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遍三国时期的所有太守(真没想到三国时期)

各种史书上,对三国时期(以曹魏为例)文官的官职大小、武将的官职大小,一般都排列地比较清楚,但是对文官和武将不同官职之间的比较,却总是有点让人弄不明白。本文选取一些曹魏既文又武的官员,来说说这个问题。

吕虔担任泰山郡太守,后来兼任骑都尉。曹丕继位后,吕虔先是兼任裨将军,后又升迁为徐州刺史、兼任威虏将军。

读一遍三国时期的所有太守(真没想到三国时期)(1)

李典

李典开始担任离狐太守,转任裨将军。后来升任捕虏将军(都亭侯)、破虏将军。

李通先是被任命为裨将军、阳安郡都尉,后被任命为汝南太守。

臧霸投降曹操后,被任命为琅琊相(和太守同级别),然后升任威虏将军(都亭侯),再升徐州刺史、扬威将军(假节)。曹丕继位后,臧霸升任镇东将军(武安乡侯)。

读一遍三国时期的所有太守(真没想到三国时期)(2)

臧霸

文聘投降曹操后,被任命为江夏太守,后因讨关羽有功,加讨逆将军(延寿亭侯)。文聘和夏侯尚围攻江陵有功,升任后将军。

满宠起初担任汝南太守,后改任奋威将军,后来再次被任命为汝南太守,襄樊之战阻挡关羽有功,进封安昌亭侯。曹丕继位后,满宠升任扬武将军,后因在江陵击败东吴,再升任伏波将军、前将军。曹睿继位后,满宠担任豫州刺史,后拜征东将军。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太守的级别大致和裨将军差不多,刺史的级别大致和杂号将军差不多。四方将军、四镇将军、四征将军的地位,大致略高于刺史,有点类似于清朝时期总督、巡抚同城的样子。

读一遍三国时期的所有太守(真没想到三国时期)(3)

附:

一、三国武将官职大小排序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四征将军(四方和四征的代大小,在曹丕上台前后有变化)——四镇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司马。

二、三国文官官职大小排序

太傅——大司马——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曹操废三公,设丞相)——九卿(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将作大匠、御史中丞、尚书令——刺史(州牧)——太守——县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