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

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湛江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港的那段历史。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四月,当时湛江市徐闻县隶属南越国,南越国国相吕嘉开始叛乱。到了秋天,汉武帝命伏波将军路博德和楼船将军杨仆率领10万水师,分兵讨伐吕嘉。这也是本市雷州半岛地区历史上第二次北国中原汉人的大迁入,迁入的大多数是汉军留守落籍和避乱逃荒的百姓,其中逃荒者大都来自闽南、桂东和湘南等地。

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1)

第二年(公元前111年)十月,南越国叛乱被平定后,分设成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9个郡,这9个郡全部隶属合浦郡。并且开设徐闻、高凉、合浦3县,因此徐闻县得名在于此。

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2)

当时,现在的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郊区(不包括硇洲岛)、徐闻县、雷州市、遂溪县都属于合浦郡的徐闻县;现在的坡头区、郊区的硇洲岛、吴川县都属于合浦郡的高凉县;现在的廉江县属于合浦郡合浦县。合浦县县治就设在徐闻县。

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3)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我国最早闻名中外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徐闻港,由西汉王朝在徐闻县讨网村开设。当时作为两汉至三国时期,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港、集散地和东南亚、中南亚、西亚等国船舶到达我国的目的港。

当时,中外船舶在这里停靠、补充淡水和食物,历时300余年,是湛江市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亮点和辉煌。根据最早的记载我国航海史的文献《汉书·地理志》记载,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

从徐闻起航,经过都元国、邑卢没国、黄支国、已程不国,于黄支或已程不国转运至孟加拉湾入大秦。

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4)

都元国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巴赛河附近;邑卢没国就是现在的缅甸太公城附近;黄支国是现在的印度南部;已程不国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大秦是现在的罗马。航程达数万公里,往返约需两年。

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与当时自关中出玉门关,经西域(现在新疆和中亚),到印度后中转至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和增进友谊的两条“大动脉”。

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5)

汉武帝曾派遣宫廷的黄门“译长”(翻译官),率领招募者(招募的船运工),带着我和生产的各种丝绸织品和黄金等物品,从徐闻港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前往东南亚和南亚各国进行贸易和外交活动,交换得来到明珠、璧琉璃、奇石异宝等豪华装饰品,带回供朝廷享用。

东南亚、中南亚治国的外国官员、商贾也沿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在徐闻港登岸。据《汉书·平帝纪》记载

元始二年(公元2年),黄支国献生犀。

同时期的《王莽传》记载:

王支国自三万里贡生犀。

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6)

到了东汉时期,天竺(印度)、大秦(罗马帝国)的使者也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来汉“朝贡”。唐朝宰相李吉甫主编的《元和郡县志》也有有关徐闻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追术,他明确指出,徐闻西汉时中央政府在那里特置左右“候官”(相当于列侯元封邑的官员),负责侦察、候望、检查、防盗,以保障港口的秩序和安全。

由于当时徐闻港口堆积着大量的货物,供给各个地方的需求,在那里做买卖有利可图,因此在徐闻有句流行至今的谚语——“欲拔贫,谐徐闻”。

湛江徐闻港最大的码头(闻名中外的古代)(7)

是时,现在湛江市管辖的徐闻县,为古代中国内外经贸的领头羊,曾一变繁荣。不少国人也全经闽南和桂东水陆两路到徐闻经商谋生,但由于战乱、海盗和外地开发等原因,到晋朝后,徐闻港的经贸功能被番禺(现广州港)所代替。

徐闻港“海上丝绸之路”,这里曾经是中西贸易文化最早沟通的桥梁,曾经辉煌繁忙,是值得雷州半岛人的骄傲,是值得我们去探研的一段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