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国内生产总值(温岭GDP首超千亿元)

2019-02-22 08:54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陈舒丹 通讯员 周麒辰

记者昨天从市统计局了解到,2018年,温岭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台州首个迈入“千亿俱乐部”的县(市、区)。

温岭国内生产总值(温岭GDP首超千亿元)(1)

据初步测算,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91.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增速快于台州市水平0.1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增速0.6个百分点。受渔业限产影响,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5.11亿元,同比下降0.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4.79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工业增加值373.96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1.17亿元,同比增长8.0%。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由同期的7.4∶41.3∶51.3转为6.9∶41.7∶51.4。

温岭国内生产总值(温岭GDP首超千亿元)(2)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我市综合实力强大,曾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

2018年,沿海高速温岭段建成通车,杭绍台高铁温岭段、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等一批项目顺利开工,路泽太高架、市域铁路S1线、疏港公路等在建项目快速推进。从经济运行的结果看,下行压力得到缓解,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全年GDP增长低开高走,尤其是第四季度,虽然面临异常复杂的外部环境,全年仍然保持了7.7%的增长速度,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了0.4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超过人代会目标(7.5%)0.2个百分点。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11个季度增速超过7%,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性平稳的发展特点,抵御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韧性有所增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73.96亿元,同比增长9.2%,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61.17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台州市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在9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三。

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市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0%,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4%,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我市服务业大市、消费大市和人口大市的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据统计,我市去年财政总收入130.70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29亿元,同比增长13.5%,两项财政收入的增幅分别比上一年提高0.9和4.0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为年初预算的105.6%,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强大的财政收入支撑了我市的各项基础建设,城乡环境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消费结构日益升级

城市发展的同时,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据统计,2018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68元,同比增长8.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93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增加4615元。城镇居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稳居主体,人均工资性收入27122元,同比增长7.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43元,同比增长8.2%,其中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增长9.5%。随着养老金缴纳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不断提高。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群众对于消费也有相应的提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34亿元,同比增长11.0%。从消费类别看,主要生活必需品保持刚性需求。限上批零单位中,与“衣”相关的服装鞋帽类商品实现零售额8.56亿元,同比增长11.5%;与“食”相关的粮油食品类商品累计实现零售额6.79亿元,同比增长16.8%;与“住”相关的建筑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受前期房地产销售带动,分别同比增长103.1%和53.1%;与“行”相关的汽车消费增长趋缓,全年汽车类零售额49.77亿元,同比增长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