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1)

前言

骑楼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它们往往是前店后屋的狭长格局,一楼沿街面后退形成走廊,可以防日晒雨淋,非常便利。奇特的骑楼建筑其起源却并非本地,而是东南亚地区的“廊房”、“店屋”建筑。这些建筑风格从东南亚地区传入中国形成骑楼的过程,又与早期“下南洋”的华人华侨脱不开干系。海南是位于中国陆地最南端的省份,也是接触华侨及华侨文化的前沿阵地,省会海口市保留至今的骑楼老街,用带有强烈南洋风格的骑楼见证着近代华人下南洋的艰辛奋斗史,讲述着海口的华侨文化。

骑楼的起源

骑楼建筑的风格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这种廊道设计曾一度盛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如今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

18世纪后半期,正处于产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殖民势力进入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长期生活在凉爽气候中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英国人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当地称其为“廊房(varanda)”。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外廊式建筑,随着英国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2)

古希腊建筑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3)

古希腊建筑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4)

骑楼作为一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气候地域特点结合的建筑形式十分受东南亚地区的欢迎。图为新加坡的骑楼建筑,当地称其为“店屋”

骑楼建筑的流行不仅与近代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有关,更重要的是它的设计完美适应了南方沿海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外扩的廊道为行人遮阳挡雨,有着极大的便利性,也因此风靡一时,很快成为了各阶层人民争相效仿的建筑风格,来到东南亚打拼的华人也将它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中国的骑楼并不为海口地区所独有,华南沿海地区,东起闽浙、西至广西,都有骑楼街市的踪影。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广州、开平、江门、中山、泉州、南宁、梧州、北海等城市的骑楼建筑。各地的骑楼由于地域不同,在楼宇尺度、装饰风格、图案做工、线条比例及天际线造型等方面均各有特色。在这些骑楼建筑之中,深受华侨文化影响的海口骑楼老街具有更加浓郁的南洋风格,独树一帜。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5)

海口的骑楼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分布在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等地,大部分骑楼都是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晚清时期,海口是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当时经过海口的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地,因此沿着航路前往并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作为全岛对外开放窗口的海口。扎稳脚跟后,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6)

海口老街骑楼正射影像(图片来源:广州欧科)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7)

海口老街骑楼3cm倾斜模型(图片来源:广州欧科)

2021年,海口市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海口骑楼老街建筑群进行了测绘与建模等工作,用数字再现了具有南洋特色的骑楼风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海口独具魅力的骑楼与骑楼中蕴藏的华侨故事。

骑楼老街的华侨们

20世纪20年代,在南洋各国站稳脚跟并对居住国作出重要贡献的海南华侨,不忘回馈故土,纷纷汇回丰裕的金额支持海口建设,每年达到2000万光洋。1939年日本入侵海南前,海口老街十几条主要街道已经成型,街道商铺林立,其中70%的资金来自南洋华侨。海南华侨中的富商巨贾大多在老街创业或捐助公益。他们留下的商铺如今大多都仅剩外部的牌坊与墙面的装饰,却依然不减当年的风采。

大亚酒店与裕大楼

作为著名侨领王绍经之长子,王先树小时候受过私塾教育,10多岁时便被父亲带到南洋,由于他精干好学,很快便熟悉了经商的门路。王绍经就让他往返于新加坡和琼州之间做生意。王先树秉承其父亲的理想和品性,管理父亲所经营的贸易、地产、橡胶园种植业、金融及保险业等。因其经营有方,一时声名鹊起。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8)

大亚酒店,中山路70号

王先树所经营的大亚酒店,曾经是海口最繁华的所在,面对当年的海甸溪,与得胜沙的“五层楼”和“泰昌隆”齐名,被称作海口最好的旅店,曾经富贾云集。二楼廊坊前,曾有一处很有名的咖啡馆。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海口居住着近2000名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和朝鲜人,这些外国人是大亚酒店的常客。大亚酒店酒店尤其喜欢播放南洋音乐,这成为外国人常去大亚酒店的原因。大亚酒店没有五层楼的歌舞升平,也没有泰昌隆的乡音盈耳,它更具有国际化。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多种国家的语言,着实有一点上海酒店的做派与氛围,它其实代表着一种海上文明,一种难以割舍的海岛情结。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9)

裕大楼,博爱北路54号

20世纪初,善于经营的王先树还创办了“裕大公司”,经营布匹百货零售,并以布匹批发为主。当年的“裕大”,是海口进货的各县布商们的必到之处。当年的 “裕大”曾经是海口“时尚风向标”,是海口名媛喜爱之地。随着离岛侨眷的归来,海口人的穿着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纷纷仿效侨眷们的穿着打扮,西装、旗袍、云衫开始流行。当时的衣服大部分都要先买布料,再拿到裁缝那里去制作。此时,裕大公司就成为人们的梦想之地。无论是上海流行的布料,还是广州流行的纺纱,在这里都能找到。

裕大公司一直经营至海南解放。这间店铺虽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被改为了红霞商场,后来又成为今天的新裕大商场,但是一直以来都是以经营布业为主。取名新裕大也是希望商场如当年的裕大商行那样辉煌腾达,继承裕大商行的精神与传统。2014年,博爱北路启动修缮工作后,经过对老商号的挖掘,确认“裕大楼”便为当年的“裕大公司”,遂恢复其老商号牌匾。

海口大厦(五层楼)

得胜沙路上的海口大厦旧称“五层楼”,五层楼是海口骑楼老街建筑群中特别耀眼的一座,它长久地占据着海口第一高楼的位置。1930年,吴乾椿已经是法国银行驻越南防城的总代理,是一名往来于越南与南洋、香港等地的金融家。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一笔可观的储蓄,便决定在海口建造大楼。1932年,年轻的吴坤浓陪伴父亲吴乾椿到新加坡、泰国采购钢筋、水泥、楠木、瓷砖、电灯等。一车车从铺前港上岸的建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海口得胜沙路,五层楼1931年开始建造,1935年竣工,共投资50万银元。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10)

海口大厦,得胜沙路

五层楼由吴乾椿与儿子吴坤浓共同经营,为集歌舞厅、高档餐厅、客房、电影院为一体的吃住娱乐中心,是当时海口最高级的娱乐场所。它是这个城市数十年间楼层最高、最豪华、最气派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时最豪华的旅馆和“胜利影剧院”,见证了当年的商业繁荣。影剧院可坐观众300人,是当时海口最大的影剧院,海口人以在这里看一场电影为荣。出入于此的达官贵人、军政要人、华侨商贾和本地时髦青年一起,构成了这栋大楼共同的传奇。

南强老商号与十九路军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11)

曾经的南强老商号,中山路70号

20世纪30年代日军侵琼前,海口中山路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商号,那是海口的商业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候,海外有了一定积累的琼侨纷纷回乡购房置业,其中有一个名叫吴乾刚的海南文昌人,时任越南华侨抗日救国后援会主席的他将在越南经营不错的两家药店变卖后,买下了今老街中山路57号的南强药房。

海口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海口骑楼老街的前世今生)(12)

吴乾刚(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在战争时期,医药的生产和销售是一个受到多方钳制的行业,吴乾刚在这个特殊时期经受了很多考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筑成了一座民族自卫的血肉长城。此时,远在越南的吴乾刚发动华侨捐款2000两黄金,有力支援了上海十九路军抗战。

抗战时期,中国的医疗体系、医药工业均遭受严重破坏,医疗产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面对日本对中国的封锁,面对种种阻拦,吴乾刚在民族危亡时刻,驰援上海抗日将士,展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浓浓的家国情怀。“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放下越南的生意,回国参加了宋庆龄、余汉谋等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华侨抗日救国后援总会会议,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2年,还在越南西贡经营医药的文昌商人吴乾刚收到“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亲笔签名的谢函,感谢他在民族危亡的时刻给远在上海浴血奋战的十九路军以医药支持。

最后请欣赏广州欧科为海口骑楼老街制作的3cm倾斜模型成果展示

================

部分图片与资料来源:

海口骑楼老街宣传网站(qiloulaojie)

《探访海口骑楼老街:这里有浓浓的“侨味”》(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传奇药商吴乾刚》(海南日报2021年04月26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