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贸区制度创新有哪些(浙江6个自贸联动创新区开展差异化建设)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高佩静) 3月6日,浙江省召开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发布会。会上,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等6个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发布总体方案,将围绕各区特色开展差异化自主创新,介绍了实施范围、功能定位、改革任务举措等内容,宣告联动创新区进入正式建设阶段。

  浙江省自贸办副主任、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张钱江在会上指出,浙江建设联动创新区的首要任务是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将联动创新区建设成为浙江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的主阵地,带动全省共享自贸改革的试点经验,增强浙江自贸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各区要通过开展差异化制度创新,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体现浙江特色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拓宽浙江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领域和内涵。

  据了解,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是浙江省推进浙江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形成“自贸区 全省开放平台”整体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2019年12月9日,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台州等6个联动创新区。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对联动创新区建设的定位和要求,各区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对联动创新区建设作了总体安排。杭州建设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自贸区、宁波建成高水平高质量对外开放高地、温州构筑民营经济国际化发展典范、嘉兴搭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主平台、金华开创国际化高标准的大众贸易新领域、台州打造民营智能制造的开放新高地……

浙江自贸区制度创新有哪些(浙江6个自贸联动创新区开展差异化建设)(1)

浙江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云端新闻发布会现场

  食品销售是自由贸易往来的其中一环,针对食品领域,各区制定出与其相关的任务举措。其中,宁波将立足国际大港和开放枢纽优势,压缩食品、农产品等进口检疫审批时间,扩大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范围,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并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中东欧国家特色农产品进口指定监管场地,扩大原产于中东欧国家农产品、食品等的展示,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金华将发挥跨境电商的优势,创新发展进口贸易机制,加大农产品、医药和康复、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力度。打造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等“全牌照”进口指定口岸,完善多平台联动监管、冷链仓储等功能。

  张钱江表示,6个联动创新区总体方案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浙江“自贸区 全省开放平台”的整体发展。下一步,浙江省自贸办将指导各联动创新区抓紧按照总体方案推进相关建设,督促各地制定时间表任务图,确保总体方案试点任务在联动创新区落地见效。同时,及时总结提炼各地复制推广和制度创新的经验做法,进一步释放浙江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助推浙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自贸区制度创新有哪些(浙江6个自贸联动创新区开展差异化建设)(2)

浙江省自贸试验区各联动创新区布局图

  据了解,未来,浙江省将强化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的联动试验,争取形成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改革创新成果,将联动创新区打造成为浙江省新时代高能级开放平台和自贸试验区扩区的基础区、先行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