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

他是晚明时期一位大名士,又是一位著名的隐士,其诗反映出晚明文士的思想作风,他的诗彰显出个人精神。他又热衷于园林建筑,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花鸟鱼虫均有涉猎,他便是陈继儒。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笔下的十首诗,体会其文字的奥妙之处,感受其个人思想情怀与精神内涵。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1)

陈继儒出生在上海松江区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父亲特别注重教育,因此悉心培养陈继儒。从小,陈继儒天资聪慧,四岁的时候开始认字,记忆力超群。他的祖父和老师都非常喜欢他,家庭的温馨与老师的谆谆教导,让他养成随和宽容的性格。在启蒙阶段,陈继儒得到名师的指点,慢慢地成为一名当世文坛名家。

据记载,陈继儒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他连续三次考试全部以失败告终,对此陈继儒大为愤怒,又因为晚明时期政坛的腐败与社会动荡不安,他看清科举考试的弊端,最终他毅然决然选择隐居山林,过着自己闲适的生活,并将所有精力放在学术上创作上。可以说,隐居生活让其拥有良好的心态,因而能够写出好文章、优秀书画,在隐居生活中创作出的作品能够名垂青史。

东佘山居,是陈继儒私家别业,在此地闭门著述32年,修身养性,直至82岁去世。可以说,东佘山居就是陈继儒内心所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他创作诗歌,绘画,书法,饮酒,品茗,美食,养生等等,谈娱乐,讲园林,在那个乱世年代,刻意避开政治,追求现世享乐,好自然之美,活得极其潇洒,这也能够代表明末文学名士的统一思想诉求吧。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2)

虽然陈继儒隐居山林,但并没有完全脱离社会,他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地方百姓生活,也好与友人往来。据记载,他曾与比自己小二十八岁的徐霞客有着一段真挚的友谊,并对后者的西南之行给予极大的帮助。另外,陈继儒平易近人,不论贵贱,他都愿意与人交友,而且接纳各种思想,不拘泥于一家,因而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复杂多样的思想情怀。

陈继儒是山人诗派代表,诗歌有数百首,各种诗体均有涉猎,其中隐逸诗占比较大。这类诗超然自得,悠闲适意,在隐逸情怀中又注入快乐主义,促进隐逸的世俗化,这类诗数量不在少数。另外,身隐心未隐的情怀是陈继儒隐逸诗的一大特色,当然这也是被诟病的一点。再有,山水诗也不少,隐逸生活让他拥有大把时间,因而它能够与友人游山玩水,诗歌神清气爽,以化解内心上的烦恼。

感遇诗能够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社会的深沉之思。因为他终身未仕,有怀才不遇的意思,又借助诗歌感叹时光飞逝,抒发大志难成的悲壮情感。这类诗写得比较隐晦,不过依然可以窥探到他内心不甘,只能寄情于隐居生活,虽然隐居是内心所向,但也是无奈之举。酬唱诗是早期陈继儒为了糊口,以诗歌作为工具以求达官贵人高看,以谋求一官半职,内容有吹捧之意,也有虚假嫌。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3)

总体来讲,陈继儒的诗率真洒脱,清冷飘逸,直抒胸臆,又彰显丰富的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陈继儒也写词,虽然在明朝,词已经衰落,但他的词产生浓郁的感伤色彩,能够引发读者悲凉的心绪。另外,他的词有的刻意雕琢,展露文采与才华,有的则自然清雅并存,情景交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读起来特别美好。

总之,陈继儒在明末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他终身未仕,常年过着隐居的生活,其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后辈人的推崇。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笔下的十首诗词,体会其文字的奥妙,感受其隐逸生活的美妙。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4)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5)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6)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7)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8)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9)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10)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11)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12)

明代陈继儒七律诗(陈继儒十首诗词)(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