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硬盘怎样与新机联网(更换新硬盘不丢老数据)

点击上方蓝字“电脑报”关注我们,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老硬盘怎样与新机联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老硬盘怎样与新机联网(更换新硬盘不丢老数据)

老硬盘怎样与新机联网

点击上方蓝字“电脑报”关注我们

电脑报新媒体·王诚

最近不少读者都曾经向小编询问过升级硬盘的问题,其中包括:

更换SSD为系统盘后如何保存原有的系统且SSD工作不受影响;

加装大硬盘后原有小硬盘分区合并的问题;

磁盘工作模式更改(数据无损)……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升级硬盘或使用硬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具体问题,那么现在就一并给大家解答。

懒人的福音

迁移现有系统至SSD

买了SSD回来当系统盘,但现有机械硬盘上的系统已经用了很久,安装了大量常用的程序,而且有可能有些程序已经找不到安装包——说白了就是不想重装系统,那能不能直接把现有操作系统直接克隆到新的SSD上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和以前从机械硬盘克隆到机械硬盘又有些不一样。

使用分区助手进行系统迁移

传统GHOST这样的工具对于Win7/Win8/Win10以及SSD这样新兴的系统与硬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各种兼容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于系统保留分区的处理),克隆出来的系统不能启动、工作异常的情况很是常见。在众多针对硬盘系统迁移的软件中,小编推荐选择“分区助手”这款软件。

GHOST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分区助手使用起来比较简单,把新买的SSD连接到电脑上开机,从原有的机械硬盘启动系统,运行分区助手,选择“迁移系统到固态磁盘”,按提示点下一步,接着设置好分区大小(目标SSD的系统分区容量要比现有机械硬盘系统分区的数据总量大这种弱智问题相信不需要小编提醒大家了),再按提示继续下去即可完成(数据迁移可能要等半小时左右,视你的硬盘数据多少而定)。

分区助手提供了专门针对SSD的系统迁移功能

值得提醒的是,在迁移完毕提示重启时,建议先关机拔掉原有机械硬盘的数据线,重新开机设置SSD启动。这样做的好处是万一SSD启动失败也不会损坏掉原有机械硬盘上的启动信息,重新关机接上数据线后还可以重新用原有机械硬盘系统盘启动,然后重新进行迁移。

没有4K对齐,对SSD有什么不利呢?首先是性能,由于4K没对齐,数据跨越了存储的数据块,平时只需一次操作而现在要进行两次操作,磁盘性能必然大幅度下降,这个降幅最高可达50%以上;其次,大量增加的擦写操作必然会使SSD的寿命明显降低,对于采用擦写寿命本来就十分有限的TLC颗粒的SSD来说,这个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如图所示位置显示31K-BAD则是没有4K对齐

如何检查完成系统迁移的SSD是否4K对齐?有个很简单的方法,下载运行AS SSD Benchmark软件,选到你SSD对应的盘符,此时查看左侧的信息,如果有诸如红色31K-BAD的字样,则是没有4K对齐,如果都是绿字则已经4K对齐。

用分区助手也可以手动进行4K对齐

其实用分区助手进行系统迁移的时候,都已经做过4K对齐了。当然,如果你发现自己的SSD或其他硬盘没有4K对齐,也可以用分区助手进行手动对齐。

IDE模式下的SSD是否打开了Trim功能?

相对于4K对齐,SSD在系统迁移之后还有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参数,那就是Trim功能。实际上,这得先从AHCI模式和IDE模式说起。对于从机械硬盘升级到SSD的用户来说,可能之前的电脑已经使用了不少年头了,在购机时很有可能是通过系统克隆的方式来安装的系统,电脑城的装机员们为了保证克隆系统的兼容性,一般会在主板BIOS中把硬盘的工作模式设置为IDE模式(他们所用的克隆镜像本身也是IDE模式),虽然对于机械硬盘来说,无论采用AHCI还是IDE模式,性能变化不会非常大,但是,对于SSD来说,这个影响就比较明显了——IDE模式损失的性能从30%~90%不等,特别是随机性能,只能用暴跌来形容。

还是运行AS SSD Benchmark,如果显示pciide-BAD字样,则是没打开AHCI模式

但是,早先的系统已经是IDE模式下安装的了,迁移到SSD上也不能直接切换成AHCI模式的,否则会蓝屏,除非在BIOS设为AHCI模式后再重装系统。好吧,性能损失咱也就认了,就算是暴跌后的性能,也是比原来机械硬盘强不少的(其实还是因为懒得重装系统……)。但SSD另一个重要的功能:Trim,是否因为SSD处于IDE模式下而不能开启呢?Trim可以大大提升SSD的使用寿命,几乎是每块SSD都必须要打开的功能。

如图所示,这块SSD的Trim就没有开启

实际上,经过小编测试,即便是在IDE模式下,只要你买的SSD本身支持Trim功能,都是可以自动打开的,也就是说Trim功能和AHCI模式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它是SSD自身的功能。当然,要SSD达到最佳使用状态,还是勤快一点,重新安装系统吧。

Win10装到移动硬盘上,苹果也能用

微软对操作系统安装的介质作了限制,要把操作系统安装到USB接口的移动存储设备上必须通过第三方工具来完成(其实在Windows8企业版中,微软官方也提供了Windows To Go工具来实现这个功能)。

用USB移动硬盘来安装系统有个好处,在你电脑上系统硬盘故障不能启动时,可以用USB移动硬盘直接启动到Windows 8/10界面来救急,同时也可以把你私密的文件和应用都保存在移动硬盘的系统里,不管电脑被熊孩子怎么玩,都没机会影响到你移动硬盘上的系统。

分区助手支持类似Windows To Go的功能

为了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上手,我们当然得选用最简单的办法来实现。还是使用分区助手,把USB闪存或移动硬盘插到电脑上,选择安装Win8/Win10到移动硬盘,接下来选定USB存储设备和Win8/Win10安装镜像(或是选定Install.wim,这取决于你的Windows安装源程序来自ISO、安装光盘或另一个USB闪存),点下执行键,等个10来分钟(取决于USB存储设备的速度),安装盘(其实同时也就是移动的系统盘)就做好了——此时这个USB存储设备已经被装好了Win8/Win10系统,接下来的事只是让它接上需要安装系统的电脑,识别一下硬件、设置一下账户密码而已。

小编把装好Win10系统的USB移动硬盘接到电脑上,然后用它启动电脑,此时就自动进入Win10安装的最后步骤:识别硬件和设置账户,大约等待了10~20分钟(USB 2.0接口比较慢,换3.0接口应该好一些),系统就可以使用了。此时从USB移动硬盘启动的Win10依然可以识别电脑上原来的硬盘,完全不影响数据的使用。

USB3.0接口带来更快应用体验

这个功能其实还有很多用处,安装一个Win10干净系统不超过20GB硬盘空间,也就是说买个32GB的闪存即可完成(40元~60元),只要你愿意,给自己的电脑多准备几个安装了系统的闪存,安装不同的应用都可以(就好象平行宇宙一样……)。另外,这个方法安装的Win10也适用于苹果Mac Book Pro,对于不想在苹果笔记本的硬盘上安装Windows(主要是做安装盘太麻烦,又要占内置硬盘空间)但又用得着Win10系统的用户来说,确实非常实用。

老硬盘合并扩容数据不丢失

可能很多用户在给老电脑加了硬盘之后(特别是把系统盘升级为SSD后),以前的老硬盘就当作从盘用,但这时就会觉得之前给老硬盘分的区很尴尬(一般来说老硬盘上的系统分区都比较小),盘符太多不说,每个分区也倒大不小的,现在的软件和高清视频体积又大,分开装在数个小分区内很难管理。那重新分区吧,备份数据又麻烦又费时,这时候分区无损调整功能就很有用了。

老硬盘以前分的区都太小,现在可以直接合并为一个盘而无损数据

其实很多硬盘工具都可以实现无损分区的,分区助手也是其中一种。操作很方便,在软件主界面下选择需要合并分区的老硬盘,然后点选界面左侧的“合并分区”,对应的操作界面就弹出了,选好要合并的分区,再选好目标分区(也就是合并完之后标注的盘符),点确定再在主界面点执行即可。

注意,所有合并的分区,都会把分区上原有的数据存放在合并完的新分区对应的文件夹内(文件夹名为原来分区的盘符),这时你得注意安装在原有分区内的应用程序原本对应的盘符,尽量在合并时把目标分区设置为原有应用程序安装的盘符(合并完再改盘符也可),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重新安装应用程序的时间。

老SSD性能轻松恢复

可能早一批尝鲜SSD的老用户会发现电脑上的SSD性能和买来的时候相差比较大了,这也是因为SSD工作原理而导致的,是很普遍的现象。恢复的办法其实很多玩家都知道,无非就是全盘擦除,让SSD回到出厂态。但是,这种擦写对于SSD的寿命是有影响的,考虑到现在主流消费级SSD很多都采用了擦写寿命更短的TLC颗粒,恐怕在全盘擦写的时候,玩家的心里都在滴血吧……

Win10的磁盘优化已经默认支持SSD的Trim功能了

其实,有个折衷的处理办法,我们知道除了很古老的型号外,目前的SSD都支持Trim功能了,说白了这就是SSD版的磁盘整理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在恢复长期使用后的SSD性能。从Windows 7开始,用系统自带的分区工具格式化SSD,会默认进行Trim操作,所以发现SSD性能衰减了,直接用Windows7以上系统自带磁盘工具将其格式化即可恢复。

如果SSD上有数据不能格式化怎么办?其实用系统自带的磁盘优化功能也可以进行Trim操作(Win8以上系统)。以Win10为例,点选磁盘属性,选择“工具”,然后点“优化”,选好需要优化的分区,点“优化”即可,所花费的时间不过几秒到几十秒。你也可以启动自动优化,一周优化一次,SSD的性能衰减幅度就会明显降低了。

作者:王诚@电脑报

电脑报新媒体:CQCPCW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电脑报旗下其他微信号,阅读更多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