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范文(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1)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考察一个人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印度]阿玛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材料三: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当个人为孤立个体时,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当个人融入群体后,其所有个性都会被群体湮没,个体思想就会迅速被群体思想取代。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体验。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言论组合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名句,意思是说: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材料二解说了个人判断力与信息来源多寡(多样与单一)的关系,诠释了导致愚昧、自信的最大原因。材料三指出作为孤立个体的个人的思想与融入群体之后的个性被群体思想替代的现象。三则材料都涉及个体与外在信息的联系,指出信息对个体判断、认知与思想的复杂影响。

生逢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公民当如何应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如何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如何对外界信息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斟酌取舍,如何对纷纭信息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如何做一个有主见的、又能善于听取意见的人,如何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这些问题既关乎个体自我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写作这道作文题,我们不妨联系当下社会各种芜杂、多元信息“喧哗”的舆论场中的相关案例,比如“鸡蛋返生”论文现象等,采用破立结合的方式,阐明自己的主张,并阐述具体理由。也可采取记叙类文体,如小小说,通过讲述故事,来诠释自己的见解。

立意:

1.青年人应恪守真理、尊重事实、讲求逻辑。

2.甄别取舍,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3.君子须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的胆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审材料:材料一,重点在翟荟教授对“宁拙勿巧”的解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显然,这“宁拙勿巧”的态度就是诚实、不投机取巧、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等等。

材料二,重点在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审要求:“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可以从某一则材料入手,也可结合两则材料。最佳角度应该是结合两则材料,辩证地思考“拙”与“巧”的关系,并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没有限定文体,议论文和记叙文均可。“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最好结合现实,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内容更充实。

【参考立意】

(1)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讲究方法

(2)踏实做事,灵活处事

(3)诚实为人,不投机取巧

(4)脚踏实地,宁拙勿巧

(5)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6)重视巧干,轻松获胜

各省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范文(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1)(1)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近日,出现在西安一小区物业垃圾分类提示板上的标语,让不少住户称感到不适。“电梯里抽烟得肺癌晚期死绝”“违者猪狗不如,全家年年倒霉”等,短短几个字,足以让人不寒而栗,感叹语言组合出来的惊人震慑力。

材料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在街角安装了摄像头,每个走过的人都很安静优雅,举止文明,甚至还会捡起地上的垃圾。可当监控被收走后,街角的地上却多了不少的垃圾。

材料三:文明是一种道德、一种性格、一种理念。一个人的文明,不仅仅关乎自身的品格,更会影响一个城市的文明,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在构建“文明中国”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个人与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第一则材料,从设置标语的初衷来看,是为了提醒人们做文明市民。但这种惊悚的语言表达不仅起不到什么效果,还会激化矛盾、影响市容。因为如果标语本身就是不文明的,很难说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正的文明。第二则材料,在镜头前,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展示出自己美好的一面,文明、优雅而得体,而一旦没有了这份约束,很多人的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出现。文明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涵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它既需要镜头前的约束,更需要人后的自律。第三则材料肯定了“文明中国”构建中个人的重要性。

三则材料都围绕“文明”一词展开,“文明”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如何提升自身文明素养、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文明中国是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写作中,要紧扣“文明”二字,从“文明中国”构建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于提升文明素养、构建文明社会的认识。行文中要紧扣材料,并能够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自己对建设文明社会的思考。比如在文明城市、网络文明建设等层面阐发个人的价值等。

参考立意:

①提升个人素养,树立文明新风;

②文明需倡导,方法要适宜;

③自我优雅,文明相伴;

④以我之文明,助力国之文明;

⑤文明社会,你我共筑;等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长高风林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一组数据:火箭燃料输送管厚度仅0.08毫米,比一张普通的A4打印纸还薄,焊点宽度0.16毫米,要在这毫发之间完成焊接,误差时间必须控制在0.01秒以内,且一组发动机3万次的焊接过程中,不允许一次失败。这是中国航天人的严谨。

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2021年“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嫦娥”问月,“天宫”揽胜,“北斗”指路,“祝融”探火……这些大国重器被一个个中国传统神话刻下诗意的符号。这是中国航天人的浪漫。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严谨与浪漫”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材料首先通过实例展现中国航天人的“严谨”与“浪漫”,提供了写作情境:其次劝导考生思考材料:最后明确写作主题为“严谨与浪漫”.

考生写作时需要思考两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严谨”意味着严密、谨慎、细致,道没当深味着富有诗意、充满想象力,二者并不矛盾,互为补充。写作

任务要求“综合以上材料”,不是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也不是选择一个方面,材料中的两个方面要兼顾到,可以以一方为主,但不能将另一方弃之不顾。考生不能仅仅就事论事,需要从航天方面延伸出去,展开丰富联想,呈现辩证思考。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字

甲骨文“德”字,甲骨文中从“彳”,“直”声,意指眼中只有直到、正道,大道直行,按正道行事。金文时,又在“直”下加一个“心”,突出直行者还要心胸坦荡。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德,官员有官德,医生有医德,教师有师德,商人有商德,演员有艺德……

“得”字

甲骨文“得”字,甲骨文中字形为一只手拿着“贝”。贝是古代的一种货币,表示珍贵的东西,因而“得”有获得、取得之意。《礼记》中有云:“德者,得也。”

请结合以上的图文材料,以“德与得”为主题,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为图画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给出了“德与得”的甲骨文以及它们的含意。当今时代,面对多种思潮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交织激荡,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追求“得”时,依然要保持“德”与“得”相通的思想。

“德”是“得”的前提,是有所得的底线。从政有官德、为医有医德、演出有艺德……做人有品德,一国人民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核心价值观,那么,社会才能安定,国家就能兴旺,个人也能有广阔而光明的发展空间。而在“德”的保驾护航下去积极主动追求有所得,社会才会健康发展,社会财富得以积累,民族得以延续,同时,个人也能充分体会个体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

因此,心胸坦荡,依正道行事地去追求、获得美好的事物,这应是全人类所共同倡导的有所得的最佳途径。

要求以“德与得”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考生要有思辨能力,“德与得”的辩证法 “德”是指道德、品行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得”是指获取、得到 是人们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德者得也” 是中国道德精神的精髓。“德”与“得”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老子说:“小德小得,大德大得,有大德的人,才能大得;大得的人,必有大德。”

参考立意:

1.“得”不配“德”,必失所得,应取之有“德”。

2.依“德”谋“得”,方可长得、真得。

3.以“得”促“德”,德行可彰,人人向“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