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村居诗(不知何处吹芦管)

每日一诗村居诗(不知何处吹芦管)(1)

每日一诗村居诗(不知何处吹芦管)(2)

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回乐峰应为回乐县的某个山峰。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

芦管:即芦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每日一诗村居诗(不知何处吹芦管)(3)

插图作者:EMMA YIMING CHEN

每日一诗村居诗(不知何处吹芦管)(4)

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这是一首描写戍守边关的战士思念故乡的诗,边关之思是诗歌创作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主题,有写闺中思妇对边关征人的思念,也有写边关征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这首诗歌选取了关山沙月和边塞芦笳来表现征人深深的乡愁,极具画面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登上受降城楼,听到了远处突然传来的悠扬的笛声,有感而作此诗。他于是代替所有听到这笛声的战士们抒发内心集体的感受。回乐峰前那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海在月光的照射下,就像满地覆盖着大雪。受降城外空中皎洁的月光就像流动着的飞霜,地面的月色也像覆盖着白霜。这样的边塞景象不禁让人感到心寒。而这般场景已足以让战士们陷入低沉的情绪中。突然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凄凉笛声笼罩了整个夜色,战士们听到后,一个个都站起来朝着故乡的方向眺望。夜闻思乡曲,谁能不念人?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选景典型,寓情于景,写出了将士们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

(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每日一诗村居诗(不知何处吹芦管)(5)

书法:德阳广播电视台台长 游光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