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王朝宗室世袭王爵表(我们看看满清王朝的王公贝勒们是如何划分等级的)

满清王朝宗室世袭王爵表(我们看看满清王朝的王公贝勒们是如何划分等级的)(1)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经常给皇子、宗室及有功的大臣们封赏爵位,已达到拉拢人心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最热清宫系列电视剧,经常会听到亲王、贝勒、贝子等称呼。那么清朝的爵位到底是怎样的呢?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今天要说的就是清朝的爵位制度。

满清王朝的爵位主要分为三种:宗室爵位、蒙古爵位和异姓功臣爵位,虽然清朝依然实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但是所封藩王居住在京师,也没有封地。正是清朝的这种特殊规定,所以今天在北京可以看到很多王府。

这些爵位世袭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袭罔替,不用降低爵位继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铁帽子王,整个清朝200多年只有12位;由于篇幅限制,我们下一篇详细介绍)

另一种是降等世袭,例如: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位传世。

第二就是蒙古蒙古爵位,因为蒙古为清朝的建立立下特殊功劳,又加上满蒙联姻,蒙古的爵位是比较特殊的。蒙古爵位称为外藩蒙古世爵,掌于理藩院。

蒙古封爵为:1亲王,2郡王,3贝勒,4贝子,5镇国公,6辅国公,7札萨克台吉,8一等台吉(塔布囊),9二等台吉(塔布囊),10三等台吉(塔布囊),11四等台吉(塔布囊),12固伦额驸,13和硕额驸,14郡主额驸,15县主额驸,16郡君额驸,17县君额驸。

第三要说的就是异姓爵位,其实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异姓功臣以爵位来褒奖。清朝也不列外,清朝的异姓功臣爵位分为9等,

分别为:超品:公爵、侯爵、伯爵,一品:子爵,二品:男爵,三品:轻车都尉,四品:骑都尉,五品:云骑尉,七品:恩骑尉。其中各种爵位又分一、二、三等。

在清初的时候还有异姓王,比如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平南敬亲王尚可喜。

之后汉人的爵位都是非常的低。例如:清末的汉人功臣:曾国藩是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是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是一等恪靖伯,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但是其岁奉(年薪)居然要比贝子的低一倍,一等侯爵的岁奉为610两白银,而贝子的岁奉却有1300两白银。

在清朝两百多年的统治里面,处处打压汉人,就连汉人的爵位都比满蒙贵族要低得多。就算在清末,汉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力王狂澜,使得满清江山得以继续延续几十年,但是却连一个公爵都没挣到。

满清王朝宗室世袭王爵表(我们看看满清王朝的王公贝勒们是如何划分等级的)(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