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平经历(庄子一生的事迹)

庄子的生平经历(庄子一生的事迹)(1)

《庄子秋水》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庄子钓于濮水”,就是他在濮水这个地方钓鱼, “楚王使为关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他在那儿钓鱼结果楚王派了两个使者去见他、请他,说愿意把楚国委托给他, 意思就是说请他当楚国宰相,庄子持竿不顾,手里拿着鱼竿连看对方一眼都不看,叫"不顾”,然后曰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年矣,王巾等而藏之庙堂之上”,他说,我听说你们楚国有一个神龟,一个乌龟被奉为神龟, 你们的国王拿丝巾和非常精致的盒子把它包裹起来、装起来,挂在庙堂之上祭祀它,他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他问这两个人,他说,你说这个乌龟是愿意把自己的尸体挂在那儿享受神一般的待遇, 还是愿意活着哪怕在泥水里摇着尾巴? 结果这两个大臣说"宁生而曳尾于涂中”,说这个乌龟当然愿意哪怕活在泥水之中,庄子曰“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说你回去吧,我就是那个想活着在泥水里爬行的乌龟;

庄子生活极为贫困, 贫困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要是一般人这个时候,别说让他做宰相,就是让他做一个守门人、做个公司小职员,他都乐得屁颠屁颠的,是不是?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何其豁达、何其超然, 这才叫达人,现代社会我根本见不到达人,尽管达人这个词儿不断地在应用,他贫困到那种程度,宰相之职,而且是别人来请、不用他求,他竟然持竿不顾,连看都不看对方一眼,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庄子的状态,和庄子的超然于世的那么一个生活方式;

庄子在《秋水》篇中又讲一个故事, 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这个人我们后面会谈,讲名家的时候再谈, 这个人的名字叫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 你读《庄子》书会不断地见到庄子跟惠子的争论,惠子这个人跟庄子不同,庄子是边缘社会的,惠子是热衷于进入社会求功名的,所以惠子曾经被梁惠王请去,在魏国做过宰相。惠子做宰相期间,庄子以朋友身份去会见惠子,结果呢,惠子的门人就给惠子讲说“庄子来,欲代子相”,说庄子来啊,是争夺你的相位来了,于是"惠子恐”, 惠子大慌,“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派兵在全国到处搜捕庄子,“庄子往见之曰”,庄子见到惠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也就是凤凰,“子知之乎?”说南方有一种鸟叫凤凰,你知道吗?说这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非练物不食, 非醴泉不饮”,说这种鸟非常高贵,它不是梧桐,它都不落; 不是精致食品,它都不吃,然后庄子接着讲,说"于是鸱得腐鼠”,鸱就是猫头鹰,大家知道,猫头鹰是吃老鼠的,而且一只老鼠死了, 尸体腐烂了猫头鹰都吃,他说一只猫头鹰看到一只腐鼠,鹤鸚也就是凤凰,从它头上飞过,它以为凤凰要抢它的那个死老鼠,扬起头来吓唬凤凰,然后他说“今子欲以子梁国吓唬我吗?”

这就是庄子的状态,相比于他同道的朋友,那个见了死老鼠都当作宝贝的朋友惠子,庄子实在是太超然了!

庄子的这份超然从哪来?

一般人会认为我超然是因为我不求你,我生活富足,要知道庄子可不是那种情况,庄子生活困顿,困顿到什么程度? 我们看看他在自己书中留下的故事,说“庄子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候”,就是没米吃了,粟是小米,于是到监河侯一个很小的河长的那样的官那去借米,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这个监河侯啊给庄子说,说我将要收地租了,我如果收了地租,我一次贷给你三百金,这是个很大的量, 实际上这个监河侯不肯给他借米,胡找理由而已,庄子忿然作色曰,"周昨来”,说我庄周啊昨天到你这来,“有中道而呼者”,听见路中间有叫喊声,“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我看了一下,是车辙中一个水洼里面有一条鱼,庄子就说他问这条鱼,说“鲋鱼来子何为者”,你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呢?这条鱼给庄子讲,说“我,东海之波臣也”,说我是东海龙王的大臣,或者是东海龙王之子,说“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你能不能找一斗水、一瓢水把我救一下,庄子讲说“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说我到中国最南边吴越之地, 然后以那个最东南边的那个西江之水来救你,你看好不好? 这个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失掉了我正常在江河中的状态,“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只要有一升的水就把我救活了, “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市”,说你说这话还不如到那个鱼市里面去我的尸首去;

这段话说明两点:

第一,庄子非常穷困,吃了上顿没下顿,竟然去找人借米;

第二,即使去借米都不给你直接地说事儿,跟你争论都是给你讲寓言故事,所以庄子文学性极强;

那么庄子的生活状态是非常困顿的,在《山木》篇中有一段,说庄子穿着大补丁衣服去见魏惠王,然后魏惠王就问庄子说"何先生之惫耶?”先生你怎么这么狼狈呢? 庄子说"贫也,非惫也”,说我不是狼狈,是我实在是太贫困了,庄子说什么叫“惫"? 当然不是狼狈的那个狈,他说所谓"惫”,实际上是指他拿了一个猴子,叫“腾猿之喻”,拿一个不断跳腾的猴子来做比喻,他说猴子在一片正常的树林中腾跳挪移非常灵活, 但是如果你把一只猴子或者一只猿扔在荆棘丛生带刺的那个植物密林中,这个猴子就会肌肉紧张、肌肉强真,根本没法正常活动,他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耶?” 他说今天的文明社会就相当于荆棘因生的那个地带, 你想在这里不狼狈、能跳腾自如这怎么可能呢?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 庄子非常穷困,前去见国王这样重大的交际都穿的是大补丁衣服, 以至于国君见他的第一句话就问他 ,你怎么成了这个状态了;

第二,反文明倾向,他认为文明社会就是荆棘丛生之地,任何有能耐、有思想的人,这个社会是不能容留的、你是不能施展自己的,这就是庄子;

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的处境,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出庄子的豁达,处境极为不佳,却绝不进入文明社会之诱惑,这是非常难于做到的,可见庄子行老子反文明意绪在人生上、在实践上、在思想上、在文学表达上,都做到极为彻底、又极为精彩的程度;

接下来看看你 “庄子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这个故事,庄子妻子死了,惠子就去给庄子妻子吊丧, 结果发现庄子把一个瓦盆扣在地上敲着瓦盆唱歌,惠子就批评庄子说你也太不像话了,你老婆陪伴了你一生, 为你生孩子,相夫教子,受尽辛劳,晚年丧命, 你不但不悲哀, 你反而鼓盘而歌,也太不近乎人情了;

庄子怎么回答呢? 庄子说,最初我也很悲伤,也想嚎来着,但是我突然一想,这世上原没有我的妻子,她是道形成气,气又形成形,形才出了我的妻,我的妻今天又回到道, 回到气, 回到天地之间,回到她的本原,而我却坐在这里大哭大嚎,岂不显得很荒唐吗? 因此鼓盘而歌, 欢呼她归道;

听懂这段话,也就可以理解庄子的道论。

再看,庄子《列御寇》篇中,列御寇就是列子的名字,在《庄子》篇中我们会看到列子的名字,会看到对列子的表述,可见列子真有其人,当然列子现在我们在考据上找不清他是谁,《列御寇》篇中讲,“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快死了,老迈快死了,他的弟子准备厚葬,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天地都是我的棺材,日月都是我的装饰,“星辰为珠玑”,星辰都是我的珠宝,“万物为赍送”,天下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说我的葬具非常丰满了,你们为什么还要厚葬我? 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意思是我们拿个破席把你一卷,扔到荒野上,怕鸟把你吃了。庄子怎么说呢? 庄子这样说,“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 夺彼与此, 何其偏也”。说你把我拿席子一卷扔在荒野上鸟把我吃了, 你们做成物材把我埋在地底下蚂蚁、蟑螂把我吃了,你们为什么要偏向蚂蚁蟑螂而不偏向鸟呢?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豁达;

庄子在这里面讨论的都是什么? 论道,也就是老子道统领人生这么一个观念,而且庄子确实做到“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这样的境界,可谓天下第一隐士也,也被后人叫博大真人,什么叫博大? 顺道而行叫博大;什么叫真人? 自然人绝不被文明社会扭曲,叫真人,而且庄子表达他的这种道论思想的时候或者反文明意绪的时候,用了一种极为雅致的方式表达;

像庄子这样的学者,在古希腊是出现过的,叫犬儒学派,它的典型代表是古希腊著名哲人第欧根尼,就是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灭掉古希腊以后,专门去拜访的一个古希腊哲人,亚历山大大帝拜访第欧根尼的时候,第欧根尼还在街上爬着呢,亚历山大大帝就问第欧根尼说,你这么狼狈有什么需要我能帮助你的,第欧根尼回答,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请你离开, 你挡住了我的阳光;

什么叫犬儒? 我作一个解释。我们现在见到乱用这个词,其实根本就用错了,所谓以第欧根尼为代表的古希腊犬儒学派,它的基本纲领叫像狗一样活着, 它实际上表达的是反文明意绪,跟庄子老庄表达的这个概念是完全一样,但他表达的方式非常粗俗而极端,他怎么表达呢? 第欧根尼居然不穿衣服,全裸披半个麻袋片子,然后做一个木桶,就把自己放在木桶中裸身而居,这叫像狗一样活着,他跟他的女友交配都在大街上进行,想想狗总不会找个房子交配吧?他用这样粗俗和激烈的方式表达什么?

反文明意绪,跟老庄思绪完全一样;

古希腊人很理解这一派学者的思想叫犬儒哲学学派,庄子跟第欧根尼这样的古希腊犬儒学派在反文明意绪上一致,但庄子的表达方式极为雅致,文学寓言处处表达出深意,处处表达出精神感召力,这份高度远远高于古希腊犬儒学派,非常令人吃惊,也是非常鲜艳的、非常明亮的东方思脉之一枝,你要理解庄子,你必须理解一点, 就是老子学说认为,"人道与天道背离”;

老子讲天之道,讲人之道, 天之道就是道卷,人之道就是德卷,他认为人类文明是违背了天道,其实老子讲错了,人类文明恰恰是天道的产物;

你要想理解庄子,你必须理解天道与人道背离的这个老子思绪, 你才能理解庄子反文明意绪的这个做法,这里的意思绝不是反文明,尽管我对文明持以高度批判态度,因为你反不了,它就是天道的产物,这个世界是单向度演化的,你退不回去,因此我一点都不反动,因为想反动都反动不成;

但是你要想理解庄子, 你必须理解老子认为人道和天道是违背的,你只有理解这一-点你才能理解庄子为什么不断地反文明,甚至在自己的人生行为中都反文明,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对老子的这一点不能理解, 你就会认为庄子的做法你根本看不明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