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少思寡欲百病不侵(古话)

中国民间传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但其实人也有“三宝”,这个需要从一句古话中了解,即“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吧!

为什么少思寡欲百病不侵(古话)(1)

一、精足不思淫——“精”

这是出自《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与"温饱思淫欲"的意思不同,这里的更劝导人们对自身精气有所保存。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字“精”,这句话中的精主要指的是人身体内的精气和精元。根据古人的观点,精躲藏在人的肾中,是肾的根本所在,一个健康的人,一定是肾气充盈之人,且往往都事业有成,因为他们不会成天只想男女之事,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有些人终日浑噩,在灯红酒绿中沉醉,就算有再多的精气也只能慢慢被掏空,变得不健康。

为什么少思寡欲百病不侵(古话)(2)

二、气足不思食——“气”

在中国的修行之中,有一种叫"辟谷"的养生理念,即通过自身的修行,慢慢脱离对饮食的依赖,达到一定的程度,这和我们要讲的“气足不思食”的意思相近。

这里的“气”指的是身体内部的动力,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它蕴含着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可以帮助身体维持循环运作,保护身体的各处器官。

而在武侠剧中,高人闭关修炼,很久都不进食,这也有“气”的作用,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体内达到一定的循环,从而保护各种器官。

为什么少思寡欲百病不侵(古话)(3)

三、神足不思眠——“神”

人类的生命从“精”开始发源,通过“气”来提供生命的原生动力,但一切思维和行动离不开“神”的支配调动。这里的“神”指的是我们的精神状态,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只要我们精神十足就不会感觉困倦。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每天都昏昏沉沉的,做什么都没状态、没精神,这样就是精神不足的表现。如果精神好,那么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朝气蓬勃的状态,身体也不会懒洋洋的。

像现在的年轻人,晚上习惯性的熬夜,这对于“神”消耗特别大,这样不仅会造成注意力的不集中,而且还会经常犯困,把时间都浪费在第二天睡懒觉上面。

为什么少思寡欲百病不侵(古话)(4)

中国自古以来便对养生理念颇为重视,人之“三宝”也一直都是重要的修行之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养护好了它们,才能保障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现在大家知道人的“三宝” 是什么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