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爱情真的让人接受么(世人皆知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呢)

柏拉图式爱情真的让人接受么(世人皆知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呢)(1)

柏拉图我们都知道,也都听说过一句,柏拉图式的爱情,再深入地知道一点他的理想国,但是对于柏拉图这个人还是比较朦胧的,对于他的哲学思想和生平往事,又知道多少呢?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自杀,那时候柏拉图28岁,倒推来算,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末期,战国早期时候。柏拉图家境殷实,长得一表人才,当过兵,扛过枪,身体素质优秀,在他的师父服毒自杀后被迫离开雅典,周游世界,去过埃及,西西里岛、意大利和印度等国家,在外游离了12年,在公元前387年返回雅典,时年40岁。

柏拉图式爱情真的让人接受么(世人皆知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呢)(2)

柏拉图的游历轨迹

古人诚不欺我,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行万里路的柏拉图是不是能写出理想国,还是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出他的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和艺术理论,包罗万象,跟我们中国的易经和道德经有的一拼,充满了哲学辩论上的灵魂直击,但是对于柏拉图的这些理论,我是有选择性的接受,描述出来的是他的思想而不是我认可的思想。

关于什么是正义和美德,假如一个人抢走了另外一些人的钱财并使他们变成了奴隶,那么他就拥有了正义的解释权,并受到了永世的赞扬,这跟中国的成者王侯败者寇一个道理。被重新定义的正义就是不要去挑战利益既得者(统治阶级)的利益,所有的挑战都被伦理上视为非正义和无德。但是这种正义是属于愚民的奴隶式道德,跟我们中国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美德,柏拉图说的是勇气和智慧。用智慧来控制自己的欲望,让欲望受到智慧而不是那些传统的道德来束缚,更为牢靠。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体人民有平等执政和平等决策的权利,简称普选,但是乌合之众往往又是形容人民群众的疯狂,将选举官员的任务交给毫无主见,轻信他人的群众该是不明智的。柏拉图认为,制造衣服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有病了去看病也需要专业的医生,来治理城市和国家的人难道由懂得如何赢取选票的人来担任,这些人会有管理国家的能力吗?他们的擅长只是懂得如何能赢得选票而已,假如国家生了病需要治理,那么就需要经过培训,最有智慧的一群人来治理,那么如何选择最有智慧,最优秀的这么一群人,就是政治哲学需要考虑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人的行为有三种根源,欲望,情感和知识。欲望发自于腰部,情感发自于心脏,传送于血液,知识源自于大脑,他是欲望的眼睛,是灵魂的向导。欲望,情感和知识根植于每一个人,只是程度的大小而已,这就造成了世间的三种人。有些人欲望占据了身体的主导,有不安分,贪得无厌的灵魂,对于这种人来说,奋斗的结果往往跟不上自己欲望的升华,这些人是商业和工业的主导。有些人情感第一,与奋斗的结果相比,他们更关注奋斗的本身,这些人的快乐来自战场,他们组成了军队。最后一种人的乐趣来源于思考和学习,他们的天堂是真理,学识,而不是权力。但这种人往往被现实打出一头包,不为所用,跟周游列国的孔子有点像。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方案则是欲望占据主导的人负责生产,情感和勇气占据主导的人负责保卫,知识,科学等占据主导的人负责统治。因为没有知识的民众是一群毫无秩序的乌合之众,商人的利欲熏心,军队的独裁,都将会使社会得到破坏,而具备知识的人,则可以引导以上两类人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但是,这些具备知识的统治者如何诞生呢?柏拉图又给出了详细的方案:

第一步,将城市中所有10岁以上的居民送到乡下,拿走他们所有的财产,孩子们留下。这样子年轻人便不会受老一辈的影响。20岁之前,主要练习身体素质,乌托邦中的人始于身体素质,然后听音乐,练习舞蹈,信奉思想自由,信仰上帝,更多的将早期教育呈现出一种娱乐的形式,因为强压之下的知识无法扎根于心。(中小学阶段)

第二步,经过十来年自由的学习下,迎来人生的初次考试,跟我们的高考似的,但是这次测试的内容将包括学术测试,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包含感情的挫折,冲突和痛苦等。被淘汰的这一批人则被分配工作,从事商人,管理员,工人,农民等,中断了学习,通过筛选的天之骄子进行下一轮的深造。(高考)

第三步,考试通过的继续10年之久的身体,心理,品质和其他知识层面的教育和培训,然后考试。落选者则成为国家的公务员系统中的人或者军队的长官等。(博士毕业)

第四步,从30岁开始,他们将被教授哲学,形成思维清晰,统治有道的理念,从杂乱无章的纷繁之事中快速梳理出来内在的联系,然后运用到各种现实的规章制度之上。这个周期为5年。(博士后)

第五步,从35岁开始,扔进世俗的社会让他们接受社会的毒打和个人天赋的实践,为期15年,这15年终将经历人世间的一切,包括饥饿,寒冷,狡诈,恐惧,疾病,很多人因熬不住而崩溃,最终饱经风霜,年届五十,头脑清醒并能自力更生,少了学者的自负和虚夸,多了世人的烟火和磨砺,最终这些人将成为理想国的统治者。

一个人从出生到50岁经历过一切的执政者,这就是理想国的理想。执政官没有妻子,理想国中是共产体制,包括女人,包括男人,执政官不仅从个人主义中解脱出来也将从家庭中解脱出来。每一个女人同样可以接受以上5步的锤炼,社会分工是根据每个人的天资来分,而不是性别,如果一个男人的表现只会刷盘子,那么他就只适合刷盘子,如果一个女人展示出治理国家的能力,那么就让他去治理吧。

柏拉图式爱情真的让人接受么(世人皆知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呢)(3)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有很多方面考虑得也很详细,就不一一去论述了,总之作为一个哲学大师,他想的已经尽善尽美,可是还只是理想中的情况。什么是正义?柏拉图给出的答案是人人各得其所,各司其职,这就是正义。耶稣说,道德是善待弱者,尼采说,道德是强者的英勇,柏拉图说,道德是全体人的有效和谐。跟中国的天人合一现象很像,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能激发出更多的生产力,而不是弱者有理,强者勇气的逻辑。

柏拉图理想国的乌托邦可行吗?从古至今,很多事实来说明,部分地区实验或者实现过,但是有瑕疵的实现。中世纪的欧洲将社会人分为劳工,军士和教士三个阶层,教士是统计阶层,掌握着文化工具一千来年。然后苏联的共产主义也基本上按照理想国的设想来推进,但是都没有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只是在某一个阶级内的实行。

柏拉图式的乌托邦本来是就是经过近50年的训练,在广大阶级内筛选出来的某一很小部分人的实验,现实世界中根本不存在这种土壤,但是想想总还是可以的。柏拉图也知道自己的乌托邦实际上也行不通,他也承认自己描绘了一种无法实现的情景,但是他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憧憬,并努力实现憧憬的一部分,人生下来就是一种创造乌托邦的动物。这跟我们看见的鸡汤何其得像,我崇尚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世界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并且想去改变这个无力改变的世界。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参加完学生的婚礼,多喝了几杯,然后就睡着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0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