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

李邕《叶有道碑》 行书,原石已佚,有明翻刻本传世,剪裱拓本,每半开22.5×11cm,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叶有道碑》是唐代李邕创作的一篇散文。 自署立於唐开元五年(七一七)三月八日。

《叶有道碑》 ,全称为《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亦称《叶国重碑》。清光绪年间修的《处州府志》卷末有载: 玄宗时,李邕为处州刺史。邕以词翰名世,法善求邕为其祖有道先生国重作碑,邕从之。文成,并请书,弗许。一夕梦法善,请曰:“向辱雄文,光贲泉壤,敢再求书。”邕喜而为书,未竟,钟鸣梦觉,至丁字下数点而止。法善刻毕,持墨本往谢,邕惊曰:“始以为梦,乃真耶!”后人所传李邕因梦觉,“至丁字下数点而止”,故此碑又称“丁丁碑”;还因传叶法善夜追其魂而书之,俗谓“追魂碑”。志书把碑文的产生,说得扑朔迷离,神妙玄乎。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

【1】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栝州刺史李邕文并书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

【2】昔者,诞发老君道纯天地,生得夫子身负日月。且时宰不宗,主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

【3】人勿用,矧乎埋照后谷,潜盘穷山,幽姿蜕于尘容,素尚胤于仙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

【4】类。岂辟命行矣,爵服絷之而已哉!公讳国重、字雅镇,南阳叶县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5)

【5】人也。自少典锡,羡高辛、纂绪、陶唐、重熙、后稷、迈种、文王之胤,乃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6)

【6】食于沈尹戍之子载。封于叶,受氏享国,大哉,邈乎! 逮乎祖乾昱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7)

【7】克壮,其犹永孚于德,墐户习隐,塞兑亿坤,硕肤长材,通理博艺,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8)

【8】虽安车累至而坚卧固辞。故庆祚克开,眉寿维永矣。厥考道兴,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9)

【9】性守宫庭,道敷邦国。居鬼从地,率神从天。受籙以怛之,飞符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0)

【10】以北之。扼魍魉之邪,刘台台之祟,有足奇也。至于挥札落纸、引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1)

【11】弓贯革,特起五部,广推大余,侯谁嗣哉?先生灵承道宗,异闻训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2)

【12】诱,弱丧文貌,幼尚纯笃,仙骨有象,童心不萌,专精五龙,遍游群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3)

【13】岳。聪以达远,明以察徽。达死生之占,体物气之变。尝静贞动耗,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4)

【14】息影归止,云卧松壑,林巢仙居,人绝不邻,道阻且右,独往幽胜,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5)

【15】永歌隐沦,放闲保和,习虚致静。捃五石之髓,撷三芝之英。时哉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6)

【16】不留,岁聿其逝,缁发纯漆,韶颜渥丹,事适玄同,神与道媾,唯寂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7)

【17】唯寞,不饮不食,数十载于兹。乃升闻帝庭,骏发皇眷,简才受命,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8)

【18】降尊加礼,将之以文马,速之以畅毂。先生盱眙长揖,握手高谢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19)

【19】曰:自昔帝舜登庸,德辉允铄,光武继统,吏道孔嘉。且薛方逢萌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0)

【20】备外臣之礼,虞仲夷逸终处子之业。岂垢俗疵物,偏贡介性;将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1)

【21】探道慕类,坐致奇龄。使者蓄而然之,疑申遂行之旨,乃周览庐室,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2)

【22】躬省仓廥,考畤人之疆亩,讯家童之作业,皆俭以遵约。安能维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3)

【23】始味不甘口,色无养目?信以为著诚去伪,敢守难夺。顺风可即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4)

【24】强起,曷至焉?遂虚觏复命惭叹:闻列朝廷企其高、渴其道、聆嘉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5)

【25】声而属想者,岂胜言哉?有司以天元书缺星度官,弛亡五德之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6)

【26】运、谬四时之分,荆鬼越祥不知所况,子亥母癸乌识其原。皆乘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7)

【27】遽远寻,请益传受。可谓绳诚列而曲直征,衡诚悬而轻重立。粤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8)

【28】唯博物君子,岂伊小说鲰生?呜呼!天不持久,人将复归。颓年迫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29)

【29】于期颐,远志屈于摧落。卜兆幽石,讬坟清林,逸人不追,国士靡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0)

【30】宪,泉石沮色,乡县失声。岂无他人,唯子之故。胤子慧明,赠银青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1)

【31】光禄大夫歙州刺史。公冈替厥徭,代增其业。启秘籙之高妙,扬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2)

【32】玄津之洪波。道微若声,心麽若气。吹律煖谷,运历知天。屡下辟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3)

【33】书,终不应命。孙子景龙观道士鸿胪卿越国公,幼得父书,早传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4)

【34】成法。夤念有训,迈迹自身,读天下之书,备方外之术。火涤淫祀,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5)

【35】剑诛群妖,恩开五君,名动四国。其入也,排金锁、谒紫庭,为帝傲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6)

【36】吏;其出也,法玉京、坐元寺,作仁宗师。故能大匠道门,冢卿朝右,礼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7)

【37】食轩座,寓直禁庐矣。常以理气自强,登老益壮,虽暮景急节,而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8)

【38】纯孝孔哀。是献封章,愿拜坟墓,有轸帝念,载形王言。神札以飞,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39)

【39】传瑞乃发,群公帐饯,列蕃郊迎,朝草有辉,乡人皆庆。枉以末技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0)

【40】扬于孝心,唯先志以追远,立丰碑以纪德,夫何间然!其词曰: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1)

【41】宗门素履,家代隐仙。道一相孕,薪火交传。黄公术在,赤水珠联。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2)

【42】道开幽键,性与真筌。一门累祖,四世百年。抗迹岩谷,消声天地。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3)

【43】卓尔遐举,蔼然高致。麝以臭焚,珠以明坠。人则有心,征亦不至。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4)

【44】保身匪媮,全朴为利。孝孙增业,明辟顺风。志常无忝,事或不同。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5)

【45】征贤朝满,举逸山空。曷由高枕,克谢代工。测微达变,尽规纳忠。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6)

【46】皇眷虽渥,孝思亦深。章服粲粲,传驷骎骎。载违廷阙,是展坟林。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7)

【47】纪石追远,昭铭率心。孝终事立,荣没宠今。遐超古始,永宪江南。

李邕李思训碑附释文(李邕叶有道碑注释版)(48)

【48】开元五年岁在丁巳三月七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