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

现代社会有一个怪现象,将特立独行视作“有个性”,将标新立异视作“有见解”。

这种现象是滋生阴谋论的温室,是误导大众、毁灭华夏文明的祸源。

现在有人站出来说:“被中国人崇拜的尧、舜、禹三位上古帝王,实际上都是以下犯上、互相篡位的奸人。”

还说:“儒家尊崇这三个人,所以给他们安上了‘互相禅让’的好名声。”

这种说法着实可笑,因为尊崇尧、舜、禹的学派不只有儒家。

儒家的死对头道家、法家对于尧舜禹互相禅让的事实,持支持的态度。

废话不多说,我举出道家名著《庄子》、《列子》和法家名著《韩非子》三本书有关尧舜禹事迹的记载,来击破这一图谋不轨的阴谋论。

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1)

老子雕像,道家、法家、术家等学派都自称起源于老子的思想


法家《韩非子》对于帝尧、帝舜、帝禹的记载。

韩非子对于尧舜禹禅让的原因有自己的见解。

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2)

韩非子


《韩非子》第十三篇《五蠹》关于尧舜禹的记载。

原文:(读不懂文言文的可跳过,下文有翻译)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歃以为民先,股无肢,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翻译:

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住的是没经修整的茅草房,连栋木椽子都不曾刨光;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坏小鹿皮,夏天穿着麻布衣。就是现在看门奴仆的生活,也不比这差。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亲自拿着锹锄带领人们干活、治理水灾(大禹治水),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都磨没了,就是奴隶们的劳役也不比这苦。这样说来,古代把天子的位置让给别人,不过是逃避看门奴仆般的供养,摆脱奴隶样的繁重苦劳罢了;所以把天下传给别人也并不值得赞美。

韩非子是个典型的唯物主义者,他根本不相信尧舜禹会心甘情愿地将天下让给他人,所以想出了这个原因去诋毁尧舜禹。

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3)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雕像


虽然法家与儒家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他们也没有质疑过儒家三圣主尧、舜、禹禅让的事实,只是歪曲了他们互相禅让的原因。

相对于现代阴谋论为了反对某件事情无所不用其极,法家已经是很良心了。

道家名著对于帝尧、帝舜的记载


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4)

列子


1、《列子》第四篇《仲尼》有关帝尧禅让于帝舜的记载。

原文: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欤?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也。”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尧治理天下五十年,不知道天下治理好了呢,还是没有治理好?不知广大百姓愿意拥戴自己呢,还是不愿意拥戴自己?回头问左右的人,左右的人不知道。问宫外朝廷上的百官,他们也不知道。问不做官的长者,他们又不知道。尧于是穿上百姓的衣服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游览打听,听到有儿童唱的歌谣说:“您养育我们百姓,没有不合您的准则。大家全都不知不觉,遵循着天帝的法则。”尧高兴地问道:“谁教你唱这首歌的?”儿童答道:“我们是从大夫那里听来的。”又问大夫。大夫说,“这是一首古诗。”尧回到宫中,召见舜,便把帝位让给了他。舜没有推辞便接受了。



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5)

雕像《禅让》

西汉诸吕之乱过后,汉大臣拥立代王刘恒做皇帝。

刘恒说:“寡人德行不够高,请改立更贤能者做皇帝。”

然后他推辞了5次,才接受皇位。

刘恒难道真心不想做皇帝吗?他推辞5此才接受,说明他这人着实虚伪。

帝舜没有经过推辞,就接受了帝位,是否说明他等这个位置已经到了等不及的地步了?

只能说明他内心足够豁达,他没有刘恒那样的虚伪。

在他眼中,谁登上帝位都是无所谓的,只要能将天下治理好就足够了。

他从不觉得天下之主这个位置有多好,从没想过登上帝位后能多获得什么。

所以他不觉得自己需要去推辞。


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6)

庄子

2、《庄子》第一篇《逍遥论》有关帝尧的记载

原文: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 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 ,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 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 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 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翻译:尧将天下推让给许由,他说:“太阳、月亮已经出来了,小小的火炬还燃烧不灭,它要与太阳、月亮的光亮比,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下了,有的人还在用水浇地,这种人工灌溉对于整个大地的润泽,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了大治,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将去追求这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你还是打消念头回去吧,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许由最后为了躲避帝位,逃跑了。



远古的传说尧舜禹的禅让知识点(尧舜禹互相篡位非禅让)(7)

舜帝画像

某古书上读过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正直的穷人与一个富人合伙做生意。

穷人算错一笔账,所以自己多分了数量很少的一笔钱。

他发现自己的错误后还是觉得很惭愧,要将这笔钱还给富人。

富人却十分不解,这一丁点钱算得上什么,有必要分的这么清楚再还给我吗?

豁达的人不在意小的东西,狭隘的人却会十分在意。

在功名利禄上,帝尧算得上狭隘,他像那个穷人。许由算得上豁达,他像那个富人。


原文: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怅然若失,忘记了自己居于治理天下的地位。

帝尧后来在藐姑射山见到了四个得道的高人,他忘掉了自己拥有的天下。他有了许由那般阔达的思想,天下对于他来说,算不上什么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