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等于2猜一字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时候一加一不等于二)

相声大师侯宝林问数学大师华罗庚:“什么时候一加一不等于二?”数学家长考几分钟,不得要领被相声大师实实地幽了一默:“当数学家喝醉的时候呀”,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1+1不等于2猜一字的答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1不等于2猜一字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时候一加一不等于二)

1+1不等于2猜一字的答案是什么

相声大师侯宝林问数学大师华罗庚:“什么时候一加一不等于二?”数学家长考几分钟,不得要领。被相声大师实实地幽了一默:“当数学家喝醉的时候呀!”

需要说明一下,在侯大师的问话中,“什么时候”的准确含义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是汉语口语中的惯常用法。

大师就是大师,大师的提问及其回答能够启发一大堆同类问题和答案,例如“什么时候一加一等于三”、“什么时候一加二不等于三”,等等;例如做梦的时候、胡思乱想的时候、发高烧的时候、发神经的时候,等等。这些都属于“主观上不能正常思维的时候”一类答案。

小品《卖轮椅》中有一个同类问题,“一加一什么时候等于三”,其答案是“算错的时候”。与此相似,对于“什么时候一加一不等于二”,答案也可以是“算错的时候”。这又是一类答案。

什么时候一加一不等于二?认真分析起来,这个问题并不只上述两类答案,至少还有另外十四类答案。简述如下。

1、回答者被忽悠的时候、被打懵的时候等。这是“客观上不能正常思维的时候”一类答案。

2、回答者不识数的时候,例如一岁孩童。这属于一种天然情况。

3、听错看错的时候,例如把“一”错听为“衣”,把“加”错听为“家”。

4、出于加密或游戏等目的,数字顺序被故意变换的时候,“零(0)至九(9)”这十个数字被打乱原来的顺序而表示数值,例如完全颠倒过来,其算术式为:1 1=83。

5、二进制的时候。在二进制中,只有“0”和“1”两个数码,其运算规则为:1 1=10。此类答案还包括一切不把“一(1)和二(2)”用作数字的各种算术体系。

6、一个无穷大加一个无穷大仍然是一个无穷大,一个无穷小加一个无穷小仍然是一个无穷小。

7、“加( )”字不代表加法运算的时候。你如果把它视为乘法、减法、除法等运算符,甚至不是某种运算符,当然就不会等于“二”了。

8、提问的时候。例如,老师提问“一加一等于几”。与此类似,老师提问“一加一等于几”,你就回答“等于几”。如果老师要你说出理由,你就说“是老师自己这样说的”,你一定会看到一个大歪鼻子!

9、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在哥德巴赫猜想中,“1 1”代表“任何一个≥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这是数学史上著名的难题之一。

10、论辩的时候。例如,人们常说“一加一大于二”或“一加一小于二”等。

11、“一”和“二”都不是数值的时候。例如,“一”和“二”只是序号,第一名加第一名自然不能等于第二名,否则获得挺举第一和抓举第一的大力士非把裁判摔烂不可。这属于“不把数字限定为数值的时候”一类答案。

12、一分为二的时候,相应的还有“化整为零的时候”、“说一不二”等等。

13、合二为一的时候。对于可以分合的事物,使用集合性名词作单位时,就会出现“合二为一”的情况。例如一群羊加上一群羊,混合在一起仍然只能说“一群羊”。

14、把这一问题作为字谜游戏的时候,例如可以猜成王、丰、田、由、甲、申等字。

在计算机最基层的运算体系中,指令和数据都是0和1两个符号组成的符号串,对于送入运算器的一个符号串,全由运算器当时的状态来决定是作为指令来执行,还是作为数据来处理。人的思维过程与此相似,人脑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看到的是什么东西,来解释听到的一句话或看到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意思。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一叶知秋,才能够管中窥豹。当听到“什么时候一加一不等于二”时,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把它解释为一道数学题或算术题,也就是说,人们潜在地把它假设为一道数学题或算术题。由于人们对“一加一等于二”太熟悉了,突然听到“一加一不等于二”,就像突然被带进陌生环境,或者从阳光下走进暗室,一下子陷入迷茫状态。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四个字。一般人听题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它解释为在常规算术体系内的一个问题,侯大师则把它解释为回答者在什么时候会给出“一加一不等于二”的答案。第1、2、3类答案与此相似。4、5、6、7类答案,虽然把问题视为算术题,但打破常规,将“一加一”置于不同的算术体系内。算术体系不同,一、加、二等字符代表的含义与常规算术体系不同,结果自然就“不等于二”。8至14类答案则跳出算术问题这一潜在前提,从而给出答案。

只有《卖轮椅》小品中的回答是限定在严格的常规算术体系内的,但其答案“算错的时候”却不严谨,因为“一加一等于二”不是算出来的,而是人为规定的。人们为了精确比较数量的多与少产生了数的概念,之后又形成了加法运算的概念,而加法运算的基础就是规定“一加一等于二”,其它一切运都是在这一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一加一等于二与否,不是运算的结果,而是记忆的结果,它是一切数学计算的第一口诀。

事实上,当我们做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时,都自然而然地在一系列潜在的假设前提下进行,有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就要考虑是不是我们的假设前提有问题!

2015年2月22日于兰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