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

《咸阳城东楼》诗文

晚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咸阳城东楼》注释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1)

① 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② 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③ 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

④ 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⑤ “溪云”句: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⑥ “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当年:一作“前朝”。

⑦ 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⑧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咸阳城东楼》赏析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2)

1、登高与观下:作者是一登上咸阳城东楼,却是满面愁容,为何?作者乃是看到了咸阳城蒹葭苍苍、杨柳丛生,一片衰败之气,再也不象秦汉时候的京城繁华都市,倒似农村,从而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己老家的沙洲。登高观万里,愁绪穿千里。空间感极强大。

2、云起与日沉:乌云从溪(磻溪)水边升起,红日从阁(慈福寺阁)落下,云起日落,一起一落、一黑一红,一初一暮。落差感极强,极其富有表现力,作者用乌云代表了黑暗与邪恶势力。

3、风去与雨来:大雨来前,狂风肆虐。群山周围的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狂风已经吹满了城楼。作者用狂风与暴雨代表了黑暗与邪恶势力的疯狂肆虐与打击。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王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风雨飘摇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

4、鸟下与蝉鸣:鸟比喻象诗人一样忧国更忧民的人,失去了朝堂上政治影响力,蝉比喻聒噪小人把持权利。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5、秦苑与汉宫:作者用“夕”和“秋”来表达“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

6、行人与流水:故国东城依旧在,渭水却东流。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咸阳城东楼》的写作手法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翻译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3)

虚实结合写作手法;虚:过去的禁苑深宫,实: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知兴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