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在哪成功上市(智联招聘Q2财报营收持续增长)

本周一,智联招聘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第二财季财报,总营收为人民币5.0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4%。不过更令人好奇的,是它最近一年里一波三折的私有化之路。

从2016年初起,智联招聘就开始了它漫长的私有化之路,寻求推出美股市场。2月17号,继2016年1月、5月收到两次私有化要约后,智联招聘第三次收到私有化要约,收购价格也从每股ADS 17.5美元提高到18美元。

从最近两年的财报来看,智联招聘营收总体保持增长,但与同类竞争对手(如:前程无忧)相比,总营收、净利润、主营业务(在线招聘)营收都低于对方,同时也面临着垂直领域里其他竞品的挑战。平稳中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危机,对于智联招聘来说,公司要从传统招聘网站的模式里走出来,也许第一步,就是要私有化。

持续增长的营收

作为一家老牌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在近两年来,财务状况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且营收状况良好。

Q2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5.089亿元(约合73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4%;而从2016Q1至2017Q2财报,智联招聘总的营收状况是大致保持增长的。

智联招聘在哪成功上市(智联招聘Q2财报营收持续增长)(1)

(2016Q1-2017Q2总营收)

Q2财报中主营业务(在线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3.949亿元(约合569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

主营业务(在线招聘服务)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使用公司在线招聘服务的独立用户人数增加(独立用户人数为395,627人,比上年同期的329,499人增长20.1%)。

其他业务营收为人民币1.140亿元(约合164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8890万元增长28.3%。这些其他业务,主要指的是智联招聘提供的校园招聘、人才测评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相关服务。

净亏损为人民币520万元(约合7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6170万元,同比转亏,主要是财报中预提与智联招聘PRC子公司未分配利润相关的人民币8690万元的所得税支出。

传统的业务模式,在各方挑战下寻求转型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招季点进智联招聘的主页,大概是一件非常令人无语凝噎的事。

冗杂的招聘信息几乎填满了整个页面,各种广告、跳动信息又时刻干扰着用户,还没等点进相对安静的校园招聘页面,就耗费完那一点点耐心了。

智联招聘在哪成功上市(智联招聘Q2财报营收持续增长)(2)

招聘网站最好的年华,早已停留在了PC时代。作为信息不对称时代里的“搬运工”,招聘网站充当了招聘者和应聘者之间收取佣金的信息掮客。在传统招聘网站中,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三分天下。而现在,传统招聘网站大而全的方式已经不太能适应用户的需求了。

相比之下,垂直领域的招聘公司开始做起来,如专门针对互联网行业、针对高校学生用户服务等,拉勾网、猎聘网、南方人才网就属于这类。此外,还有主打社交招聘模式的大街网和领英,以及走新型招聘模式的BOSS直聘、内推网。还有一些依托于微信平台发展起来的招聘平台,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用户的使用习惯,如针对校园用户的实习僧。

智联招聘曾经试图通过扩大细分市场破局。一方面是渗透到各行各业,尤其是IT、快消、工业制造、医药保健、咨询、金融服务等领域;另一方面,就是针对不同人群和需求,推出了更多产品服务,比如校园招聘、猎头服务、急聘VIP、智联测评等。

然而,增加了更多产品线和服务,也容易被其他模仿者和竞争者赶上;其次,在细分领域上,也未必竞争得过深耕于垂直领域的招聘产品,容易被后者蚕食市场。

智联招聘在哪成功上市(智联招聘Q2财报营收持续增长)(3)

(图源自易观智库)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6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份额中前程无忧占比29.3%,智联招聘占比28.0%,58赶集占比25.1%,其他厂商占比17.6%。

随着流量从PC端转向移动端,新的招聘产品正在抢夺智联招聘这一类产品的市场。比如,2016年9月中国互联网招聘APP活跃用户数TOP10应用分别是:易打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招才猫直聘、猎聘同道、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斗米兼职、58配配、拉勾。传统招聘网站在移动端,面临着更大的竞争。

对于智联招聘来说,挑战不仅仅来自前程无忧这样的同类公司,还有垂直领域里的新晋对手,转型之路势在必行。

想要转型,私有化也许是第一步

2014年赴美上市后,智联招聘的股价一直介于11-19美元之间,目前市值只有约10.16亿。情况看起来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竞争对手前程无忧的衬托下(市值20.94亿)。而要从美国退市的消息也早已传开了,从2016年1月起,中概股私有化名单上就多了一个智联招聘。

对于智联招聘来说,留下的理由没多少,退市的原因有好几个。与当年上市半年就闪退的陌陌相比,智联招聘退市的决定也不算仓促,历经磨难上市了,在美国股市的估值却并不好,呆在美股不如回到国内;而企业本身经营状况非常稳定,在目前市场上的竞争格局中,智联处于一个比较健康但是需要转型的位置。

另外,业内人士分析,私有化过后,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少监管,不用对于财务状况和信息透明度过度紧张,股价波动的影响少了,也可以将重心放在转型的业务上,决策变得更加自由;而私有化回归国内后的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回到A股,不过这目前似乎还不是重点,公司也没有给出确切信息。

目前,智联招聘收到的第三份私有化要约,来自最大股东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Pty Ltd、高瓴资本以及方源资本所组成的买方团,后者拟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18.00美元的价格(相当于每股普通股9.00美元)现金收购买方团尚未持有的全部智联招聘已发行流通股。

据悉,买方团已与SEEK International达成初步意向,交易完成后,智联招聘将对SEEK和买方集团私有化,从而退市。

回到国内的智联招聘,在转型之路上应该会有一系列大动作。在回归与转型之路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