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1)

电影《九层妖塔》剧照

在遥远的青海,有一片神秘的土地,它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曾沾染过唐朝的熏风。

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放眼望去,你会看见一片苍凉、颓黄的荒漠与丘陵,但再细细分辨那些凸显的丘陵,你会发现,其中一个竟然是一座高达数层的古塔,而古塔除了地面上的部分,还有更大部分的“身体”,都深深地埋在地底里。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2)

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 外观(图源网络)

当地人认为它很不详,一直对它敬而远之。

2020年10月30日,一则新闻引爆了全国人民对它的关注,“现实版‘九层妖塔’”的响亮名号不胫而走。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3)

原来,这座古塔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所发现的高规格陵墓当中,保存最完整、结构最清晰的一座墓葬”。

从这里,出土了千余件精美的文物,千年前的金器依旧光彩夺目,镶嵌着绿松石的神秘饰品更是引人遐想,哪怕现在还粘着土,都觉得好看。

若不是考古学家对这座古墓的抢救性挖掘,或许我们就再也看不见这些精美的文物了,更难以想见古人的智慧。

殊不知,今天的爆炸性新闻绝非偶然,科学严谨的考古发现,已经不止一次推翻了人们对历史、对世界的认知。

比如在有限的文献记载里,刘贺这个被废黜的皇帝、短命的王侯,是“荒淫迷惑、失皇帝礼谊,乱汉制度”这样一个带着负面色彩的形象。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4)

海昏侯墓发掘现场(图源网络)

但考古挖掘出的“海昏侯墓”,除了一些耀眼和唯美的玉器,还包括了5200枚竹简,其中有《论语》《易经》《礼记》等经典,内容广泛程度,超出常人预料,也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他的传奇人生和大起大落,其中也不都是史书上刻画的“暴虐形象”。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5)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再比如,根据《史记》的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意思是秦始皇13岁当上秦王,便开始修建陵墓;筑陵一直到他去世后的两年才结束,因此秦始皇修陵的时长看上去持续了将近40年。

但是通过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对比修陵人的籍贯等关键信息,发现其实秦始皇陵的修建可能是个短期行为。

了解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史书文献也是主要的信息来源,不过即便权威如史料,也逃不过这样的弊端:

史书往往由胜利者书写,其中难以避免撰述者的个人成见。

而考古学“掘地三尺”,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更为客观、少经人为侵扰的历史。

最近几年,“考古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风靡网络的博物馆中的“国家宝藏”,不少出自考古学家的手铲之下;

三星堆、敦煌、金字塔等考古遗址,登上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推荐列表;

曹操墓、隋炀帝墓、海昏侯墓等一批惊世考古大发现接连横空出世,夺尽世人好奇的眼球。

为此,三联邀请了20位亲自参与过海内外重大考古发现的考古队长,把他们这些年走过的20处世界考古现场,依次讲述给我们听。

从良渚、殷墟、秦陵、二里头、长安城、丝绸之路、三星堆、敦煌,穿越到玛雅、埃及、孟加拉、《古墓丽影》中的神秘古寺......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6)

限时特惠 买一送一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7)

这些考古队长,将透过这一个个文明的第一现场,带着我们穿越风俗迥异的历史长河,重新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课程亮点

中外最具代表性的

二十大考古文明现场

课程里,包含着中华文化五千年和世界历史长河中,最具代表性的二十大考古文明现场,西至罗布泊与敦煌,南入沉没近千年的古船“海南一号”,东至现今位于浙江的“良渚文明”.....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8)

良渚遗址出土文物

神秘的玛雅文化,古埃及帝王谷的法老死因,吴哥窟中的寺庙奥秘……

历史的演进与交融,地理的跨越与交相辉映,在这些考古现场变得活色生香,也变得惊心动魄。

一线考古队长带你身临挖掘现场

在这门课中,每一个惊世遗迹的发现,都有考古队长深入一线,他们会将这份独家的考古一手资料以及上百张遗迹发掘现场照片,以现场1:1还原的方式向你娓娓道来。

比如距楼兰古国只有100多公里,埋藏有“一千口棺材”的小河墓地,在浩瀚的罗布泊已沉睡千年。由于沙漠的恶劣环境和风沙侵蚀,挖掘难度非常大。小河墓地正是在一代又一代考古学者的探索和坚持下,才被发现并挖掘出来的。

但这块中西文明交融之地,所留下的谜团需要一一解开:“千年女尸”小河公主为何保存完好没有腐烂?它与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是否有什么联系?小河墓地的考古发掘领队伊弟利斯将从挖掘过程、墓葬情况,每一个陪葬品所代表的含义讲起,一层层地揭开了这块神秘之地的面纱。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9)

伊弟利斯与小河公主的千年对话

有趣考古“边角料“独家呈现

除了独家资料,课程中也不乏有趣的历史“边角料”:

海昏侯墓中的重要简牍,在挖掘的时候差点被当作泥巴清理掉;考古队在孟加拉时,一位当地老人因为去过广州,对中国有美好的感情,听说中国要在这里修博物馆,想把自已的土地无偿捐出来。

……

而这些考古学家,餐风饮露,异常辛苦,却对“挖出来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镇守敦煌半个世纪之久的考古学者樊锦诗曾说:“初到敦煌,工作之余感到非常寂寞,夜深人静的时候,万籁无声,只听到九层楼的铁马叮当,连缝补衣服的针掉到地下的声音都听得那样真切,这种时候往往就非常想家、想孩子。”

在小河墓地做研究的伊弟利斯更是坦言辛苦和用水的宝贵:“基本上下工后,最多放一盆水公用,大家稍微洗个脸,都是很奢侈的。一般会定期发一桶湿纸,每天擦一擦就行了。后来因为风沙实在大,只能每天给一缸子水刷个牙,更多的水要用来保证饮食。”

这门课想通过考古表达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回望,也是在无数考古学家的付出背后,一个文明延续、演变到今天,所呈现给我们的模样。

全网好评如潮

作为中读爆款音频课,课程一经上线获得了用户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累计收听量过百万,全网3万 好评;

第三方评测机构“新知榜”评分8.7;

全网人文课程排行榜top 8;

获同年“致敬产品经理奖”。

青海九层妖塔出土了什么(考古学家在青海挖出了)(10)

听众好评

为什么神秘的玛雅文化会有“世界末日”的预言之说?消逝的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是否有过交流和碰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造型为什么那么像外星人?为什么“南海一号”这艘装满宝藏的商船突然在海上沉没?……

这些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你想知道,那就来《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和《了不起的世界文明》中一起寻找吧。

限时特惠 买一送一

编辑:小莫、鞠欧

作者:小煜

排版:张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