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攻略写好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散文要有诗意美和哲学光芒)

如何写好写景散文?外出旅行时,你一定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撼,浓密茂盛的森林,巍峨耸立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溪流,神秘莫测的海洋世界……大自然是一个智慧老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所以,你不仅要打开照相机,将美景摄入,还要用文学的笔触,将你对世界的感悟,将你的思想写下来,用智慧体悟大自然的深邃和高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中考作文攻略写好写景抒情散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考作文攻略写好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散文要有诗意美和哲学光芒)

中考作文攻略写好写景抒情散文

如何写好写景散文?外出旅行时,你一定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撼,浓密茂盛的森林,巍峨耸立的高山,奔腾不息的溪流,神秘莫测的海洋世界……大自然是一个智慧老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所以,你不仅要打开照相机,将美景摄入,还要用文学的笔触,将你对世界的感悟,将你的思想写下来,用智慧体悟大自然的深邃和高超。

日常学习中,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悟,每当读完一篇写景散文后,那字里行间的风景,总令你心神激荡难以平复,或者按捺不住心向往之。

你是否关注过那些打动你震撼你的文字是如何写成的?那些刻在你心头的景致是如何被描摹的?欣赏自然美景,你要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魅力,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对生命有更加积极的认识。也就是说,看到美景,你要找到“物”与“情”的契合点。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内在感受会有结合点,而且这些感受与人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具有独特性。

感受自然中的物态是人移情于物、回归自然的心理习惯。在你的写作中,也应该尝试移情于外物,丰富自己文章中的独特体会。理由情生,情中才能升华出理,理是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思考,在你的文章中,情和理要互相渗透。

我用具体的例子来做解读。以一滴水为例:这一滴水也许是尼格拉瀑布的一部分,它也许曾经有过显赫的奇迹呢。也许这是一滴圣水,洒在新生婴儿身上,来祝福他的长命。这一滴水也许是人脸孔上的汗,所以也许会含蕴有劳动、烦恼甚至痛苦的意思。也许是快乐得发狂的一滴泪;不然,就是痛苦得哭出声来的一滴泪。再也许,只是花丛里的一滴小露水,被花的小口吸进去之后,这花便给一个可爱的小姑娘采去了,做了香水,洒在身上。你别小看了它。它,一滴水,本身简直就是宇宙的缩影。

水滴的意义在联想与想象中延伸、扩展,变得丰富而深刻,此时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也巧妙地融为一体了。再如,你来到海边看海,你应该知道《庄子·秋水》中的“望洋兴叹”,当秋水按时节来到,千万条小溪流都注入到黄河。这时的河伯被自己这茫茫的水面、滔滔的气势所陶醉,认为天下美景尽在自己这里了。这是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盲目自大的一种得意。但这种骄傲的心理,在北海面前,顿时化为乌有。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他只有“望洋兴叹”的茫然与失落,意识到了自己的狂妄与渺小。

如果你站在海边看到海的阔大,你能想到什么?你是不是可以这样去想,只要将微小汇集、团结,渺小也能变得伟大,只要团结协作,宇宙间便没有不可能。你看,这个想法充满了昂扬的生活激情,而河伯的思考则充满着哲学的光芒。所以,写景散文不但要有诗意的审美,还要有生活的激情或哲学的光芒。有了这样的感悟构思后,就可以动笔了。

你要先描摹景物的外形。一篇出彩的文章必定要有画面感,而最基础的一步就是要将景物描摹得生动。如何能将景物写得生动而有神采呢?拿我的学生的一篇文章《春天》举个例子:

不经意间,一缕柔和的春风,刮走了寒冬的凛冽;一抹染上暖色的阳光,融化了满地的冰雪。紧接着,一株株稚嫩柔弱的小苗忽地破土而出,柳树一声招呼也不打地发了新芽,松柏的颜色刹那间变得生动葱郁起来,冰封许久的河水冲破了束缚,唱着久违的欢快清脆的歌奔腾向远方。然后,一片怡人的绿色很快席卷了大地,一派清翠主宰了水域,连天空,也被这浓郁的绿色渲染,少了一丝暗淡,多了些许明媚、些许光彩。

这一段文字主要描写的是一个大环境,是整个世界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发生的改变,所以要绘制一个宏大的背景,首先要在脑海中构思出这样一幅画面。然后从里面选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可以凸显主题的事物进行描绘,比如说在这一段文字里,凸显主题的事物就是“春风”“暖阳”“幼苗”“柳芽”……然后适当地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来进行描写,使柔和的春风、树和小草等灵动而活灵活现,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如果你想集中描写某物,则应该更多地凸显细节,并且加以联想,调动各种感官来写,不光是视觉,听觉、触觉或其他感官所感受到的,都可以详细地描写出来。比如,一位同学在描写落叶时,是这样写的:

仿佛能听见即将离枝的叶子在和鸟儿道别,盘旋的落叶在举行最后的狂欢,深秋为款款而来的寒冬办起了接风洗尘的宴席。沙沙的声音有节奏地绵延着,那是古老的歌谣,是智慧的呢喃,是落叶的教诲。叶片落得恣意,落得潇洒,落得优雅而轻盈。离了枝头,兜兜转转回到生命最初的起点。仿佛上百天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无论悲喜,这场或繁盛或简约的戏,终究是落幕了。

写景散文若只是描绘一幅画,哪怕再详细再生动,都是远远不够的。写文章最主要的功能是表达一个人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可以是人生的哲理,可以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可以是发自肺腑的赞美与称颂,可以是刻骨铭心的追忆与缅怀……它们,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描写环境或景物的时候,也应该掺入这些情感与思想。当文字有了个人的烙印,它才显得有血有肉,不再空洞苍白。

我们再回到之前描写大海的构思:“当数以万计的渺小汇聚在一起时,至柔也可以转变为至刚,平凡也可以铸就出伟大。”

基于这个主题,你可以选取沙粒与水滴作为描写对象。二者单独来看,都是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事物,但是当沙粒堆积起来,它们能铺满整个海底,那些深远的我们无法达到的地方,那片广袤的我们无法想象的地域;当水滴聚集起来,跨过遥远的距离,征服数不尽的高山,在山间岩石上划下抹不去的痕迹、沟壑时,那份力量绝对是人类难以想象的。比如你可以这样来写:

忽然注意到了海中一片礁石,黝黑地立在水里,浪花一个接一个拍在它坚硬的表面,裂成无数碎片,落进泛着白花的海面。这场面似是一场战斗,柔弱的水浪面对刚硬的岩石,表面上看毫无胜算,可我看见那激起的氤氲水汽,听着一声声轰响,当岩石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伤痕映入眼帘时,我却呆住了,只呆呆地看着海浪视死如归地敲击在岩石上,敲击在我心上,那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决绝,一种震天动地的悲壮,一种超脱生死的不朽!从不曾想过,至柔的水可以迸发出至刚的力量,就像从未意识到最渺小的也可以是最伟大的。

显然,这段描写通过海里的岩石被磨平的棱角和其棕褐色表面上累累的白色伤痕,来突出水滴的渺小与伟大。

其实一处风景所能激发的感悟是并不唯一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同样是大海,你可以感到渺小个体所能构筑的伟大,从而为那份庞大的凝聚力而震撼;你也能感到渺小个体在伟大面前的卑微,从而以一颗谦卑的心面对生活,接纳、包容世间万物。所以,写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自己的思想。大家可以接受深刻而不够优美的文字,却最忌讳华丽而庸俗不堪的无病呻吟。

当然,你也可以借用名家名文的语句。但是借用不是指生搬硬套,而是指揣摩过后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或思想的运用。比如,有同学写校园里的一株不起眼的樱花树,他就联想到他阅读过的文章,他是这样写的:

突然想起了前一段读到的黄亚洲的散文《香山野桃悄然开》,香山的野山桃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不知名的山坳里,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绽放,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

我想,校园里的这棵樱花树也是如此,始终保持着这种淡泊知足的心态,它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不张扬、不争不抢,兀自生长着,有阳光,有风,也就一切都有了。

淡泊知足,或许就应该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真好!

作者用巧妙的联想,给自己的写景散文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写景散文的思路应是先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联想,确定立意,再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描写对象,运用修辞手法、调动各种感官进行生动的描写。

相信你在不断摸索探寻的过程中,会一点点地进步,对平凡或非凡事物的理解也一点点变得深刻。不久以后的某一天,你的人生境界也会在文字的熏陶下,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