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视觉盛宴(揭开视觉盛宴背后的奥秘)

以夜空为画布,以600架无人机的璀璨灯光为画笔……一场无人机秀场如何上演,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优秀的视觉盛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优秀的视觉盛宴(揭开视觉盛宴背后的奥秘)

优秀的视觉盛宴

以夜空为画布,以600架无人机的璀璨灯光为画笔……一场无人机秀场如何上演

揭开视觉盛宴背后的奥秘


以夜空为画布,以600架无人机的璀璨灯光为画笔,8月22日,中心城区的夜空热闹非凡:玉龙、蒙古马、石林等独具赤峰特色的图案轮番上阵,600架无人机随着灯光布阵交错升降,不断变换着色彩。“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第十五届红山文化旅游节就在这一片浪漫的“星空”中盛大开幕。

绽放在城区上空的玉龙图案。

图案为什么是这些赤峰特色元素?

“曾有诗中写:日出红山后,龙兴潢水源,龙从这里腾空,凤从这里展翅,玉从这里闪耀。玉龙作为第一个‘登场’的图案,我们想体现的是:玉龙的故乡就在这美丽的赤峰。”作为此次红山文化旅游节总导演的巴图老师,同样也担任着赤峰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职务,他以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据,设计出一个个充满赤峰特色的图案。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这是人们对克什克腾旗蒙古马——铁蹄马的赞誉,在草原上奔腾的蒙古马图案寓意着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在空中展翅翱翔的雄鹰,象征着降落在神秘壮美的阿斯哈图石林上的雄鹰造型,尽显赤峰特色;还有身形矫健的滑雪人,是为了推介赤峰的特色旅游。

这些独具赤峰味道的图案让不少赤峰网友赞不绝口,但只有巴图了解图案决策过程中的苦衷。“无人机表演中所呈现画面的决策一直都在更新,观众们看到的画面都是经过无数次讨论而最终留下的‘精华’。”巴图说,最开始“拍板”的系列图案中并没有赤峰二字,但后来考虑到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如果视频走出赤峰,大家无法分辨视频中的地点,就不能真正地起到宣传作用,因此又将“赤峰”“赤诚峰味”“好爽赤峰等你来”等赤峰字样贯穿始终。

600架无人机是咋操控的?

有不少人好奇,600架无人机难道真的有600个人在地面操控吗?

巴图老师对此解释,无人机表演是由专业的无人机表演团队经过一帧一帧地设计后通过电脑编程排版,再由一台科技“大脑”统一进行操控后,才最终呈现给大家的,而这个过程要历经整个表演团队30多个日夜的奋战才能实现。演出最后,600架无人机缓缓降落“归队”,就好似璀璨的流星雨在夜空中划过,可以说是真正地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起飞和降落的时间如何敲定?

既然想给市民们提供最好的视觉感受,那么担心与忧虑就在所难免。“观众们看到的画面虽说只有几分钟,背后却是我们两年来的辛酸与汗水。”巴图表示,无人机表演的创意策划与讨论阶段非常令人“挠头”,对于开幕式上无人机所应该呈现的画面,每个参与者都有不同的心声和想法,因此争论成了团队中的“家常便饭”,巴图形容前期准备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

除此之外,作为首次组织赤峰大型无人机表演的巴图团队,在前期工作中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航线问题,巴图表示,自己曾咨询过专业人士,部分返赤的航班在途经玉龙大街上空时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概有六七百米,而无人机表演篇幅巨大,最高高度可达四五百米,那么举办无人机表演是否会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成了巴图最关心的问题。他介绍:“我们通过多次与民航方面的协调,最终确定了一个最佳表演时间,也因此,我们对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时间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次是无人机表演的场地问题,考虑到外地曾有过无人机掉落伤人事件,因此巴图团队一致决定将演练时间定在每晚夜深人静、街上无人之时。从单个无人机试飞,到几个无人机试飞进而到更多,团队经过一次次地摸索演练直到技术相对成熟时才敢开展大型彩排。巴图笑着说:“之前我心里也一直在‘打鼓’,直到后两次零失误的彩排才让自己心里有了点儿‘谱’。”

巴图团队借红山文化旅游节之东风给人们演绎了一场视觉盛宴,玉龙、骏马与石林等各具特色的展示不仅“惊艳”了赤峰市民,也让更多异乡人看到了绽放在高空的赤峰“精彩”。

全媒体记者:李明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