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月宝宝什么都不会说(15个月大的娃连话都不会说)

“以后谁家要娶我们家闺女,请现在就带走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15个月宝宝什么都不会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5个月宝宝什么都不会说(15个月大的娃连话都不会说)

15个月宝宝什么都不会说

“以后谁家要娶我们家闺女,请现在就带走吧!”

今天,在市人代会分组审议的会场,市人大代表、静安区文化局局长陈宏聊起了自己曾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位家长的感言,引得会场里的代表们会心一笑。

宝贝女儿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开出了这番带着一丝无奈的玩笑?“很多家长最烦神的,就是晚上下班回家给小孩辅导作业。”陈宏解释道。

为此所累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景象,每天都在许多家庭上演着。陈宏代表甚至坦言,庆幸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过了需要辅导功课的年纪。

是因为家长对自己孩子关心不够,不想劳神辅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孩子一入学,家长就被老师拉进了微信群。每天表现如何,都会在群里排名。一天、两天还很淡定,到了第三天、第四天,每天如此,家长还能坐得住吗?”已为人母的陈宏感同身受,“家长都不淡定了,孩子能不能淡定呢?”

“打卡”作业情况、“直播”孩子动态、发布成绩排名……每天从不缺席的家长群消息,已经让不少家长“憋出了内伤”。“是不是也应该对教师的心态和行为,也多一些关注与引导?”她提出,学校和上级管理部门应考虑调整对教师的考核机制,不再唯成绩论英雄。陈宏的提议得到了一些代表的赞同。

不过她也对这一现象表示了理解:“老师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们的成绩都能提高。”毕竟,孩子有升学的压力,学校则有升学率的压力,压力传导到教师这里,“家长群”的诞生,只是当下教育环境变化的表象之一。

陈宏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提到了教育问题,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环境。”

一个周末,亲戚带着孩子来陈宏家串门,吃完午饭便要匆匆离开,带着孩子去上幼教课程。“15个月大的孩子上什么幼教?话都不会说几句!”不解的陈宏却得到了一句“你‘out’(过时)了”的回应:“很多孩子都在参加早教,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为了给进入幼儿园、小学打下好基础,这位亲戚已经一口气买下了价值2万元的课程。这让陈宏意识到,这两年,找她咨询哪一所幼儿园、小学比较好的亲友,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咨询中学的。

“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吗?”

在陈宏看来,孩子不能只会做题,也要培养人文、科技等多方面素养,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当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将应试的压力过早下放,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她介绍,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培养综合素质,静安区今年寒假开展了“戏剧谷”活动,邀请40名一年级小学生走进静安区文化馆,在专业导演的指导下体验戏剧表演。

同时她还建议,许多年轻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如何培养孩子也在摸索,对年轻的父母们也要做好引导,只有减少家长的焦虑,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有些家长觉得,多投入、多让孩子上培训班,就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家长们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吴頔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