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萍老师(一级教师贺秋萍)

这些日子,每天无论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抖音、快手等民间媒介,都是关于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各类消息。我们看到了钟南山耄耋之年毅然奔波抗疫一线的身影,看到了一个个白衣天使解下口罩时让人心疼的面容,看到防疫一线党员群众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坚守,看到了有爱路人风里雨里无私捐助的脚步。

看到他们,我们有理由坚信,我们有抗击病毒,甚至战胜任何灾难的勇气、毅力和能力。我敬佩飞蛾扑火般“顶风逆行”武汉的国家脊梁,我赞赏抛却荣华毅然回国的海外科学家,我点赞涓涓细流汇成爱海的各界人士。但诸如故意隐瞒病情、在疫情危急时仍贩卖野生动物顶风作案、还在组织参与聚餐等等负面消息也在冲击我的内心,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曾经的弃医从文,我想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我意识到身病易治、心病难医,医者医身、师者医心。抗击疫情这一战,教师绝不能缺席,德育绝不能缺位。

有专家表示,在一定意义上,如果说普通人的心理紧张有10分,那么3分来自疫情,7分来自心理恐慌。我想这些正在成长、风华正茂的学生,他们在面临疫情的时候,更加欠缺和需要及时有效的心理防疫,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我们帮助孩子们保持情绪稳定,提高身心弹性,积极引导孩子们在家里充实过好每一天,安心静心用心学习生活,这就是教师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的方式。以“疫情”为素材,以阻击疫情战中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为引,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品学兼优的人,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科学防御,不要被社会的阴暗角侵蚀自己的内心。告诉孩子们要懂得自觉自律,把疫情作为考验我们耐性、品行、人性的一场磨练;教育孩子要有家国情怀,把疫情作为对国民一员的我们爱国之情、爱国之志的一次检阅,进而提升我们的人生品质。

理性,科学。我每天利用微信家长群,班级QQ群发布“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把“新型冠状病毒自白书”微视频发给家长、学生,让他们正确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让每个学生能够理性地面对疫情,做到不恐慌,不盲目,不传谣,不信谣,科学抗击疫情,安全居家学习。教育学生积极地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比平时更加注重自己和周围人的卫生情况,为疫情的防控做更多更有效的准备。

感恩,陪伴。常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既然被突发的疫情强行把我们和家人绑在一起,就让用心体悟家庭的温情。在“被”居家的这些日子里,组织学生把家中的小事记录下来,在班级群分享,同学们的故事或感动,或无奈,或喜悦,或悲伤,但都表现出他们最真实的自己。我相信,每位学生在开学之后,重新翻起这些故事,一定会被这种最真的爱所感动。在这个可以全身心陪伴家人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努力,我相信最普通的相伴也会变得闪光。

搭桥,沟通。有心理专家表示,疫情持续存在的压力会让我们在情绪、生理、思维和行为上都出现变化,例如有人会焦虑、恐惧、疑病、抑郁、愤怒、愧疚、易波动、精疲力竭、麻木或者“英勇无比”。看到这些,我便适时在学生群与大家视频连线、语音聊天,拉拉家长理短,询问近期生活学习情况。对班上心理消极、性格孤僻的学生,与家长通话,询问家庭情况,从而全方位了解学生。

接纳,关爱。曾有一瞬间,只要看到湖北,武汉的字眼,很多人都闻之丧胆。武汉生病了,他们需要支持,我们不能投给他们偏见的眼光,更不能对他们避之不及。因为武汉好了,湖北好了,中国才会好,关爱武汉也是在关爱我们自己。我组织学生将对武汉的关爱、对疫情的认识写成文字,我看到他们客观接纳事实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病者的同情、对医者的赞许和对祖国的祝福。患难之中见真情,我们都是有爱的人!这一个个不冷漠、不鄙视的孩子,日后无论春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他们一定能勇敢、乐观地生活。阅读他们的文章,不仅让我更容易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为我们的线上交流提供更好的话题。

充实,满足。这一次,我们终于被野生动物无情地“关”了起来,怎样让每位学生都能自觉自律地学习,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我在班级群积极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分享优秀学生的“每日安排表”,展示优秀作业,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认可与满足,并以此激励其他同学,在班级群形成“追、比、赶、超”的良性互动。我想,孩子们的时间被学习占据了,他们也就没有时间无聊发呆、忧虑恐慌了。

分享,交心。在班干部的组织下,我们在班级群有序开展讨论,孩子们提出了诸如“疫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明星”“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怎么看待生命”“如何爱护我们的地球?”等等话题。这些活动,缓解孩子长久呆在家里的憋闷,让他们能够更加理性看待生活,也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在QQ班级群里,我们还看到有的同学分享家庭美食,有的同学带来歌曲跳舞等等。我告诉每位学生,在他学习的路上,他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老师、同学一直和他在一起,这也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回归组织的幸福感。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除了第一时间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待在家里不乱跑,量体温汇报每日情况外,我还想告诉我的学生一定争分夺秒,借“超长寒假”弯道超车,不要以疫情为借口推脱学习,这段时间就是拉开人生成长差距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疫情终究会过去,而我们虚度的时光是回不来的!

祝晓萍老师(一级教师贺秋萍)(1)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贺秋萍,女,32岁,汉族,中共党员,一级教师,现为渭南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200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曾荣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二等奖,陕西省第八届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三秦教苑”征文省级一等奖,多次荣获渭南中学“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创造,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来源:丢手绢WNRB 渭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