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精神成为伟大复兴力量(体育先锋时代乐章)

让体育精神成为伟大复兴力量(体育先锋时代乐章)(1)

在省体育局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人物(集体)事迹报告会上,来自全省体育界的优秀代表分别讲述了自己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故事,彰显了正能量满满的体育精神。从本期开始,本报陆续推出“体育先锋·时代乐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年轻时的余绍森是一名运动员,如今是浙江幼儿篮球操创始人和推广者、原浙江省幼儿体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也有人称他为“轮椅上的幼篮大家”。其实,在所有称谓中,最让他暖心的,却是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喊他一声“余爷爷”。

让体育精神成为伟大复兴力量(体育先锋时代乐章)(2)

1

第一次, 被命运扼住喉咙

12岁时,余绍森步入体育圈,开始练习体操。从此,训练场几乎就是他的整个世界。每个运动员都有一个金牌梦,回想曾经,在吊环双杠上自由自在腾挪、旋转的日子,对于余绍森无疑是一种享受。

1972年6月27日,余绍森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变。那天,他如往常一样上吊环练习,在这之前从未想过,这会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吊环练习。很遗憾,这一次的落地没能和平时一样平稳,意外受伤导致第六、第七节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那一刻,余绍森的世界从彩色变成了黑白。

让体育精神成为伟大复兴力量(体育先锋时代乐章)(3)

此时,他已经练了14年体操,正准备转型成为一名教练。对于未来,余绍森曾预设过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但这并不包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

从一个拥有强健体魄的体操运动员摔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余绍森一下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拼命想要治疗。受伤后的六年中,他四处求医,先后做过三次大手术,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但奇迹终究没有因为他的渴求而出现,他也第一次体会到了真正的绝望。

自从高位截瘫丧失行走能力后,曾经那份唾手可得的行动自由,便一去不返。吊环上的那份自在,他也只能在入夜的梦乡中回味。“难道我要这样一直躺着活下去,随随便便度过这一生了事吗?”余绍森一遍遍地扪心自问。

2

学海无涯,确定人生新目标

关于日后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对待别人,怎样对待工作,伤病稳定后,余绍森开始慢慢想通了。虽然自己可能要终生与轮椅为伴,不可能再有机会登上赛场争金夺银。但他意识到,人生的金牌之于他还有机会,照样要争取。

余绍森有一点坚信不疑,那就是离不开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虽然身体受到了限制,但脑子没有停止运转,能做的事情有许多,他还能拼命学习。于是,几经考虑,余绍森决定“用脑子搞体育研究”,发挥余生在世的价值,继续他的体育人生。不仅如此,他还希望通过努力,让自己未来的生活有更多的可能性。

让体育精神成为伟大复兴力量(体育先锋时代乐章)(4)

在上海治疗的那段日子,余绍森每天都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日语节目,就跟着广播学起了日语。与此同时,他还报考上海体育学院的大专函授班,坐着轮椅坚持上课,风雨无阻。回到杭州后,余绍森依然继续想办法躺在床上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年后职称评定的外语考试中,他的日语在全省6000多考生中排名第9位。

1983年,余绍森的一篇翻译文章刊登在《中国体育报》,这是他自受伤后最为激动的时刻,自觉又找回了当运动员时那股奋斗的劲头。

3

扎根基层,推广幼儿体育

虽然余绍森的工作经历涵盖了学术研究、国民体质监测、场地普查、发展战略等很多方面,但最让他钟情和得意的却是幼儿体育。从1991年的第一届全省幼儿体操表演,到近年来的幼儿体育大会,近30载过去了,余绍森早已退休,但他却依然不忍也不会放弃自己热爱的幼儿体育事业。

余绍森之所以那么关注幼儿体育,那是有渊源的。我省幼儿体育起步较晚,回溯上世纪90年代,他在一项科研任务中发现,当时运动员苗子选材困难的现象十分普遍。没师资,没教材,更别说体育课了。在不少基层幼儿园,孩子们甚至连体育项目也练得很少,成规模的体育课几乎不存在,这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心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怎么做?做什么?他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不能让祖国的未来输在起跑线上。

让体育精神成为伟大复兴力量(体育先锋时代乐章)(5)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余绍森经常去基层的幼儿园走访,了解孩子们的运动情况,为老师们开展讲座,为幼儿园定制体育活动方案。走得多了,孩子们都认识了他。如今每到一处,幼儿教师们会叫他余老师,而孩子们都会一拥而上将他围住,大声喊他“余爷爷”。那份从心底滋润的甜,充满幸福感,更有着神奇的治愈力量。

幼儿体育的推广任重道远,体育教师骨干队伍的培养至关重要。对此,余绍森等人下了不少功夫,他们在省、市、县三级举办幼儿体育教练员培训班、管理层园长培训班,至今已累计培训300多期,培训全国各地教师1万人次。此外,浙江省每年还会举办幼儿体育与健康发展论坛,论坛汇聚了国内外幼儿体育的优质资源,为幼儿体育提供了研究交流的平台。到了1991年,浙江省终于举办了首届基本体操教师培训班,此后又慢慢辐射到篮球、足球、游泳等等其他幼儿体育项目。

目前,小篮球已在全国蓬勃发展,而幼儿篮球恰恰是浙江幼儿体育的一块金字招牌,幼儿篮球操是浙江幼儿园中普及度最高的一项运动。幼儿篮球和篮球操是余绍森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幼儿体育现状后,于2005年通过在幼儿园试点后正式推出的。他认为,孩子们把篮球当成游戏伙伴,变得主动、自信、阳光,所有的篮球技巧都隐含在游戏中,学到的各种动作都可以作为基本功。幼儿篮球趣味十足,让孩子们玩出了兴趣和志向,大大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参与度,为以后的篮球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篮球从娃娃抓起”的切实落地实践。

如今,在省内多项赛事的开幕式上,时常能看到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们表演动感十足的篮球操,双手运球、背后传球、胯下运球,玩得有模有样。看他们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余绍森说,虽然只能在角落的轮椅上远远欣赏,但是他的双手也一直为出色的孩子们鼓掌。

4

追逐梦想,让平凡的日子不平凡

将近50年的轮椅生涯,没能阻止余绍森继续追逐梦想,虽然他不能走、不能跑、不能跳,但娃娃们在他眼前那么欢快地走、跑、跳,从他们身上,余绍森看到了曾经的梦想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这一切让他很快乐。他的信念和追求,一直都是坚定和坚韧的,因为“一切付出都是为了下一代”。

从一开始的举步维艰,到如今幼儿体育的红火发展,余绍森觉得自己每一步“走”过的路,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让体育精神成为伟大复兴力量(体育先锋时代乐章)(6)

对于幼儿体育的发展,余绍森等人提出了“面向全体、以玩促动、培养兴趣、科学健身、增进健康”的二十字基本方针和“玩出开心、玩出兴趣、玩出健康、玩出水平、玩出品德、玩出梦想”的基本要求。近几年来,省体育局在进一步促进幼儿体育发展工作中,出台了几项强有力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各地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体育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至目前,浙江省幼儿体育特色幼儿园累计已达143所,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受益。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能被千千万万的孩子一声声唤着“余爷爷”,是余绍森觉得最幸福的事。“我这辈子,注定是离不开体育的,也离不开这群可爱的‘未来之星’。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尽一份力,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金牌’。”余绍森说,致力于下一代的茁壮成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才是他人生追逐的终极“金牌”。

监制:汤怡虹

体坛报记者:洪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