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信受奉行信守承诺

志动不忘仁,智用不忘义 ,立事不忘忠,口言不忘信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圣很早就创立过规仪,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伏羲女娲图就是对这种规仪的全息形象表达,伏羲女娲都被描画成蛇身,手上分别拿着圆规和矩。这幅画的意境表达的就是,用中用玄再加上用规矩,对内在之德和外在之仪进行正确的建设和规范,内外协调统一,就是生命的健康之道,是生命提升价值的必然要求。所谓的蛇身,也就是两个玄曲波绞和在一起的双螺旋,是幾学“玄之有玄”的图像表述。

内修信德,外规信仪,一定要立定信土修淳厚,锁住意马清妄欲。由于内在的意识是通过外在的言行而表现出信德方面的缺陷,当人没有深厚的信德作为内在基础支撑的时候,外在的信仪就会表现得像一匹野马一样,这时就需要用一根绳子把它套住,拴在桩上,而外在的信仪就是这根拴马桩。将缰绳牢牢地拴在上面,野马的行动也就被限制在缰绳的长度范围之内,而不能脱了缰绳随意地狂奔。

信德是寄宿在脾土意识当中,显意识和潜意识居于内,直接辖制了身识与口识,同时又管理着鼻识、耳识、眼识,是全身最重要最关键的管理者。但是,显意识既然名为妄意,说明它的特点就是如同野马一样桀骜不驯,不仅很难自觉地内修信德和外行信仪,而且与世俗繁华物质享受有着巨大的亲和性,在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方面就像民间俗话说的样,所以就需要以信仪作为拴马之绳,锁马之缰,对习惯于口是心非、妄言绮语者甚至还要加上一副铁嚼子,把口识也规范起来。像有些人开口就说错话,还有些人嘴上是一套,装扮得非常漂亮,心里面却又是一套,这实际都是妄意在指挥和进行暗箱操作的外在表现。

因此,我们对于外行信仪不能轻易地放松。要明理以规,垂之以矩。

如何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信受奉行信守承诺(1)

立信勤宜检,常恐犯神驰。平时要经常反复地提醒自己,切莫放任细绳脱离了信仪这个拴马柱,丢失了衡量的尺度不知道自检,要坚持事事处处都勤奋地按照规仪来进行对照检查。例如,我们的行住坐卧四类动静之相在没有被信仪制约之前,往往表现得没规没矩,完全不符合S玄曲韵动波,那就称不上四威仪,只能称作四乱仪。而眼耳鼻舌几类识的王治,全都需要建立在这四威仪的基础之上。因而,行住坐卧四威仪的恪守信仪,就是信德建设的关键,也是整个德育的基础。身识守正为信仪,足行信仪为正勇,耳听雅音为智仪,心欲正道为礼仪,鼻嗅正味为义仪,目视慈爱为仁仪。

如何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信受奉行信守承诺(2)

《尸子·四仪》中也提出过一个四仪论,其中指出了古人的四项言行准则:“行有四仪,一日志动不忘仁,二日智用不忘义,三曰立事不忘忠,四曰口言不忘信。”当人的志向启动以后,不要忘记用仁德的慈爱孝悌来给自己定位;当运用智识的时候,要用义德义仪来制约它,而不能导之以利;当你准备去办理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忘了忠,要把忠义贯彻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口言不忘信”,很直接地指出了口识是属于信德的,口一开,就不能够忘记守信。可见,口识和身识在信德的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内修信德培养后天之本,外用信仪恪守信德的法则,信受奉行,信守承诺,守信不违,恭谨诚信,言而有信,信而有真,讲信修睦,“言必信,行必果”,不违信用,诚信待人,就成为德育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和根本性的基础。

配图:玉至

如何恪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信受奉行信守承诺(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