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话方言土语解释(合肥方言词头)

作者:阚宝林

合肥话方言土语解释(合肥方言词头)(1)

合肥话方言土语解释(合肥方言词头)(2)

“头”,是方言里较活跃的组词成分。该字的使用,若以现代普通话的词性分析,主要有4个方面、9种用法。

一是构成时间性或空间性名词的中心词素。如:前~、后~、东~、西~、口~。

二是表示人体部位或物品的一部分,犹指重要部分。如:肩膀~、屁股~、面~、车~。

第三作为某些抽象名词构词词素,表示该名词关联的价值。如:讲~、吃~、搞~、气~、由~。

第四可作为方言中副词、助词、名词和量词的前缀。又细分5种用法:

作序数助词时,表示“第一、前一次、先前的”。如:~胎(小孩)、~发(前一次)、~码(前次、刚才)、~把(第一次)。

作时间助词时。表示“前一”,如:~晚、~年。与“到”连用,表示“等到”义。如:“~到你想起来,人家早跑得之。”

作副词时,表示“一开始、一定要”等,如:~上来、~一(一定要)。

作名词时,指纵向方位的一端。如:东~、西~。亦可指抽象意义上的“方面”、“情况”、“范畴”。如:“这~还八字不见一撇,哪~就催直要命。”

作名词后缀时,可界定事物或动作的价值或效用。如:看~、搞~、吃~、啰嗦~。

作量词前缀,表示接近或达到十个的数量。如:~十个人、~十道菜。

合肥话方言土语解释(合肥方言词头)(3)

“之”,是方言里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虚词之一,基本上每一句较完整的方言句子里都有这个字。它是古音、古用法在方言里存续最明显的痕迹。读若“直”,有时轻读。它在方言里,有其独特的语义特点,若勉强按现代汉语词性来分类,主要有8方面的用法。

表示“的”。一是代表所有关系,如:我~书、他~家人;二是名词后缀,如:男~、吃~(食品)、垫~(垫被);三是做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补足语,有感叹义,带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如:写~(看你写的什么东西)!讲~(哪像你讲的)!大热天~!看你头发乱~!瞧把你高兴~!

表示“着”。构成状语或间接宾语结构,如:给~他钱、淋~雨、吃~亏。

表示“得”。多用在单音节动词、形容词与表示状态、程度的补语之间,如:打~很、甜~钻心、修~好、拿~动、爬~上去、好~很、穿~很格式(穿得很漂亮、时髦)、打~他清叫唤。

加动词后作状语。如:(把他)打~直滚,搞~好粲(读zán。意思是“搞得很有趣”),讲~讲、笑~笑(有人在讲、有人在笑)。

加在动词(多为单音动词)后构成“完成时”。如:吃~(吃过了)、走~(已走了)、晓顿~(知道了)。

与“得”组成语法搭配“得之”,亦构成完成时。读若“带直”,放在动词后,意义基本同“之”之单用,表示“已经”、“确定”等意义,如:吃得~(已吃过、吃完了)、考得~、定得~(已确定或通过)。

以“动词 ~起来”结构,表示进行时态。如:吃~起来(正在吃)、下~起来(正在下雨雪)。这种结构也可指类似英语里完成进行时的动作。

起类似介词的作用。意思是“接着、连续”,如:睡~吃、吃~睡(形容人很懒)。

二O二一年三月三日

最忆是巢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