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


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1)

“知错就改,亡羊补牢”——今日份心灵鸡汤。


在正文开始之前,咱们先做个小测试:看上图回答问题。


请问,题图中这位男士的操作有错误吗?如果有,请详述(在留言区留言)。


最近看到一篇非常小众的文章,很有意思,结合近几个月在儿科体检门诊的总结和感受,想要跟家长朋友们说说奶粉冲调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


  • 你知道自己放错了粉量吗?
  • 你知道自己计错了奶量吗?
  • 你知道自己的方法错误吗?

(最后一条静待留言区答案)


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2)


在近期的 Pediatric Obesity 期刊上,有一篇来自美国Pennington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生殖内分泌学和妇女健康研究所、美国糖尿病/消化与肾脏病研究所(NIDDK)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专家们的小样本研究,发现:

大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正在冲错奶粉!!!

研究人员一共招募了53名成年人,年龄跨度从18岁到71岁,有男有女,有最近一年内负责喂养宝宝的,也有不养育宝宝的。每个人都按要求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三组共12瓶不同奶量要求(2盎司、4盎司、6盎司、8盎司)的配方奶冲调。同时,研究者还对这些人的教育背景、BMI情况等等做了相应的调查记录。


大家猜猜看,最终有多少瓶奶的浓度是对的?

只有19%!也就是说,在总共636瓶里:

  • 只有19%(121瓶)的奶粉量和水量跟推荐的冲调比例是一致的,既没有多放奶粉也没有少放奶粉;
  • 有3%(20瓶)的浓度低于推荐量,也就是奶粉放少了水放多了;
  • 剩下78%(495瓶)的浓度高于推荐量,也就是奶粉加多了水放少了。


而对于浓度高于推荐量的那78%瓶奶,会因为奶粉放超了量而给婴儿增加11%的能量摄入。研究者通过构建的数学模型拟合后发现,这些“过浓”的奶粉,会让宝宝们的体重增加“超速”——让出生体重在50百分位的婴儿在6个月龄时体重有可能达到75百分位,进而增加婴儿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几率。

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3)


有意思的是,研究者们还通过数据统计出来这样一组结果:

根据受试者自己提供的个人资料,那些声称自己近期在养娃的人、或男性、或相对年轻的、或BMI<25kg/m2的人,把奶粉冲“稠”的风险更高。而且,越是主要负责照顾宝宝的人,越容易把奶粉量放错:因为太熟悉奶瓶和奶粉了,所以反而更容易放松和大意,随手那么一舀……相反,不养娃的人,反而在冲奶的时候格外小心,严格按照冲调说明上的操作执行。

说实话,看完这篇研究的结论,我心里暗暗一紧:看来,以后不仅要提醒家长不要搞错奶量,还要追问一下是不是按照标准浓度冲调的~


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4)


接下来,我们说说:错误计算奶量的问题

以前的推文中写过这一隐患,但鉴于还是有很多家长对这件事儿是糊涂的,不妨再多科普几遍。

先上实拍图,来自我的小助手:

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5)

从1到4,按照配方奶冲调要求,先放水再放奶粉,摇匀至静置后的最终奶量——200~210毫升之间!


按照我们中学学过的化学知识:溶液体积受两个因素的影响:溶质与溶剂。在配方奶冲调过程中,奶粉是溶质,水是溶剂,二者充分混匀后的液体为溶液。

大多数时候,我们提到宝宝奶量的时候,家长都会报出这样的数字:120ml、150ml、180ml、210ml……

这些数值,代表的是用来冲调配方奶的水(也就是溶剂的量)。但是,从上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一旦加入了奶粉(也就是溶质),最终形成的溶液的量,只能是比180ml 要多!


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6)

我们计算宝宝喝进肚子的奶量,是要以冲调溶解好的奶液的最终量来计算的,而不是冲奶用的水量:

“奶粉完全溶解后,瓶子中最终的奶量一定会多于最初加的水量。一般来说, 90 毫升水 奶粉,最终会得到大约 100 毫升冲调均匀的成奶。同理,120 毫升水会冲出多 于 130 毫升成奶,150 毫升水会冲出 170 毫升左右成奶,180 毫升水会冲出 200~210 毫升成奶。

所以,请注意宝宝每次实际喝进去的奶量,如果把一瓶奶喝得干干净净一点 儿不剩,那么,这一顿的奶量就不能按90毫升、120毫升、150毫升、180毫升来算, 而是按 100 毫升、130 毫升、170 毫升、200 毫升来算。

同理,如果宝宝只能喝 90 毫升,而且已经表现出扭头、不裹奶嘴、心不在焉等, 就不要强迫他把奶瓶里剩下的 10 毫升奶喝完了,过量喂养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隐患。”

——节选自《宝宝喂养7堂课 告别焦虑从食育开始》


我到现在都清楚记得当时正在奶娃的小助手在帮我拍下这组照片后,随手记录的当时的感受:

“给宝宝冲奶时候一般都会喝不完(因为一般会稍微多冲些),比如:冲200毫升,孩子往往是喝到180毫升就喝饱了不喝了,剩余10~20毫升是常态。但是,家长往往觉得剩下那点儿也能喂进去……孩子不知不觉就”被“过量喂养了;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孩子一口气把200毫升喝干净了,家长可能会有一些疑虑:宝宝是不是饭量已经增长到超过200毫升了?很有可能会再冲一些,看宝宝是否继续喝……孩子再次”被“过量喂养。”

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学者们,早就通过大量研究证实,并向喂养者提出警告:奶瓶喂养的宝宝,特别容易“被”过量喂养,进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而这种风险不止是婴儿期,还包括了后续的幼儿及儿童期、甚至是宝宝长大成人的成年期!


每天给婴儿冲奶粉的正确方法(你确定自己做对了)(7)


婴儿期的超重和肥胖,直接关联到这个小生命整个人生的生命质量。所以,配方奶喂养宝宝的家庭,你们一定不要大意,一定要把上面说的这两方面重视起来!

最后,我们再来一起复习一下配方奶喂养宝宝“吃胖”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我以前总结的是4个方面,现在需要加上第5点了):

  • 奶嘴无需费力吸吮(比吸母乳省力)
  • 奶液流出顺畅、吞咽省力
  • 喂养者习惯于“喂空奶瓶”,导致喂养过量
  • 按时喂养,而非按需喂养,宝宝常常没有很饿就又喂一大瓶
  • 喂养者有可能弄错“浓度”,让奶液的热量比推荐值高

想要了解更多母婴、健康、减肥等前沿知识,可以关注遂谦的营养小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