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

1. 福州林氏

福州林氏家族分为文峰林氏与闽侯林氏两支。

文峰林氏,是书香门第之家,世代业儒。其中最为闻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乃文峰林氏第二十二世,榕城六世,参与了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

▲ 文峰林氏家系图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3)

▲ 林则徐

林则徐有四女,分别是林尘谭、林金鸾、林普晴、郑林氏(史书没记下名号,因其嫁与郑葆中,故称郑林氏。其中林金鸾夭折。剩余三女中,林尘谭嫁与刘齐衔(官至河南布政使,署理河南巡抚);林普晴嫁与沈葆桢(官至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郑林氏嫁与郑葆中(秀才,字月庭其父官至江西九江府知府)。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4)

▲ 林普晴与丈夫沈葆桢

闽侯林氏,人才辈出之大家族。近现代代表人物:林长民、林觉民、林森、林徽因等。参与近代历史事件:辛亥革命-林觉民(黄花岗72烈士);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林长民(林徽因之父);参与组建同盟会,改组国民党-林森(曾任国民政府主席);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林徽因。

林则徐二儿子林聪彝(1824-1878),历任内阁中书、六部主事、衢州知府、浙江补用道、署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备道等职。故居现宫巷24号。林聪彝的大姐夫刘齐衔、二姐夫沈葆桢家、妹夫郑葆中林聪彝之女林步荀,嫁给了之子沈葆桢沈琬庆

林则徐曾孙林炳章(1874~1923),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恩科进士,特点翰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委为钦差大臣,回福建考察宪政。此后更是在福州兴建电力公司、兼做学堂监督,民国五年(1916)还出任福建省财政厅厅长。

林则徐曾孙林恩溥(1893 一 1933),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民国时期任福建省建设厅长,主持拓宽改建了福州鼓楼至万寿桥主干道(今福州八一七路)。

提到近代的闽侯林氏,不得不提到林孝恂。其子林长民、林觉民、侄子林尹民、都是知名的革命青年。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5)

▲ 闽侯林氏族系图

林孝恂(?-1914年),字伯颖。前清翰林,福建闽县人,根系福建闽侯林氏。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他还注意让后代接受新式教育,不分男女,送子侄多人赴日留学。

林长民(1876—1925),字宗孟,是才女林徽因的父亲,林觉民烈士的哥哥,福州二中的创办人,第一任校长。少年时受业于闽中名士林纾。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学习研究政治、经济。1912年临时参议院成立,为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6)

▲ 林长民(林徽因父亲)

林徽因(1904年-1955年),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同梁思成一起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7)

▲ 林徽因

林徽因之女梁再冰(1929至今),新华社记者,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与丈夫于杭一起先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工作多年。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8)

▲ 梁再冰(林徽因、梁思成之女)

林徽因之子梁从诫(1932-2010),毕业于清华历史系,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创办人、会长。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9)

▲ 梁从诫(林徽因梁思成之子)

林觉民(1887-1911),林长民弟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妻子陈意映。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0)

▲ 林觉民

林觉民女儿林暖苏(1908--2001),生前历任福州画院画师,福建省美协会员,福建省文学馆馆员,省市政协画室画师。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得到刘海粟,谢公展传授,擅长写意花卉,尤其擅于画菊。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1)

▲ 林暖苏(林觉民之女)

林长民堂弟林尹民(1887-1911),字靖庵,福建闽侯人。与林文、林觉民(三人同年生、同年为创建民国而捐躯)并称黄花岗“三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2)

▲ 林尹民(林觉民堂兄弟)

2. 严氏家族

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被胡适称为“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3)

▲ 严复

严复堂弟严传经(1895-1938),他早年毕业于烟台水师学堂航海系,后来一直在海军任高级军官。“七七事变”后,严传经被紧急调往长江防线,任上尉艇长,负责在鄱阳湖一带布雷。1938年6月25日,严传经在敌机轰炸中牺牲,年仅43岁。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4)

▲ 严传经

严复族侄严伯勋(1880-1933),严复族兄严传慎的第三子,谱名家鹄,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在校期间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开始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复出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开始镇压革命党人,同盟会决定进行暗杀行动,严伯勋是骨干成员,人称“暗杀大王”。

严复长子严璩(1874-1942),宣统元年(1909年)就是二品卿衔大员了。曾三度出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抗战时期,滞留上海的严璩年近七旬,有严重的哮喘,经济陷入困窘。汉奸与日本人轮番劝说他出任伪财政部长,还设下圈套逼其就范,严璩誓死不从。1942年冬,严璩在饥寒交迫中辞世。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5)

▲ 严璩

严复长孙女严倚云(1912—1991)严璩长女,1912年生于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曾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1956年获康奈尔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南加州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曾被列入《美国学者名人录》、《美国教育家名人录》、《美国妇女名人录》,并被选为全美外国语学会第二副主席。经胡适先生介绍与天体物理学教授高叔哿博士结婚。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6)

▲ 严倚云

严复三子严琥(1897-1962),字叔夏,1897年生于天津,曾先后入北京清华大学和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学习。1937年起在福建协和大学等学校历任教授、系主任、教务主任和文学院院长等职。解放后历任协和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福州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教务长、福州市副市长,同时他还是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在福建省教育学院任职。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7)

▲ 严琥

严复的长孙严以侨(1920-1974),严琥之子,解放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初,严以侨受组织派遣偷渡到台湾。1953年被国民党逮捕,关到“火烧岛”,或许由于是严复之孙等原因,未被杀害。1961年获释后从事教育工作,1974年病逝于台北。2003年,大陆民政部追认严以侨为革命烈士。严以侨其子严正是台湾著名企业家。

3. 沈氏家族

声满榕城的望族,沈葆桢其子孙至八世,均大多在马尾船政担任要职,是名副其实的船政世家。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8)

▲ 沈氏家族家系图

沈葆桢(1820-1879),林则徐之婿,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近代史上邓世昌(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刘步蟾(北洋水师、甲午战争)、萨镇冰、严复等著名人物都他的学生。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19)

▲ 沈葆桢

沈葆桢娶了林则徐次女林普晴,沈葆桢有七子七女,其中林普晴生五子(沈玮庆、沈莹庆、沈瑜庆、沈璿庆、沈瑶庆)五女。

沈葆桢之子沈瑜庆(1858-1918), 字志雨,号爱苍、涛园,侯官县 ( 今福州市区)人。清光绪十一年举人,贵州最后一位巡抚。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0)

▲ 沈瑜庆

4. 螺江陈氏

明清进士大家,从明嘉靖朝至清末光绪朝,家族共有21人高中进士。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1)

▲ 陈氏家族家系图

陈宝琛曾祖父陈若霖(1759-1832)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当年的林则徐特别崇敬陈若霖, 自称是陈若霖的“门下士”。陈宝琛祖父陈景亮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陈宝琛父亲陈承裘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2)

▲ 陈若霖

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顾大臣,并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溥仪)授读。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3)

▲ 陈宝琛

陈宝琛之后的“螺江陈氏”族人,有的参加革命,成为革命的先驱;有的研究学问,成为专家学者。其中有陆军中将陈长捷、海军中将陈庆甲、交通建设学家陈体诚、福建师大教授陈矩孙、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陈岱孙、科学院院士陈彪、物理专家陈萀等等。

5. 吴氏家族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4)

▲ 吴氏家族家系图

吴清源曾祖父吴渶,字青溪, 于清道光初年从浙江石门迁居到福州,是道光癸酉科(1825年)举人,历任松溪、漳浦教谕,漳州府学教授。

吴清源祖父吴维贞(1831-1903),字叔章,清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1866年在马尾福建船政局任支应处委员,后任仙游、凤山教谕,福宁府学教授,著有《韵学备参》一书。晚年负责办理闽北五县的盐务,政绩卓著。

围棋大师吴清源(1914-2014),1914年6月12日出生于福州市的名门望族,吴清源大师对围棋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提出新布局理论,使围棋布局理论焕然一新;二是革新旧下法,提出了以大雪崩内拐为代表的许多吴清源定式;三是提出“二十一世纪围棋”概念,提倡二间挂等余地更大的序盘下法。拓宽了棋手的思路。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5)

▲ 吴清源

6. 龙山刘氏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6)

▲ 刘氏家族家系图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鼎盛时期拥有电气公司、电话公司、铁工厂、制冰厂等20多家企业,几乎控制着当时福州城民族工商业的命脉,被福州百姓誉为“电光刘”。

刘齐衢(1813-1860),字本枢,号绮田,闽县(今福州市区)人父亲早亡,由其伯父刘家镇教养。刘家镇是刘家十四代,林则徐的挚友,曾创办圣功书院和凤池书院。历知四川兴文、荣县、江津等县。

刘崇佑,(1877—1942),字崧生,举人出生,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曾任福建省咨议局副议长。是一个极具爱国情怀和正义感的大律师。曾被周恩来聘为辩护律师。夫人廖孟同,是廖鸿荃的曾孙女。崇佑有6个儿子,分别叫准业、浚业、汀业、滋业、浩业(出继刘崇伦)、沁业,崇佑的大儿媳妇邹恩俊是邹韬奋的亲妹。曾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共同创办了私立政法专门学校,就是今天福建师大的前身。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7)

▲ 刘崇佑

刘崇杰(1880-1956),字子楷,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精通政治经济学,先后担任过商务印书馆编辑、福建法政学堂监督及教务长、清廷学部福建督学、日本使馆一等参赞、一等秘书、特命全权公使等。是中国早期著名外交官。

7. 雁门萨氏

雁门萨氏是中国的一个以萨为姓氏的家族,为福建福州的名门望族。雁门萨氏发祥于西域色目人“答失蛮氏”,其家族的萨都剌生于山西雁门,受元朝赐萨姓。1333年萨都剌之侄萨仲礼迁基福州,福州萨氏第一支的一部分人住在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安泰河墘的朱紫坊22号。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8)

▲ 朱紫坊22号

萨镇冰(1859-1952),海军上将,参加过甲午海战,曾任清朝南北洋水师兼广东水师提督、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海军总长、中华民国福建省省长、中华共和国延建省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沈葆桢学生,与严复、邓世昌是同学。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29)

▲ 萨镇冰

萨本栋(1902—1949),电机工程专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校长。

福州百年家族历史(福州七大名门家族史)(30)

▲ 萨本栋(左)

600年来萨家共产生了9位进士、40多位举人、10位诗人,在近现代则出现了6位将军、12位博士、数十位学者、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1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编辑 | 福建海峡传统文化研究院

图文 | 福州人家、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