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

杨振宁获得港大荣誉博士的消息,最早是在娱乐自媒体看到的,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一同获得荣誉学位的还有著名电影明星:林青霞。

杨振宁名气很大,但是凡是只要出现“杨振宁”的地方,就提到“翁帆”。杨振宁的婚姻成为一个“八卦”话题,也许是一个“悲哀”吧。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1)

本次颁授典礼,杨振宁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亲临,但他还是以视频的方式表达了感谢。视频中,杨振宁看起来有些虚弱憔悴。几分钟的视频,不如以前说话气力那样足,语速慢了许多。要知道杨振宁已经101岁高龄了,身体偶尔有恙,很正常。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2)

对于杨振宁的物理方面的贡献,不用了解很多,也能“如雷贯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曾经与杨振宁一块参加过活动,并就“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3)

有记者问莫言: “生活中为什么那么低调呢?”莫言幽默地回答道:

如果我获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看我还低调不低调,我会非常的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已经被世人证明了,这个定理就存在在宇宙里,不服气你也发现一个?但文学就不一样了,在文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天才之作,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什么玩意。科学就是这么没有办法,所以我对那些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我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一定要去学物理去。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4)

莫言说的不仅仅是客套话,物理在推动社会进步,壮大我们科技实力方面,是最基础的一项研究。

我们从几件“小事”,感受一下这位物理大师的“伟大”之处:

告诉大学生怎么学习英语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5)

杨振宁为什么特意提到学英语的话题呢,因为他回国后,主动要求给清华本科生上物理课。因为常年在国外,用英语讲授已成习惯,还有很多概念杨振宁用英语可能更习惯,再就是清华本身很多课程就是全英文的。

就是这样,第一堂课时,杨振宁问学生能听懂多少,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能听懂70%-80%,这远远不够,所以杨振宁讲起学英语的方法。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6)

大师就是大师,学语言也从原理说起,指出中文和英语在发声方面区别很大,然后告诉大学生每天该怎么练习。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7)

我们学这些年英语,谁告诉我们这些了?杨振宁作为一个物理大师,还能花时间告诉大学生怎么学英语,怎能不让人尊崇?

至于现在还有人讨论“考不考英语”这个话题,真是“汗颜”。

用最专业的思维讲解最基础的物理

同样是物理课,听杨振宁一堂课与普通物理老师差距太大了,主要在于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对于将来从事更高深物理研究的学生来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振宁讲加速度的概念,就是从微积分开始推导公式。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8)

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和一些困扰我们的“难点”,几句话就讲得非常透彻。

杨振宁提到学物理,数学知识要扎实(特别提到微积分的使用),课堂上不明白的可以请教同学,他有时间也可以。学生的作业他也会看和批改。

我们国内多少搞物理研究的,能给大学本科生上课?有的是太忙抽不出时间,有的认为没有必要,甚至不屑一顾。

杨振宁为什么能够做这些,因为他深知从基础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抽出时间与物理班学生交流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9)

清华大学“与物理大师杨振宁先生面对面”座谈会

在一次座谈会上,杨先生对于学生咨询日后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治学经验,认真给予解读。对于具体的物理学中的难题,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在物理教育上,杨先生提到物理的教育要把“启发”和“训导”做到有机结合,对于学生,现阶段最重要的打好基础。最后,畅谈了自己对物理学研究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杨先生与学生们亲切交流,谆谆教诲,这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想会影响学生们的一生。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10)

张朝阳推出的物理课很火,成为互联网“大佬”这些年后,物理公式还能信手拈来,让人佩服不已,网友都说,讲物理的张朝阳眼里有光,他真的是在享受哎。

听张朝阳的课更多的是看个热闹,可以说,你可以听不懂张朝阳的物理课,但一定能听懂杨振宁的普通物理课。

杨振宁不应该成为一个“娱乐版”的话题,我们对这位物理大师更多一份尊重,就是对科学多一份敬意。

杨振宁先生与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学生时代,他认为现今的环境较过去有很大改善:“青年学生应该把握时代给予的幸运与机遇,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这里,祝愿杨振宁先生健康长寿,幸福长久!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看法(杨振宁的二三事)(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