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相声从不让人失望(德云社如日中天)

众所周知,近几年德云社大火,小岳岳都惊讶,直呼:我的天呐~

德云社是郭德纲于谦等人为首组建传承的,但其实德云社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期间起起落落历时10 年的时间,终于站稳了脚跟,给观众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有趣形象。

德云社相声从不让人失望(德云社如日中天)(1)

对于每年春晚必备的雅俗共赏节目,我们好像每年都会接触到,德云社主要演员除郭德外曾有张文顺,于谦,李菁,李文山,刘云天,孔云龙等,还有新一辈岳云鹏等主要的后起之秀。随着小岳岳表情包的经常出现,相声也开始渗透到生活中,但对于相声这门艺术,你真的了解吗?曾经相声总是不温不火是怎么传承几百年之久的?相声不就是拉家常逗人乐呵?这样想你就狭隘死了~相声界也有行规,也有传承,甚至还有相应的文化根基!

德云社相声从不让人失望(德云社如日中天)(2)

相声界是按 德寿宝文明 排辈分。而德云社,是按照云鹤九霄 ,龙腾四海排辈。“德”字辈和“寿”字辈的的老先生们现在几乎都不在人世了。郭德纲虽然名字中有个德字,只是因为他没改名,其实他是“明”字辈的。

德云社相声从不让人失望(德云社如日中天)(3)

还有这种操作,早知道叫岳德鹏好了,显得我辈分高

德云社名称由来:

一说是张文顺给起的,张文顺的徒弟如徐德亮、张德武、邓德勇等都是德字,而巧了作为创始人的郭德纲本名里就带一个德字,至于云字据说是来自于张文顺书房的一幅字“云鹤九霄、龙腾四海”,郭德纲的徒弟也是按这八个字按科收学员,故名德云社。

二说“德云社”三字来历是借鉴了百年前德兴社的名字,早在清朝,河北保定有一个叫刘德兴的经营茶叶的生意人,他开了一间茶馆,把曲艺表演引进其中,生意因此火暴起来,但后因得罪了官府,德兴社被迫解散.现在北京的德云社相声社团之名也是从德兴社借鉴而来的。

德云社相声从不让人失望(德云社如日中天)(4)

郭德纲与于谦

追溯历史:春秋时期的就有了相声的雏形,俳优的表演,最早是一个人说,滑稽和戏谑的表演样式就是最早的单口相声。后来又加上了唱,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两个人的“参军戏”和“滑稽戏”。两个演员用滑稽的对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并讽刺当时的朝政,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对口相声。到了宋代,街头集市上已有了专门“打砌”和“说诨话”的艺人。到了元、明、清代,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这门艺术也日益丰富多彩。清咸丰、同治年间,北京已十分盛行相声,当时称为“暗春”,“相暗”,就是演员不露面,只在一个布围子里学口技。后来为了适应观众的需要,就出了布围子,直接说学给观众听,效果比原来的还好,这就叫“明春”,也就是今天的相声。

德云社相声从不让人失望(德云社如日中天)(5)

近代早期相声中“荤口”(庸俗低级的内容)不少,难登大雅之堂。到清朝1870年前后,由著名艺人朱绍文等的表演形成一套完整的艺术结构,教出弟子流传下来,后来清王室衰败,一些有文化的没落贵族子弟加入相声创作行列,使相声的面貌大为改观,出现了不少思想深刻,格调高雅的好段子。后来,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一代相声大师,将相声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将之引入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殿堂。相声初起于京津,盛行于北方,后流布于全国,各地先后出现许多方言相声。

德云社相声从不让人失望(德云社如日中天)(6)

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传统艺术品类繁多,但在快节奏,重娱乐的科技时代,人们很难静下心去关注一个自古传承的东西,甚至与时俱进也为人不解,眼看着就要湮没在历史的洪流,而德云社的出现,让很多老一辈艺术家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曙光!!

@史事时说,过去的事时代眼光说,欢迎关注与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