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与内部审计评估(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

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成本效益”原则,该当何解?

什么是审计的“成本效益原则”呢?

简单来说: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时间,做出最完美的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与内部审计评估(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1)

一、小案例

记得小时候,在一本课外读物上,看了一个税务员“敬业”的故事!

某冬季,寒风呼啸,冰霜满天!

凌晨1点多,一位年轻税务员,披着一个棉大衣,藏卧在商贩们必经之路旁边的草丛中,又冷又困,兜里装着红辣椒,困了冷了就咬上一口,提神醒脑。

因为据他们观察,有一批山货商人起得很早,去县城交易后就返回山里,从不交税。

天寒地冻,他已经连续蹲点了3天,终于,他抓到了逃税的商贩,收取到了30元多一点的税款,为国家挽回了税收损失。

他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表扬!

我们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下,这位税务员的“贡献”!

(1)敬业?能冒着严寒蹲点,自然说得上敬业,实际上也许会有这样的人(不谈有私心的)。但我们得问一问:税务员平时的工作价值,浪费的几天时间,真的比不上30元的税款?

(2)为国库挽回了三十几元的损失,那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30元估计和现在300元差不多,国库中确实增加了这一部分钱。我们也可以再问下:平日里,这些钱真能入得了国库吗?

(3)价值?这部分税收的价值如何?这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对于刚开始的市场经济,这些钱是在商户手中价值更大,还是被流转到政府部门价值更大?

最诛心的是:这点钱,够某些领导们的一顿饭钱吗?

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忆犹新!

那么,回归正题:这个税务员的“成本效益”高吗?或者说,考虑过成本效益问题吗?

是不是就是想传递一种:“千里送鸿毛”的精神?

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与内部审计评估(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2)

二、内审的尴尬

我们自然不会傻到做“千里送鸡毛”的事儿(只谈经济业务,不谈感情)!

内审人员却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殚精竭虑地忙活了十天半个月,最后,没有取得一点儿有价值的审计发现?

这时,领导过来问你要成果!

在他们眼中,你是风风火火地审计了那么多天,浪费了那么多人力和时间,总会有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出来吧?

事实上,有“成本”没“效益”!

这也是我们内审人员产生焦虑的来源之一!

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与内部审计评估(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3)

三、成本和效益有哪些

我们内部审计,最大的成本就两块:人力成本、时间成本。

人力成本:不止是审计人员,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配合人员、其他专业部门的协助人员;

时间成本:就是这么多人投入到审计程序中,越是不出成果,浪费的时间就越多。

当然,也包括物力成本,比如:差旅费、办公费、各类测试费等,对我们来说,这一块是不用多考虑的。

那效益有什么?一是要有重大审计发现;二是要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

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与内部审计评估(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4)

四、如何遵守成本效益原则

1.成本效益意识

不要像文章开头故事中的税务员一样,为了区区几十元的税收,浪费几天时间;

每开始一项审计,我们要认真分析审计目的,依据审计目的价值来评估,来设计合理的审计方案和程序,估算下需要花费的人力和时间!

2.风险判别

我们内审计人员不一定成为管理方面的专家,但一定要是风险管理类的专家。

审计过程中,要有识别风险的能力,重要风险应采用充分的审计程序,不重要的风险甚至不需要去关注。

3.抽样方法

抽样是最体现“成本效益”原则的审计方法。

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又有一定机率发现问题,虽然本身存在一定失察的机率。

抽样也分很多种方法:随机、分类、分层等,也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对重要业务或事项提升抽样概率,如:货币单位抽样。

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与内部审计评估(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5)

4.重要性原则

这是大部分管理理论所遵守的原则,也是我们审计工作中常用的原则,对重要性的业务、线索或程序,应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非重要性的,降低相应投入。

5.审计程序中的“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价值为驱动的,我们的审计程序也要以“价值”为驱动,每一道审计程序都要以取得有效审计证据,取得重要审计发现为出发点来设计。

时刻注意着,剔除无效“作业”,保证审计资源用到刀刃上。

6.内审人员的“惰性”

内审从业者一般出现两个相反的表现:一种天天焦虑,一种整天悠哉悠哉!

但时间一久,基本上都会产生一种“惰性”的心理。

究其原因,就打个比方吧:北方人和南方人相比较,南方人总是显得勤奋一些,原因是:在古代,靠天吃饭的情况下,南方环境好,只要劳作就会有收获。而北方人就算天天劳作,老天如果不下雨,也会颗粒无收!

所以,北方人的性情中,就缺少了“斤斤计较”的执著,也就显得有一点点“惰性”!

内审人员相对于外部审计,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员,就如北方人般,易出惰性。

所以,好多内审人员可能会忽然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自己有了“拖延症”!

干活时,总是干一会儿,停一会儿,提不起劲!

这样,就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的产生。

内部审计控制质量与内部审计评估(内审干货内部审计的)(6)

7.但也不要盲目使用“成本效益原则”

只是为降低成本,盲目地缩减审计程序,审计证据,这其实是偏离了成本效益原则,所有的原则就是为了审计目标服务的,达不到审计目的,一切原则都只是摆设!

请多多点赞转发哟!

#新年贺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