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未解之谜在哪里(身赋奇才立不世之功)

韩信,江苏淮阴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理论家,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被后人奉为“兵仙”。

韩信之死未解之谜在哪里(身赋奇才立不世之功)(1)

大将韩信

韩信年少时曾师从与兵圣孙武、亚圣吴起、计圣孙膑并称“孙吴膑缭“兵家四圣的尉圣尉缭子,熟谙兵法,雄韬大略,极擅灵活用兵。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韩信率军出陈仓定三秦,以少胜多,攻城略地,先后攻灭魏、代、赵、燕、齐五国,垓下之战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开创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大量经典战例。为大汉王朝建立,立下了盖世奇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然而,这样一位身赋奇才,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将,最终被吕后设计诱捕,惨死于未央宫,死时年仅35岁。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人无不唏嘘感叹。

然而翻开楚汉争霸史书,仔细品读分析会发现,表面上韩信是位亘古罕见的稀世将才,但骨子里却是一位胸怀天下,充满家国情怀,脱离世俗的理想主义儒士。而在那个群雄争霸,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战争年代,韩信的这种与时世不相契合的治世理念和儒士性格,注定了个人悲剧不可避免。

韩信之死未解之谜在哪里(身赋奇才立不世之功)(2)

淮阴侯韩信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点赞,或者在评论区发表您的看法。

首先,作为胸怀天下,充满家国情怀和理想主义的儒士,在韩信的治世理念中,首要目标是消除诸侯割据,实现大一统,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在汉中封坛拜将,出陈仓还定三秦之后,刘邦只给了几万士卒,让韩信去征讨五国。在当时豪强争霸,地方割据势力依然强大情况下,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韩信还是临危受命,并且凭着个人出类拔萃,卓然超群的军事才能,成功攻灭五国,占据近半壁江山,立下了不世之功,手下统兵数十万,成为决定楚汉争霸最终结果的关键砝码,令刘邦、项羽十分忌惮,争相示好拉拢。

而少了韩信辅佐的刘邦,领兵数十万,却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疲于奔命。彭城之战,刘邦屡次三番派人向韩信讨要救兵,而韩信为了保住历经千难万险取得的战果,也不想实现国家大一统的战略目标功败垂成,化为泡影,对刘邦的命令没有及时回应,而是在彻底攻灭五国,稳住大局后才发兵救援。正因为这一点,引发了善弄权谋的刘邦无端猜忌,也为日后韩信之死埋下了祸根。

韩信之死未解之谜在哪里(身赋奇才立不世之功)(3)

韩信出征图

二是虽然韩信身赋军事奇才,但骨子里深藏的从一而终的儒士愚忠思想,导致了政治上的短视,也听不进别人的忠告,最终注定了自身的悲惨结局。被封齐王后,韩信手握重兵,成为左右天下大局的关键力量。项羽派武涉前去劝说韩信,希望韩信保持中立,形成三分天下鼎足之势,韩信则以自己绝不背叛刘邦断然拒绝。手下的谋士蒯通基于当时情势,极力劝谏韩信当心刘邦因功高盖主,卸磨杀驴,建议韩信既不助楚也不助汉,待双方两败俱伤后,再坐收渔翁之利,凭韩信之德才,定能实现一统天下,定国安邦的宏图伟业。而韩信仍然死守从一而终的愚忠思想,没有采纳蒯彻的建议,一心帮助刘邦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而自己最终因功高盖主,无端猜忌,落得惨死宫闱的下场。

三是韩信虽然是战场上杀伐果决的大将军,但骨子里深藏的儒士性格,使得韩信在关乎个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犹疑不决,固执己见,死守着自己的一统天下的治世理念,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没有为自己安身立命争得最有利的博弈条件和地位,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对自己早已动了杀机的刘邦身上,希望刘邦能看在自己立下的功劳份上,善待自己,放弃了明哲保身,居齐地而三分天下的机会,最终丢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途命运。

韩信之死未解之谜在哪里(身赋奇才立不世之功)(4)

汉初三杰

四是虽身处群雄逐鹿,豪强争霸的乱世,韩信仍然坚守着儒士的清高之气,以信义立身,以诚心待人。既不愿曲意逢迎,处处揣摩顺从君主的心思,也不屑于拉帮结伙,培植自己的根基,更没有欺君背主,拥兵反叛自立山头的想法,待人处事完全以公心论之,虽身为手握雄兵的最高将领,却游离于汉国核心政治圈之外,没有形成稳固的势力范围和足以自保的根基。而这在以市井草根起家,沛县本地派势力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刘氏集团内部,完全是特立独行、超凡脱俗的另类存在,以至于虽为刘邦一统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但却被后宫吕后痛下杀手,轻松诱杀。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一个人再能干,哪怕是立下天大的功劳,只要不是核心政治圈,或者举足轻重的人物,稍有不慎或不顺从,失去利用价值后,仍将被当权者无情斩杀。

一代兵仙武神,就此惨淡陨落。一身的抱负才学也未能全部施展,便黯然谢幕,让人无不唏嘘感叹。如果重新来过,不知道韩信会不会有不同的选择?历史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喜欢我观点的朋友,请关注点赞,或者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感谢您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