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白狼山之战以少胜多的将领(三国战争名将交锋)

衣赐履按:西晋用了十几年时间灭掉了东吴,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各出现了一位杰出将领,于西晋,则是为晋武帝司马炎设计了灭吴战略的羊祜,虽然他本人在灭吴之前两年就去世了,但灭吴之首功加诸其身,恐怕没有人会反对;于东吴,则是陆逊的儿子陆抗,可以说,他在,东吴就在,他不在,东吴大厦就倒了一半。

这一回,我们讲这两位名将的第一次交锋。

公元269年,二月,司马炎任命尚书右仆射羊祜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湖北省襄樊市);征东大将军卫瓘督青州诸军事,镇守临菑(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镇东大将军、东莞王司马伷督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江苏省睢宁县北古邳镇)。

这三个任命,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司马炎一统天下的愿景。

就这样,四十九岁的羊祜,来到了晋、吴边境的第一线。

三国白狼山之战以少胜多的将领(三国战争名将交锋)(1)

羊祜,字叔子,出自泰山羊氏。家中世代有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到羊祜这一代,已经是第九世了,可谓名符其实的仕宦之家、豪门大族。祖父羊续,做到东汉的南阳太守;父亲羊衟(读如道),做到魏国的上党太守;外公,是东汉末年的大儒蔡邕;一母同胞的老姐羊徽瑜,则是司马师的第三个大老婆、景献羊皇后。

羊祜从小就有些神奇的故事。说是五岁那年,羊祜跟奶妈说,要玩儿一个什么金环。奶妈说,那东西咱没有诶。羊祜说,我知道哪里有。于是领着奶妈到邻居老李家的矮墙边儿的桑树那里,跟树底下摸出一个金环来。李家人见到后,惊呼道,这是我家去世小儿的东西啊,为什么在你这儿!奶妈把情况一说,李家人甚为悲惋。当时人认为,杨祜就是李家那个娃娃的转世(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

后来,有个风水先生见到羊祜祖父的坟墓,非常惊讶,说是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阴宅啊,这家人要出天子诶,这个墓可不敢毁掉啊,毁了就无后啊!羊祜听说之后,二话没说,就把他爷爷的墓给毁了。那位风水先生又来了,说,可惜可惜,不过呢,虽然墓已被毁,天子出不了了,但这家还会出折臂三公。果然,后来有一次羊祜骑马,掉下来了,摔断了一条胳膊,再后来,羊祜做到晋朝的三公,果然做到了“折臂三公”,然而,羊祜没有儿子,无后

衣赐履说:史料中穿插一些这样开脑洞的小故事,增加点趣味性,也未尝不可,大家看个乐呵。

羊祜十二岁,老爹去世,羊祜守丧比成年人还要来得严格。此后,侍奉叔父羊耽,仔细恭谨,一如对待亲爹。

羊祜成年之后,学问广博,文章漂亮,身长七尺三寸(大约一米七),美须眉,善谈论。郡里的将领夏侯威认为这小子是个人才,就把老哥夏侯霸的闺女嫁给了他(夏侯威是夏侯渊的四儿子)。后来,羊祜做了郡里的上计吏,州里四次征辟,五府都派人请他去工作,他全都拒绝了。

衣赐履说:羊祜出生于公元221年,他老姐嫁给司马师时,应该是在曹爽执政期间(公元239年—公元248年)。所谓五府,应该是指太尉、司徒、司空,还有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这五个人都有资格开府。这一时期,曹氏和司马氏的斗争越来越白热化,羊祜拒绝到京城机关做公务员,我理解可能是在观望,显然,羊祜早熟,不想卷入政治斗争。

当时,大将军曹爽征辟羊祜和王沈,羊祜拒绝,王沈说,兄弟,这可是大将军征召诶,你就从了吧。羊祜说,委曲自己去侍奉别人,我干不来啊!等到曹爽被司马懿诛杀之后,王沈因为是曹爽的故吏而被免职,对羊祜说,兄弟啊,我最近经常想起你的话,可惜当时没听你的诶。羊祜说,我哪里能料到后来的事呢!

衣赐履说:这个王沈,也是晋之功臣,最大的功劳就是向司马昭告密,说魏帝曹髦要来找司马昭拼命,司马昭才有所准备,导致曹髦被杀。羊祜是司马师的小舅子,如果司马家不同意,他焉敢去曹爽那头儿任职?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曹爽,夏侯霸害怕受到株连,投降了蜀国。姻亲都与夏侯家断绝来往,但羊祜还是对夏侯家多有关爱。不久,老娘和长兄羊发先后去世,羊祜以守丧为由回家,此后近十年不做官,不与人来往,有如一个隐居的儒者。

司马昭做大将军时,征召羊祜,他没有去。不久,公车征召他为中书侍郎,这回去了,之后迁给事中、黄门郎。此时皇帝是曹髦,喜欢文章,朝里的干部,很多都献上诗赋,汝南(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人和逌(同悠)不合上意,被斥责。羊祜混在这些人中,既不亲近谁,也不疏远谁,有识之士认为,羊祜这小子可以

公元260年,陈留王曹奂即位后,羊祜被赐爵关中侯,食邑百户。不久,因为皇上年龄太小,羊祜不想继续做侍臣,就请求调出宫廷,做了秘书监。建立五等爵位后,羊祜封为钜平子,食邑六百户。此时,钟会是司马昭的红人,恃宠骄横,羊祜对钟会非常恭谨。公元264年,钟会因发动叛乱而死,羊祜做了司马昭的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共掌机密。不久,迁中领军,掌管宿卫部队,处理宫内外的事务。

公元265年,司马炎接受魏帝曹奂的禅让,做了晋朝的开国皇帝,羊祜因辅佐建立新朝有功,升任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改封郡公,食邑三千户。羊祜坚决辞让封公,晋升为侯爵。

衣赐履说:本年,羊祜四十五岁,竟然封公了!虽然他没有接受,但足以说明,在司马炎登基这件事儿上,羊祜是立了大功的。

不久,司马炎任命羊祜为尚书右仆射、卫将军,继续掌管本部兵士。

好,回到本文的开头儿,公元269年,司马炎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

三国白狼山之战以少胜多的将领(三国战争名将交锋)(2)

羊祜到任,除镇守一方之外,还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百姓,甚得江汉一带百姓的爱戴。对吴国,羊祜表现出绝对的开诚布公和信义,投降过来的人,愿意回去的,不问理由,一律放行。东吴石城(湖北省钟祥市)距襄阳七百余里(实际上应该没这么远,也就二三百里地),但石城守将总是派军前来骚扰,搞得羊祜很烦,于是,设下诡计,让东吴罢免了石城守将。这样,羊祜手下巡逻的士兵就可以减少一半,他就让这部分兵去种田,开垦土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羊祜刚到荆州时,军中无百日之粮,三年之后,已有十年之积。

司马炎下诏,撤销江北都督,设置南中郎将,把原江北都督所属在汉水以东、江夏一带的军队,全部划归羊祜。羊祜在军中,过得很嗨,经常穿轻裘,不披甲,带十来个侍卫,出去打猎、捕鱼。有一天半夜,羊祜又带人出去,军司徐胤执棨(棨读如起,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二是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立于营门,对羊祜说:

将军都督万里,责任重大,岂可如此轻易出行!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今儿,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这个门就不可能打开。

羊祜见状,不由敛容,向徐胤致歉,从此,就很少再出去打猎游玩了。

不久之后,司马炎升任羊祜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公元270年,十二月,东吴夏口督、前将军孙秀,率部曲两千余人向晋朝投降。司马炎大喜,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

衣赐履说:关于孙秀为什么突然投降晋朝,史书中没有给出标准答案。《晋书·羊祜传》中,羊祜给司马炎上过一道奏书,其中有这么几句:

孙皓恣情任意,对手下多有猜忌,名臣、重将于是都担心自己的安全(名臣重将不复自信),因此,孙秀这些人都害怕被孙皓收拾才归降我大晋。

显然,羊祜认为东吴君臣之间互不信任,很多名臣、重将心里都小鼓乱敲,担心自己随时被孙皓收拾。据《三国志·孙皓传》载,(公元270年)九月,孙皓的宠臣何定,率了五千军队到夏口去打猎。然后,十二月,孙秀归降晋朝。讲真,不管孙秀是不是干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儿,仅何定率五千人到夏口打猎这个动作,就能把这位夏口督给吓死。

公元271年,三月或稍后,孙秀以前的部将何崇,率五千人投奔晋朝。

可以说,孙秀之降,给东吴官员提供了一条奔向新生活的宽阔大道,从此以后,投降晋朝的东吴官员络绎不绝。

在这个大背景下,公元272年,八月,西陵督步阐,举西陵全城向晋朝投降。

三国白狼山之战以少胜多的将领(三国战争名将交锋)(3)

【他手里拿的是哈密瓜?】

据《三国志·步骘传》载,公元247年,步骘去世,儿子步协继承爵位,统领老爹步骘的部队。步协去世后,儿子步玑继承爵位。步协的弟弟步阐,接替步协任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公元272年,孙皓突然征召步阐为绕帐督。绕帐督统领禁军绕帐兵,负责皇帝的宿卫侍从,岗位相当重要。但是,步家几代人都镇守西陵,突然被征召回京,步阐觉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可能是自己哪里触了皇上的霉头,朝里头有人向皇上进了谗言,如果回京,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举城降晋。

步阐派侄子步玑、步璿(读如旋)到洛阳入朝,司马炎任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封宜都公;任命步玑监江陵诸军事、左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庐陵太守,改封江陵侯;步璿任给事中、宣威将军,封都乡侯。

听说步阐投降晋朝,孙皓大怒,派大军攻打西陵。

司马炎则下令车骑将军羊祜等人救援西陵。

此番,羊祜碰到了他一生惺惺相惜的对手——陆逊的儿子、东吴名将陆抗

公元270年的时候,孙皓任命镇军大将军陆抗,都督信陵(湖北省秭归县东)、西陵、夷道(湖北省枝城市)、乐乡(湖北省松滋县东北)、公安(湖北省公安县)诸军事,驻防在乐乡。

陆抗听到步阐降晋的消息,立即部署军事行动,命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直接赶赴西陵。

司马炎派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迎接步阐,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兵进攻江陵(东吴荆州州政府所在县,湖北省江陵县),巴东郡(重庆市巫山县)监军徐胤率水军顺长江而下,攻打建平(重庆市巫山县)。

陆抗下令西陵各军,筑造一道高峻的防御工事,从赤谿(今地不详。谿同溪)一直到故市(西陵城西北),内可用来围困步阐,外可以此抵御晋兵。陆抗不分白天黑夜,不断催逼官兵、农民工修筑工事,就好像晋朝大军已经来到眼巴前儿了似的,官民劳顿,怨声四起。诸位将领劝谏说:

陆将军啊,现在我们应该乘三军气势正盛,急速攻打西陵,等晋朝的救兵到来时,我们早已攻克西陵,何必修筑什么劳什子的工事嘛,这仗还没打,士兵和百姓已经疲惫不堪了。

陆抗说:

西陵城本来就易守难攻,粮食又充足,更何况,他们现在所有守备防御的设施、器具,都是严格按照我之前的要求准备的,现在,我们反过来攻打它,很难迅速取胜。城没有拿下,晋兵又来了,到时我们两边受敌,不是成了肉夹馍了吗?仗还怎么打?

将领们不服啊,凭什么说我们攻不下西陵啊,陆将军你也太一言堂了吧!宜都太守雷谭恳切说,将军啊,现在大家都嗷嗷叫诶,如果你想让大家心服口服,那就让他们试着攻一回呗,要不,他们不服诶。

于是,陆抗就让将领们攻城,果然,攻了一阵子,大家全都蔫儿头耷脑回来了,再也没有犯呲儿的了,这回,从上到下,齐心协力修筑防御工事。

此时,羊祜率五万大军抵达江陵。

东吴诸将都认为陆抗应该留守乐乡,防备羊祜,而不应亲自前往西陵。陆抗说:

江陵城坚固,兵员足,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并且,即使晋军攻下了江陵,他们也守不住,我们不会有多大损失。但如果他们完全占据了西陵,就会引发那里各少数民族的骚乱,那麻烦就大了!我宁可放弃江陵攻打西陵,何况,江陵城如此坚固呢!

于是,陆抗亲自率大军奔赴西陵。

三国白狼山之战以少胜多的将领(三国战争名将交锋)(4)

当初,因为江陵以北地势平坦,道路便利,陆抗命令江陵督张咸建造了一条大坝,时不时地放水浸泡地面,搞得泥泞不堪不易行走,用以防范叛乱。此番,羊祜就想借这条大坝拦截的水,以船运送粮草,羊祜让宣传部门的兄弟们提溜着高音大喇叭,四处宣扬说,我们要把大坝铲平,以便通过步兵和军车。陆抗听到这个消息,立即下令张咸,别等着羊祜来铲平大坝,你现在亲自动手,把大坝给我毁了!手下将领全都晕菜了,说老大你这是要干嘛啊!

不久,羊祜到了当阳(湖北省当阳市东),听说大坝已毁,长叹一声,只好改用车子运粮,费时费力。

十一月,晋朝巴东监军徐胤的水军到达建平,荆州刺史杨肇到达西陵。陆抗命令张咸固守江陵;公安督孙遵沿着南岸抵御羊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抵御徐胤;陆抗亲率大军依托防御工事与杨肇对峙。

双方一触即发,东吴将领朱乔营中的干部俞赞叛逃到了杨肇那里。

陆抗说:

俞赞是军中老人儿了,了解我军虚实。我常常担心夷兵平时的训练不够,敌人如果围攻,必定先打夷兵防守的地方。

于是,陆抗将计就计,当天夜里,将夷兵全部换防,换上的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部队。第二天,杨肇果然攻打原来夷兵防守的地方,陆抗一声令下,箭矢和石块如狂风骤雨飞将出去,杨肇部死伤惨重。

双方死磕到了十二月,杨肇实在无法攻下东吴的工事,趁夜间逃走。陆抗得到消息,有心追击杨肇,但担心步阐突然从城中杀出来,自己兵力不足以两头儿兼顾,于是,下令部队擂响战鼓,假装追击。杨肇部恐惧骚动,丢盔弃甲,四散奔逃。陆抗派一支轻兵紧随在后,大破杨肇部。

羊祜收到杨肇兵败的消息,觉得再战无益,于是撤军。

晋兵退却,西陵城内势气低落,被陆抗攻陷。陆抗诛杀步阐以及同谋的将吏几十人,全部夷灭三族,上表孙皓,请求赦免余众数万人。

陆抗返回乐乡,虽然立此大功,但毫无骄矜之气,保持了一贯谦虚低调的本色。孙皓加封陆抗为都护。而羊祜则因战败之罪,被贬为平南将军,杨肇更是被贬为平民。

衣赐履说:《三国志·陆抗传》载,陆抗攻破步阐之后,大加杀戮,连婴孩都不放过,当时有人就叹息说,陆抗的后代一定会受其殃祸啊!后来,陆抗的儿子陆机、陆云等人,无罪而被诛,三族无遗。不管这世上是不是有因果报应,但陆抗的后人,确实被屠戮殆尽,怎一个悲字了得!

三国白狼山之战以少胜多的将领(三国战争名将交锋)(5)

【两条小鲜肉,哈哈哈】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