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掌握配速的两种方法)

配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掌握配速的两种方法)(1)

我们也许忽略了一个耐力训练的重要要素—配速,也就是我们该如何确定训练有氧耐力跑、间歇跑以及节奏跑等所需要进行的配速是多少。有两种方式可供我们参考:一是心率,二是下面介绍的Vdot系统(下文介绍)。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心率训练

为得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防止过度训练,有必要量化监控训练强度。心率作为训练强度的指标,由于其易测量和生理学上的特殊意义而在运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心脏供给血液的能力由心输出量表示,它由心脏每跳动一次输出的血液量和单位时间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共同决定

心率就像汽车的转速表一样能够直观告诉我们还可以跑多快。需要注意的是心率并不可以无限增加,一般人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反而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心跳太快时就没有充足的血液可以从心脏供给组织,活动能力自然变弱。幸好机体有强大的适应能力,通过长期训练可以提高每次搏动心脏输出的血液量,这样在相同心率状况下可以输出更多的血液给组织。

配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掌握配速的两种方法)(2)

在训练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身的最大心率如何测量。

最大心率=220-年龄

这种简单的算法并不准确,需要我们根据自身实际略微改动(一般相差10次以内)得到了最大心率值,即可使用心率区间的概念进行实际训练。一共有五个心率区间,分别以10%最大心率的不同颜色进行区隔:红区、橙区、黄区、绿区和蓝区、紫区。颜色越亮,心率区间越高,强度越大。集中分配时间在某一特定区间会得到特异型收益。例如,我们一开始训练常常将强度集中在黄、绿、蓝甚至紫区,可以优先提升心肺适能。

配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掌握配速的两种方法)(3)

那么在具体的训练中,虽然提升心肺的能力也许是首要的任务,但是我们若想提升的更高,跑得更快、更远,还需要进行其他区间内的训练。上述几种方式的训练可以参考:

配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掌握配速的两种方法)(4)

长距离训练:绿、蓝区甚至黄区

间歇训练:黄、橙区甚至红区

节奏训练:橙、红区(后文会提到)

有氧再生训练:绿、蓝、紫区(后文会提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