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异物卡喉可要命)

着小儿的玩具和零食越来越丰富,家长越来越忙,小儿异物梗阻的发生率明显增多,一颗豆子、一粒花生米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儿童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儿童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异物卡喉可要命)

儿童异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

着小儿的玩具和零食越来越丰富,家长越来越忙,小儿异物梗阻的发生率明显增多,一颗豆子、一粒花生米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很多家长遇到孩子异物梗阻后慌乱无主,无从下手,而事实上如果一发现小孩异物梗阻,当场正确处理的话很多危险都能成功解除。在没有医疗设备的情况下,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简单易学的解决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方法。

如何判断是否是呼吸道异物梗阻,又如何实行海姆立克急救法?下面就跟着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医务人员学习海姆利克急救法。

视频信息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护士长高世琴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压迫腹部,引起膈肌的快速、短暂上移,突然增加胸腔压力,造成肺内的残剩气体迅速呼出,促使呼吸道的食物或异物从口腔中排出。

其实施流程为一询问,二观察,三呼救,四施救,五送医。当有人出现噎食、发绀征象时,询问患者情况;观察其是否无法呼吸、咳嗽和说话,是否出现海姆立克征象;确定异物卡喉,大声呼救,叫人拨打120;正确实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判断异物是否咳出,及时送医。

针对生活中常出现的噎食现象,高世琴特别提醒,当有人出现噎食时,先判断,确定是呼吸道异物梗阻后,呼救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正确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然后将患者送往医院继续治疗。

据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越秀院区医务人员针对儿童高发的伤害事件,如异物梗阻、摔伤,撞淤,烫伤等应急事件,推出急救微课题系列科普文章、视频,希望帮助家长和公众掌握正确的急救、自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要点

立位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成人患者。病人站立位,嘱患者弯腰头部向前倾并张口。 ①抢救者站于患者背后,以双臂环绕患者腰部。 ②抢救者一手握空心拳,使拇指朝下置于患者上腹部中线于脐上两横指处,远离剑突。 ③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用力向后向上冲击腹部 6 次一个循环,此法造成人工咳嗽,冲出异物。每次冲击应是独立、有力的动作,两次之间要停留片刻不要连贯,注意施力方向。不能用拳击和挤压,不要挤压胸廓,不能用双臂加压,防止胸部和腹内脏器损伤。 ④一个循环后效果不明显的,休息后可重复冲击,直至异物排出。

立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孕妇、肥胖患者。冲击的步骤与立位腹部冲击法相同,但冲击的位置及方向需要改变。应该直接向后冲击患者胸骨中部,6-8次直至异物清除。

卧位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不清、 站立不便施救、身体矮小不能怀抱腰部的患者。 将患者置于平整地面,仰卧位, 用仰头抬颏法保证气道通畅。 抢救者跪于大腿旁或骑跨在患者髋部, 将一手掌根部平放在脐上两横指处, 远离剑突。另一手置其上,两手重叠,用身体的重量压迫患者腹部,每 5~6 次一个循环,直至异物排出。

单人自救法:适用于独自一人时。可以利用椅背或任何有钝角的事物冲击上腹部中线于脐上两横指处,直至异物清除。

背部拍击法:适用于一岁以下婴儿。将婴儿俯卧于手臂,放在自己大腿上,头部低于躯干,掌根用力拍击婴儿背部肩胛之间6-8次直至异物清除。

胸部按压法:适用于一岁以下婴儿。将婴儿仰卧于手臂,放至大腿上,头部低于躯干,两指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方6-8次。

文/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婧 通讯员刘元铃

视频编辑: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郑洪达

题图:视觉中国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陈雅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