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实习就业计划(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启动)

1月8日下午,由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创新创业专项小组、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市港澳办、团市委、市青联联合主办的广州市“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2022年寒假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实习计划)启动礼暨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越秀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举行,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市港澳办、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以及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代表、实习企业代表、港澳台实习生代表出席活动。

线上实习招聘平台正式发布 实现数字化配岗

“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是直接服务港澳青年的具体民生举措,是实现港澳台青年在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该实习计划自2020年开展以来,吸引了广州市内超过300家企事业单位报名参加,为学生提供了超过2300个实习岗位。截至目前,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共计1200余名港澳台大学生报名参与,其中有416名港澳台生在穗完成实习任务。今年寒假将有200多名港澳台青年投入新一轮岗位实习。团市委、市青联有关负责人在致辞中介绍,通过调研发现,参与实习对港澳台实习青年对工作整体满意率达89.4% 。

仪式现场,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与广州银行、中国铁塔、中建三局、红海直聘四家企业签订共建合作协议,推动港澳台青年来穗实习计划深入开展,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港企实习就业计划(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启动)(1)

在今年的“实习计划”中,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联合红海直聘平台搭建线上招聘专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网页进入专区,企业可线上发布岗位、实时更新招聘进度,学生可线上投递岗位,以及实时查看投递简历情况、面试情况及录用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数字化手段,将进一步提高港澳台实习配岗效率。而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交流中心也将同步做好线上配岗的审核、协调工作,为企业、学生提供保障服务。

学生的声音:

“希望未来能在广州找到不错的发展机会”

作为其中一家招聘企业,中建三局今年首次参加该实习计划,来自中建三局三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王友洪介绍,现阶段公司内也招聘了港澳青年为正式员工,目前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和财务工作。近期由于各地疫情零星散发,公司决定将整体上岗时间推迟至春节后,通过前期培训,部分工作能以线上完成,正式上岗后,将根据学生的岗位情况,合理安排实习时间,避免产生实习时间不足等影响。“我们也会通过教学,让学生回到学校后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模型算量等工作,以此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与港澳籍学生的接触,王友洪表示,“和学生沟通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交际能力也比较强。”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也希望能够为两地人才发展提供一些机会作一些贡献。他也建议,未来在数字化平台方面可以更精细化配岗,作为土木工程为主的企业,对人才专业会有一定要求,为了避免配岗学生到位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工作,前期可以通过增加企业介绍或是增加企业选择学生的机会等方式减少不适配的情况出现。

在澳门大学就读会计专业的香港学生小廖分享,大二时她曾以交换生的方式到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在北京找到了不错的实习机会,“因为没有相关的政策,实习期间住宿等开销都需要自己承担。”

港企实习就业计划(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启动)(2)

为了选择一份离家近一点的实习工作,今年寒假,小廖通过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公众号得知实习计划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目前小廖被顺利分配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这一期间,基地也帮她解决了住房问题,减轻了在穗的生活成本。小廖表示,“实习工资多少并不重要,主要看实习岗位和工作内容能否让我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成长。”而在广州语言相近的生活环境,也让她多了几分归属感,她也希望能通过实习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未来可以在这里找到不错的发展机会。

来自香港的小安同学目前就读于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已经顺利结束了在广州希音公司的实习。小安同样表示,“一个多月的实习短暂而又充实,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提供了很实在的帮助。”

就读于暨南大学学习广告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小麦,来自澳门,目前在逸仙电商实习,小麦介绍,她所选择的实习部门是北美事业部,该项目是公司在国外的一个新尝试,是从0到1开始搭建的项目。“我和它像是相互成就的一个过程,对于我来既是考验、也是机遇。”通过日常的实习,让她很快地在公司内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也十分感谢“百企千人”项目给她这个机会,让她在大学期间有了不一样的实习体验。

作为2021年“百企千人”港澳大学生短期实习计划的“首席招聘官”,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市青联副主席霍启文表示:“广州市政府对来广州发展的港澳青年提供了许多的支持。在这个发展机遇下,我们更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未来非常期待大家在广州实习后,留在广州就业、创业、生活,在大湾区发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收获自己的成就”。

据悉,团市委、市青联将进一步做好实习保障和服务管理,总结提炼市区两级共青团组织服务港澳大学生在穗实习的“广州模式”。

将为港澳青年人才来穗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广州市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据了解,广州市目前建成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46家,其中示范基地12家,市级基地31家。有4家被认定为“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1家被认定为“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4家被认定为“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截至2021年底,共吸引港澳台创业项目1382个,培育引进估值亿元以上的创业企业15家,比2020年增加7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成功申请专利1009项,其中发明专利861项,占85.33%;吸引3000多名平均年龄33岁的港澳台青年落户广州,他们获得的创投资金都超过了10个亿。而示范基地数量、引入团队人数和质量也走在全省前列。

港企实习就业计划(港澳大学生实习计划启动)(3)

2019年5月,广州出台实施《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 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简称“五乐计划”),涵盖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学习、实习、交流、就业、创业、生活等方方面面。今年作为“五乐计划”的升级之年,来自广州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为提高保障水平,还要细化一些措施,包括青创基地之间如何资源共享,导入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创业导师团队、风投、孵化空间等等,搭建更好的、更高标准的平台,让港澳青年人才来穗发展更加便利、更有效益。

市港澳办副主任邓昌雄表示,“要不断完善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工作体系。一方面强化统筹协调,协同推进的力度。一方面强化整合资源,全链条服务的能力。最终形成推进有序,支撑有力,协同有效的良好局面。”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叶孜雯 通讯员 穗团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