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写得很凄美,又用“____”一句书写美好事物的重现给人以慰藉。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两句揭露了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角盼望见到心上人而未能如愿时的状态的一句是“____”;而见到之后,她的表现是“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里塑造的梵高是一部采用梵高原画作品还原梵高艺术人生的传记类动画电影。这部____的全手绘油画电影含有125位画家精心创作的65000幅油画,它以独特的电影艺术使梵高和他的画在银幕上____,诠释了梵高现实苦难下难以承载的对生活的无限热忱和自由的艺术灵魂,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影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 )。影片采用梵高原画作品中的人物原型还原梵高的艺术人生,让观众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视觉盛宴时,____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片头从星夜开始,又以罗纳河上的星夜结束。影片通过死亡去触碰美丽的星辰,最终定格生命,定格星辰。梵高是孤独的艺术家,在艺术中找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最终找到了让自己的精神解脱的方式,就是死亡。一个伟人的不得意的人生和悲剧式的陨落总是令人惋惜,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心底理解了他的选择,因为他不屑与这个黑暗的世界____,他才会放弃这个世界。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里塑造的梵高是一部采用梵高原画作品还原梵高艺术人生的传记类人物。

B.《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里塑造的梵高是一个采用梵高原画作品还原艺术人生的梵高传记类人物。

C.《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一部采用梵高原画作品还原梵高艺术人生的传记类动画电影。

D.《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一个采用梵高原画作品还原梵高艺术人生的传记类动画人物。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五光十色 惟妙惟肖 抽丝剥茧 狼狈为奸

B.流光溢彩 栩栩如生 抽丝剥茧 同流合污

C.流光溢彩 惟妙惟肖 去伪存真 狼狈为奸

D.五光十色 栩栩如生 去伪存真 同流合污

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

B.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观众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

C.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观众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

D.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让观众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绝大多数人认为,①____,其实不然。冷饮吃得太多不但容易中暑,还会使中暑症状加剧。大量冷饮进入肠胃后,②____:一是过量饮用的冰镇饮料,需要体内水分稀释,使人体更易受暑热侵袭;二是食物过凉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三是吃了过凉的食物会增加心脏负担;四是③____,体内温度骤降,而暑热积聚在体内某些部位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加倍。以上几点同时作用于人体,就更容易中暑了。

参考答案

1.C[ “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错,根据原文,《易经》中“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

2.D[“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错,从结尾看,本文的立足点是揭示“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

3.C[A项“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错,原文为“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的是《易经》。B项“两者存在根本分歧”错,两者只是“看上去有分歧”,其实相反相成。D项“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雅斯贝尔斯的观点。]

4.C[A项“提升农产品质量”错,该信息在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一只是说“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B项“确保农民全员参与和全面受益”错,扩大范围,材料一说的是“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D项“要改变农民的思想”错,材料三说“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选项偷换概念。]

5.C[根据文意,C项前后句意不存在因果关系,“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是观点而非事实。]

6.①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②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创新财政支持方式;③推进产业升级,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④政府要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深入乡村,踏实工作;⑤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上下贯通,坚持不懈。

7.(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

8.C[注意主语和宾语搭配得当,通过提炼可以得出,语句的主干为《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电影。据此可排除A、B、D三项。]

9.B[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根据语境,应选“流光溢彩”。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艺术作品非常形象生动,好像活的一样。根据语境,应选“栩栩如生”。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去伪存真:去除虚假的、表面的,保存真实的、本质的。根据语境,应选“抽丝剥茧”。狼狈为奸: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语境,应选“同流合污”。]

10.D[注意语句的主语和前面语境保持一致性。前一分句的主语是“影片”,所以括号处不能偷换成“观众”,只能借用“带”和“让”来保持主语的一致性。]

11.(示例)①热天喝冰镇饮料可以清凉解暑(冷饮可以清热解暑)②会带来四种不良后果  ③冷饮进入体内

解析  ①处由下文“其实不然”,可确定此处应填的内容是与下文相对的,下文强调的是吃冷饮的坏处,那么此处就应填“热天喝冰镇饮料可以清凉解暑”或“冷饮可以清热解暑”一类的内容;②处由下文列举的“四点”不良后果,可确定此处应填总领下文“四点”的内容,如“会带来四种不良后果”等;③处由上文“过量饮用的冰镇饮料”“食物过凉”“吃了过凉的食物”,以及下文“体内温度骤降”,可确定此处应填“冷饮进入体内”一类的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