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为什么不是连续的(哲学的发源是什么)

开头

你知道哲学是什么吗?你知道科学又是什么吗?哲学和科学之间有关系吗?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帮助吗?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开始对西方哲学进行讲解,让哲学走入我们的生活,解决我们当下或者未来的疑惑。

哲学的发源

1.首个哲学家

就“哲学”这个词的最广意义来说,它可以在所有文明中找到。但是有一些文明,比方说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些国家或者文明的哲学要发展得更系统一些。因为文字的保存,可以把前人的哲学思想很好地保存下来。

哲学一词最先是出自希腊语,原意是“爱智慧”,而我们的翻译是在近代由日语翻译过来。而首个西方哲学家也是出自古希腊时期,名叫泰勒斯,出生于公元前624年前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

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世界的本源是万物是水。单从字面上看,并不知道他说的意思,还觉得有点荒谬。当我们细琢磨,我们就能明白。什么东西能在变化之中保持不变,又能在多样性之中保持统一?那就是水,这种“不变的元素”就是构成世界的“原料”。

因为水有三种形态,水、汽和冰,也就是液态、汽态和固态。而世界上的大部分我们能看到的都是这三种形态,所以泰勒斯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之间会进行转化。

这样,宇宙的构成和事物的转变可以被解释为一个永恒的循环——从水到其他物体、从其他物体又到水。这是对泰勒斯的一个诠释。

西方哲学史为什么不是连续的(哲学的发源是什么)(1)

2.第二批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属于第二代希腊哲学家,而两个的哲学思想的基础是不一样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处于变化和流动状态的,而巴门尼德却与其相反。

赫拉克利特说:“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正像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大概意思就是世界万物会互相转变,而使万物转变的是宇宙中的紧张关系。而“火”和“战争”就是那个“紧张关系”。

赫拉克利特谈到,由于一团包容世界的火,世界每隔一定时间就消失和重新出现。这个日日更新的火和世界的循环,后来在斯多葛学派的著作中重新出现。

而巴门尼德则认为凡是存在的可以被思想,而不存在的则不能被思想。变化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比如说,一个苹果从绿的变成红的。绿这种颜色消失了,变成“非存在”。这表明变化预设了非存在,也就是无法被思想的东西。

西方哲学史为什么不是连续的(哲学的发源是什么)(2)

3.基于变化与不变化的中间思想

第三批的哲学家既认为万物是变化的,而又不变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万物的变化只是形态的变化,而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

恩培多克勒这样做出解释,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平时蒸的馒头,水和面粉一定比例做成馒头,做出来后还可以重新分解出它们的各自成分。

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进一步推进了这一说法,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一种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在虚空中不停组合运动构成的。如气味、颜色,由于它们的原子极小,我们并不能知觉,而房子、石头等,我们虽然能触摸感知到,但那只是我们的理智理解。

西方哲学史为什么不是连续的(哲学的发源是什么)(3)

最早的哲学学派

最早的哲学学派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学派的成员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40前的希腊殖民地——南部意大利。他们的哲学思想认为,基本的观念不是物质元素,而是结构和形式,或者是数学关系。为什么这么说?他们的一个论据认为,事物会毁坏,而数学概念则不会。1 1就是等于2,而不会等于三或者其他别的数字。

毕达哥拉斯学派后来成为柏拉图的灵感来源之一;再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他们和德谟克利特一起在启发实验自然科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对数学的发现中,不断追求“美”的形式。他们认为日、月五星都是球形,浮悬在太空中,这是最完美的立体,而圆是最完美的平面图。就是曾被誉为“巧妙的比例”,并染上各种各样瑰丽诡秘色彩的“黄金分割”也是这个学派首先认识到的。

西方哲学史为什么不是连续的(哲学的发源是什么)(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就好比我之前讲解的,主席的《实践论》中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一样。哲学就是理论,而科学就是世界,哲学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进行实验证明,进一步推进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哲学基础: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还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后面也被证明是大差不差的。

有关哲学之目的的类似例子,在哲学史的不同时期都曾出现过:哲学是一个重要工具,而不只是某种“珍藏”之物。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哲学是“为什么做”,而科学是“怎么做”。

结尾

从本篇文章开始我将带大家一起学习西方哲学史,了解这个世界的基本逻辑,与曾经西方史上最聪明的人对话,理解他们的想法,提升丰富我们自己的世界观和认知。

我时常在想,我们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真理?我们现在的疑惑是否在几百年前或者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人在思考?或许已经在那个时候解决了我们当下的一些苦恼,而我们却在苦苦思索而不得解。不如放下这种痛苦,去寻找那把打开自然世界大门的钥匙,看到解决我们当下痛苦的那个真理。

如果你也想和我一起了解西方哲学史,就请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提升。

制作不易,搬运必究

我是陈逸,喜欢的话点赞评论关注转发,我们下篇文章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