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

本文作者:杨学涛,北大中文系毕业,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网易公司、本来生活网、方糖小镇高管。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1)

喝心灵鸡汤要适度。但我们云南的汽锅鸡汤却是板扎的美味,多多益善。


导读

这些年我们或多或少都喝过以下几个品种的鸡汤:

  •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 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 无股权,不致富
  • 成长就是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圈
  • 很多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还轮不到拼天赋
  • 为梦想窒息
  • 不要怕,等有了用户量,商业模式自然就来了
  • 当老板很爽
  • 要把公司做大
  • 这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

我所要做的,就是告诉你这些鸡汤的主料、配料和营养成分表,是否有毒,需“躬身入局”自行鉴定,哈哈哈。以下,enjoy:

昨天我通过公众号发布了关于本人离职的消息,顺带分享了我对工作、创业的一些浅见(详见拙文 所有人都忙着复工,我却选择了辞职 ),没料到好友们对我离不离职不甚感冒(江湖人来人往,离职算个毛线),倒是对我关于创业、工作的认知表示出一丝丝的兴趣,希望我写得更细一些,既然如此,我就厚着脸皮再写一篇,别的不说,就讲讲这些年来流行的创业鸡汤吧。

这些鸡汤我都喝过,有时甘美,有时剧毒,小酌怡情,常喝夺命,还望朋友们酌情品味才是。

第一碗: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2)

乔帮主的斯坦福演讲堪称近年来最成功的演讲。

历史课最大的谎言之一,就是“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这句话。

不论你翻通史、断代史还是国别史,你都会发现一个真理:历史是由少数人引领的,他们要么是革命派,要么是改良派,要么是篡位夺权派,要么生下来就已命定是社会的主宰。

就拿中国古代史说,政客、文人和老百姓构成社会的三极,政客的游戏规则才是决定、改变历史的规则,文人的最大理想,不过是能以文章之美打通权力之路,而老百姓的最大期待,不过是能有一个明君,然后得以安享太平。要让老百姓改变世界,就和卖《如来神掌》给小朋友、然后告诉他“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如出一辙。

今天,不管大家抱有何等的鸿鹄(对,这个字念hú,我好歹是语文系毕业的)之志,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是不管你如何努力,绝大多数人的一生必将碌碌无为。能够不被世界改变,就已经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就不要再奢望去改变世界了。

第二碗: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3)

除了飞猪论,雷帮主格言不多,同志尚需努力。

我认识几个有类似经历的朋友,LBS火的时候,他们做LBS,AR逛街一时兴;团购火的时候,他们参与千团大战,亏着钱拉餐厅开店;本地生活火的时候,他们又转作本地生活,妄想包办本地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切事情;P2P乱的时候,他们转做P2P,脖子上箍(很抱歉我邪恶地使用了“箍”字)着金项链,嘴里镶着大金牙;区块链概念起来之后,他们又开始攒团队、写ppt,拿着ppt就开始搞路演……

所有的创业热点,他们一个也没有错过,都在知名公司任副总裁以上,钱应该没少赚,但是,每个风口消失之际,就是他们逃跑之时,从事业的角度看,他们一无所成。

社会上有很多混风口的人,列出职场经历都响当当,但是毫无行业积累,我们称之为“集邮人士”、“混简历人士”。这样的一堆经历对于一个人的长足发展而言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他实际上没有完整做成过任何事,也自然不懂得公司运营之道。

亚马逊的CEO贝索斯有一段名言:“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不要问这种问题: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可能影响你的公司的变化。相反,你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未来十年事情什么不会改变?然后把所有精力和努力放在这样的事情上。”

出于焦虑,我们大多数人一生都在逐浪,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又错过了一次发财的机会。但是,创业的浪潮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如果缺乏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终其一生我们都会被各种光怪陆离的趋势所裹挟,最终一无所成。

所以,不如像贝索斯一样思考,想想有哪些事情是永恒不变、可以超越周期、可以抵抗风险的,然后把这些不变的东西做实、做强,可能比不停地追逐风口价值要大一万倍。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也非常值得深入学习,他告诉我们万事要穿透本质,把原点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这个方法论对于喜欢标榜创新、乱创新的我们不啻为一记惊雷。

第三碗:无股权,不致富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4)

好赌据说是华人的天性,不知道为什么。

这碗鸡汤应该是搞股权激励的公司熬出来的,为了做更多的生意,他们必须在用户心目中植入这一魔咒,让大家相信股权才是未来世界中最贵重的财富。

其实,所有炒股的人手中都有“股权”,这个东西一点也不神秘,也几乎很少给人带来喜悦,但为什么股权一旦变为创业公司的股权,就瞬间变成了点金棒?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大家都相信自己持有股权的公司都能变为世界500强,然后想象着自己好不巧就是这个伟大公司的原始股东,不仅暴得大名,而且还可以坐享高达10000倍的收益。

所以,面对股权的巨大诱惑,很多人会堕入幻境,像被人灌了迷魂汤一般,心甘情愿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给一些并不熟悉的公司,然后当一个毫无知情权的股东,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被拿来练手,或者被挥霍,或者被转移,等到恍然大悟的时候,人家告诉你“投资有风险”,一句话把你噎死。

天下哪来那么多的并购和IPO?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能活着就已经是奇迹。投资公司的总监、副总裁、合伙人穷其一生都很难投出一个响当当的项目,你认为自己是哪根葱,可以随随便便投出一个独角兽?

贪婪,是贪婪让你丧失了理智。

第四碗:成长就是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圈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5)

这幅图的意思是这碗汤是外国友人熬的?

总有些人会怒其不争地告诉你:你想成长吗?你想抵达人生巅峰吗?那就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吧,你看看那些能够蜕变的美丽生物,哪个不需要经历脱胎换骨?

说这种话的人,不是愚蠢就是坏。

人和人的竞争,是长板和长板的竞争,如果你以短板作为竞争的武器,战争还没开始,你已经输了。既然是“长板”,那就是你的相对优势,就是那些你不用太费劲就可以做的比别人好的东西,只要不断的强化这些东西,并灵活应变到新的场景中,你将获得巨大的比较优势。如果你死活就要离开舒适圈,去痛苦地补足自己的短板,除了你牺牲了原本可以用来做长长板的时间,还会让自己变得痛苦、变得面目模糊,变得让别人不再认识你。

仔细思考一下,除了躺着看电视,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你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就能做得比别人好、同时又让你深感愉悦的?这件事情极有可能就是你安身立命一辈子的东西。

第五碗:很多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还轮不到拼天赋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6)

他们要如何努力才可以轮到拼天赋?

什么996,711、724,这都是资本家拿来恐吓搬砖工人的,他们不仅希望你臣服,还会别有用心地说一句: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劳动力,你应该为自己还能996而感恩。

这和奴隶社会的情景有点像,奴隶主会对奴隶说:你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蛋,像你这样的废柴,还有很多人站在门口等着要工作!

我不得不说,“天道酬勤”真的是一个阴谋论,这个阴谋的使用者除了让你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劳动产出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可以提升生产力。如果这个理论是成立的,中国的首富应该是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而不是整天打太极、耍嘴皮的马云,对吗?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讨论问题比获得答案更重要,好的方法比坏的使劲更重要,这些道理希望每一个人都懂,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

第六碗:为梦想窒息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7)

贾帮主不仅自己为梦想窒息,还号召大家和他一起窒息,不厚道。

贾跃亭的梦想真的让他窒息了。

经常听创业的人讲梦想,他们是天生的演说家,活动排得密密麻麻、论坛做了一场一场、访谈出了一篇一篇、粉丝圈了一茬一茬,公司业绩呢?不知道。

梦想是需要业绩支撑的,没有业绩的梦想那还真是空想,只可惜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为别人的梦想买了单。

当然,如果梦想只是说给别人听的,充其量只是一个骗子,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骗得了部分人,骗不了所有人。最怕的是,说梦想的人自己都信了,忘记了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这个的祸害可不是一般大,会大到自己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还浪费了巨额的社会成本——你说拿着这些钱干点啥别的不好呢?

在投资圈也应该提倡环保理念,不要总认为钱是自己的,就可以随便花谁也管不着;而是应该像劝诫富人的奢侈行为一样,视资源为全社会所有,提高资源的环保属性。

当然了,你要真任性,还真没人管得着。爱谁谁吧,亏的又不是我的钱。

第七碗:不要怕,等有了用户量,商业模式自然就来了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8)

这只羊说的是对的,薅羊毛的人绝对不会只盯着一只羊来薅。谁身上有羊毛,他就会去薅谁。

这个投资圈的伟大发明真有意思。

搁在以前,你怎么也不敢想象这件事情:还没想好以后怎么挣钱,先砸钱买来一批用户,然后?然后很多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模式”有两个巨大的漏洞,第一,这些人是“用户”,不是“客户”,他们只是因为你便宜或免费而使用你产品的人,而并非可以正常买单的人;第二,在这个消费行为中,消费动机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便宜”或“免费”,如果别的公司也提供“便宜”或“免费”,这些用户会毫无留恋地流失。

很多公司做用户调研的时候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给你提供更好、更便宜的东西,你会买吗?

面对这个近乎白痴的问题,几乎所有用户都会回答:会的。

然后,公司根据这个调查问卷得出结论:我们的产品推向市场一定会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果然,用户量大增。但是,一旦这个优惠取消,用户也会潮汐般退去。因为这些用户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客户。

那个问用户的问题应该改为:如果我给你提供更好的东西,但是价格会更贵,你愿意接受吗?

错误的问题会带来错误的决策,你搞懂用户和客户的区别了吗?

第八碗:当老板很爽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9)

哈哈,想象中当老板应该是这样的,其实99%的时间都相反。

相当一部分人选择创业,是期望享受当老板的感觉:拿着创始人、CEO的名片招摇过市、喝五吆六,有一种人生走入巅峰的感觉。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了老板的人才知道,以前是给老板打工,当了老板之后是在给员工、股东打工。“老板”的头衔换来的只是精神上的胜利,失去的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一不爽就撂挑子走人的自由。

很多老板们的现状是:分出去的权力越来越多,但责任一分不少;任何员工都可以一言不合走人,老板不行;眼睛一睁就有一大笔固定支出,收入在哪里却还不知道;你觉得是老板在外面胡吃海喝,其实他为了谈成合作已经头晕眼花、肚中翻江倒海;员工聚在一起8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说老板的坏话,老板必须笑嘻嘻装作听不见;为了这个月的员工工资能正常发放,老板经常不回家吃饭,老婆恶狠狠地对他说:这个生日再不回来就永远不要回来了……

如果你理解上面这些场景,以后记得对你的老板好一些。如果你曾经感同身受,在决定要做老板前务必深思熟虑。

第九碗:要把公司做大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10)

很少有像IBM一样能让大象跳舞的公司,很多公司的“大”只是浮肿。

公司的唯一使命是赚钱,这是衡量一个公司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如果你非要讲社会责任、环保、公益、改变世界,你可能认错人了,麻烦你去参考公益组织、NGO等。

所以,“大”从来不应该是评判一家公司强弱、好坏的标尺。还有,“大”意味着人多,但凡听到哪家公司好几千人,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这家公司有多牛,而是想到这家公司的老板压力好大,每个月要给这么多人发工资。

“大”如果不“强”,如果没有规模效应,如果没有建立起行业护城河,这个“大”就只是虚张声势。做过公司的人几乎都可以得出结论:头脑发胀公司扩张的时候招的人,砍掉一半之后业绩丝毫不会受影响,而人均产值则会更高。人均产值,才是衡量人员规模有效性的标准。

假设有两个公司摆在你面前:一个年收入1一个亿,但是净亏1000万;一个年收入1000万,但是净赚100万;前一个公司是风口行业,大名鼎鼎,后一个公司是“传统产业”,默默无闻。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敢断定,选择前一个公司的人不会在少数,他们像买椟还珠的郑人,认为“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的盒子更重要,至于盒子里面是否有珠宝倒在其次。

春秋战国时候的故事流传两千年而不衰,在做决策的时候,郑人无所不在。

第十碗:这是一个最好的创业时代

有关创业鸡汤的话(关于创业的鸡汤)(11)

每次听到“创业时代”,脑海里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哈哈哈,最后一碗鸡汤一般都是最毒的,试过之后果然名不虚传。

你也不想想,创业多难啊,哪是喝着咖啡拿融资、敲锣打鼓迎上市那么简单,但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局面里,我们会选择相信自己就是那个“功成”的“将”,而不会是“骨枯”的炮灰和韭菜。

这个成功几率比赌博还要低,赌博只需要运气就可以小赢两把,但要在创业里创造胜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这些个因素即便全是“吉”也未见得会有好结果。“If not me, who ? If not now, when?”这个问题也可能问的是“如果不是你去送死,还会是谁去送死?你如果现在不死,你以为还会啥时候死?”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的这句话也可以改为“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创业的真相之后依然选择跳下火坑。”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你选择做什么?

最后友情提醒:本文也属于鸡汤,喝之前敬请试毒,风险自担。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