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该怎么办才能缓解(痛经都有哪些原因)

痛经该怎么办才能缓解(痛经都有哪些原因)(1)

对于有些女性而言,痛经简直是她们每个月的噩梦,每次大姨妈光顾都坐立不安。痛经是指月经来潮前或来潮时出现下腹部疼痛,且伴坠胀、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痛经时一般出现腹部痉挛性疼痛,且疼痛会放射至会阴部、大腿内侧和腰骶部,剧烈疼痛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往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痛经一般在初潮后1~2年内出现,于月经前开始出现疼痛,经期第一天疼痛最剧烈,1~3日后缓解消失。

一、痛经程度

痛经该怎么办才能缓解(痛经都有哪些原因)(2)

二、痛经的分类

根据痛经的病因,可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两种类型。

(一)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无盆腔器官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其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子宫收缩异常及神经、精神因素相关。

1、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多

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类含量较平时多,前列腺素含量增多,使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加重子宫缺血、缺氧,同时降低了骨盆神经末梢的刺激痛域,导致痛经。

2、加压素和催产素的增加

血管加压素和催产素的增加,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引起局部缺血和疼痛,加重痛经症状。

3、神经与神经递质

如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导致痛经。但是分娩后子宫的交感神经介质再生, 其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不能达到分娩前水平, 所以痛经的症状减轻或消失。因此有分娩后痛经症状减轻或消失这一说法。

4、子宫的位置

子宫后位或子宫过度屈曲,宫腔内的经血排出阻力较大,经期子宫收缩增强,则可导致原发性痛经的出现或加剧其症状。

5、心理因素

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可降低痛域,而痛经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非痛经者的严重。

(二)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痛经,常见的病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宫腔粘连及狭窄、子宫生殖道畸形等。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是继发性痛经最主要的原因,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周期性卵巢激素的影响,出现增生、出血,引起痛经。

2、子宫腺肌症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在周期性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异位的子宫内膜充血肿胀、出血,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痛经。

3、宫腔粘连及狭窄

手术损伤或子宫先天发育异常,可导致宫腔粘连、狭窄,使经血排出不畅,子宫收缩,导致痛经。

4、子宫生殖道畸形

如处女膜闭锁、阴道闭锁等,可导致经血排出受阻,子宫收缩,导致痛经。

三、痛经治疗方法

需要根据病因及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继发性痛经者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病。

1、心理治疗

女性需了解月经期的轻度疼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帮助缓解疼痛。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戒烟等均有助于缓解痛经。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可改善身体微循环,增加盆腔血流量,缓解痛经,且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情绪,减轻压力。

3、热敷下腹

热敷下腹部可以有效地缓解痛经,可能是通过舒缓子宫平滑肌痉挛起效的。

4、经皮电刺激治疗

将刺激探头置于耻联上、两侧髂窝或骶髂区域的皮肤上, 刺激强度逐渐增加达 4050mA, 同时记录宫腔内的压力。通过电极以不同频率、强度对皮肤刺激,减少子宫缺血或子宫活动及阻断中枢神经的痛觉传导系统,可有效缓解疼痛。

5、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原发性痛经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减少子宫平滑肌收缩,缓解痛经症状。一般在月经前1~2天起服用,至痛经消失后停药,可有效缓解痛经。此药物的主要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胃肠道溃疡者尽量不要使用。常见药物有布洛芬、萘普生、酮洛芬等。

6、口服避孕药

适用于有避孕需求的女性。通过抑制排卵,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降低宫腔内压力和子宫痉挛等,从而减少痛经。

7、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女性而言,尽管经过药物及其他治疗,但痛经仍然存在,因此可考虑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检查、全子宫切除术及骶前神经切断/消融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