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编导:康敬锋 毛云李)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将今年的国际禁毒日主题确定为“无毒青春,健康生活”。近年来青少年涉毒案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家禁毒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员19万4千人,其中, 35岁以下人员有11万8千5百多名,人员数量占到了犯罪嫌疑人员总数的61%。为此,各地公安机关加大了对这类犯罪的打击力度。

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 冰毒、麻古等新型毒品网络兜售

这是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侦破的一个特大网络贩毒案件,警方在一家快递公司将前来取包裹的犯罪嫌疑人高某及其同伙抓获。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1)

打开纸箱的包装之后,里面是装红酒的木盒。这些红酒木盒很难打开,侦查人员费了很大力气打开木盒和包装袋后,发现里面还包着一层锡纸

侦查人员:这锡纸里包的什么东西?

犯罪嫌疑人:冰毒。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2)

在这个包裹里一共有三个红酒木盒,里面都是包裹严密的冰毒,经过侦查人员称量,缴获的冰毒一共是3000克

在随后对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地进行搜查时,还缴获两把枪支和少量冰毒。

上饶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吴继:这个主犯高某,从广东陆丰一共先后购买了10次毒品,共5000余克。

在抓捕高某的前几个月,上饶市公安局禁毒民警在网络上巡查的时候,发现经常有一些买卖毒品的聊天记录,这些人都是通过一些暗语进行交流和买卖。

上饶市信州区公安局禁毒大队侦查员:我们通过进一步的侦查发现,信州区籍的涉及网络的吸贩毒人员,有一些异常的邮递包裹。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3)

经过外围的初步调查后,侦查人员发现,上饶市一个绰号“汪杰”的人,经常收取来自广东、云南的包裹

同时他还向包括上饶市在内的多省市、多地区邮寄快件包裹,这些快件包裹大小不一,但是数量却很大。

侦查员:他会向全国范围内的多省市、多地区去邮寄一些比如说闹钟,或者说高跟鞋、面膜、化妆品等女性化的商品,数量也比较大。

让侦查人员觉得异常的,还有这些快件包裹的运单信息。运单上除了运单号和电话之外,其它的信息要么是假的,要么根本就不存在。

侦查员:通过我们的一些秘密侦查的工作手段,对他一些寄出去的包裹进行了秘密检验,然后发现他在这包裹里,所寄出的包裹里面含有毒品的这么一些成分。

经过几个月的跟踪侦查,禁毒民警发现,绰号“汪杰”,真名叫高某的犯罪嫌疑人及其马仔,先从广东、云南购买冰毒、麻古等毒品,然后又通过自己的QQ群、微信朋友圈向全国各地的吸贩毒人员兜售毒品。

吴继:涉及到8个涉毒QQ群,有涉及到28个省份的4000余人的吸贩毒网络。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也为了查出高某毒品的来源,上饶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向上级公安机关汇报之后,决定放长线钓大鱼。

为了彻底摧毁这个贩毒网络,工作组对高某贩卖毒品的网络进行了深度梳理和研判,并锁定了为高某提供毒品的广东籍嫌疑人阿丙。2015年6月25日,在公安部的统一组织下,犯罪嫌疑人“阿丙”在广东汕尾落网。

就在上饶市打掉的以高某为首的特大网络贩毒案,江西省吉安市还打掉了一个隐蔽在城郊结合部的聚众吸食毒品的“农庄会所”。

吉安县公安局副局长陈文根:整整100号人,当场有97个人呈阳性,就是已经吸过毒了,只有3个人就是呈阴性。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4)

这个地下嗨场距离吉安县城13公里,离最近的公塘村也有两公里,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农庄很早就闲置了,一些建筑还没有完全建成

侦查人员得到线索,这个农庄突然被出租装修了。

吉安县禁毒大队侦查员:这个会所它是因为比较偏,是在农村里面。在农村里面,它又搞成这样的一个KTV,又不挂牌营业,所以说这个就引起了我们的警觉。

发现线索之后,侦查人员决定对这个农庄会所进行取证。由于农庄所在的地方偏僻,陌生人员靠近很容易引起怀疑,侦查人员只能在外围,用望远镜对会所的营业情况和进出人员进行观察。

在侦查人员观察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出入农庄,尤其是晚上八、九点钟至次日凌晨时段,而过来的人员基本都是年轻人。

侦查人员发现这个农庄时,它还在试营业期间,白天装修,晚上营业,还运来大量的低音炮音响设备。每天晚上,里面不时会飘出蹦迪的音乐,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地下嗨吧。

侦查员:在我们接触的案子来说,因为打K,就是吸食氯胺酮,必须要有这种音乐来发泄,所以我们基本上就可以肯定这是一个窝点。

在这些进进出出的人员当中,侦查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曾经被处理过的吸毒人员,这更加证实了侦查人员的判断。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5)

2015年3月3日凌晨,吉安县公安局对这个隐蔽在农庄里的地下嗨场进行抓捕,这也是侦查人员第一次进入到嗨吧里面

侦查员:我们一进去大厅里面,我们本人就可以闻到这个氯胺酮的那种香气。到包厢里面桌子上全是吸管,吸管和果盘装的全是氯胺酮,K粉。

控制好现场之后,警方依法传唤了会所内所有人员共计100余名,另外还查获1000多克毒品。

打掉地下嗨场之后,警方顺藤摸瓜,查获了以“农庄会所”为据点的吸贩毒网络,会所股东之一刘某及女友购买毒品之后,不仅出售给会所里的吸毒人员,还向周边的县市贩卖毒品,短短一个多月,交易达到近20次。

前面两个破获的涉毒案件当中的毒品主要是冰毒和K粉,属于新型毒品,而涉案的违法犯罪人员也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事实上近些年,我们看到新型毒品是层出不穷,而吸毒人员的年龄也越来越小,那么为什么吸食新型毒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新型毒品到底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吸毒人员呈低龄化 一时好奇致心瘾难戒误终生

在吉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我们见到了在这里强制戒毒的小萍,今年27岁的小萍已经有10年的吸毒历史。小萍14岁的时候,就辍学跟着朋友到深圳打工, 17岁那年,在一次和朋友聚会时,第一次沾染冰毒。

戒毒人员小萍:在KTV里面,别人拿那个壶子叫我玩,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问他们说是什么,他们又不告诉我。就给我点,点了我就吸,吸了下头就有点晕。

当时对冰毒一无所知的小萍,就这样吸上了冰毒。

之后小萍开始频繁出入朋友的聚会。在这些聚会上,她和朋友们一起吸食冰毒,一起玩乐,她说,这让她能够忘却所有不开心的事。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6)

在小萍的手上至今还留有一个疤痕,这是她在吸食冰毒之后,用一个锋利的东西割破了自己的手背,因为吸食冰毒之后会产生幻觉

大约在三四年前,正在上海打工的小萍突然出现了异常行为。

小萍:自己生病,自己感受不到,就是别人看了你不正常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他们怎么看到你不正常的?

小萍:就是不吃饭,睡在床上,跟他们说话就语无伦次,乱说。

家里人把小萍接回了吉安,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时,家里人才知道,小萍因为长期吸食冰毒,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小萍的婶婶:当时出现说话非常异常,跟平常表现的不一样。然后很容易发怒,后来就带她到第三人民医院去检查。

经过医院的治疗后,小萍的病情有所好转,家人把她接回家里,但是小萍的毒瘾却没有戒断,每当家里没人的时候,小萍就会偷偷地吸。而且一旦吸毒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她就会打骂家人。

小萍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把他们姐弟三人拉扯大,生活过得非常艰难。为了给小萍治病,家里花光了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外债。为了彻底戒掉小萍的毒瘾,家人不得不把她送进了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而母亲则一人跑到深圳打工挣钱。

今年33岁的小龙,也是在六年前和朋友一起玩时吸食上了冰毒。

戒毒人员小龙:朋友打电话来叫好玩的,跟他去玩了几次,玩了几次就慢慢有点上瘾了。

吸了两三次之后,小龙就有了毒瘾。从此,他白天在家里睡觉,晚上则出去和朋友一起吸食毒品,过着和正常人完全颠倒的生活。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是什么样,不吸就难受吗?

小龙:也不是说难受,会去想这个东西,就是沉迷这个东西。吸完之后脑袋麻麻的,幻想比较多,都是美好的东西。就跟吃饭一样的,没吃这个东西心里就好烦燥,天天跟家里人吵架。

在没有吸食毒品之前,小龙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还经营着一个沙场,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在当地算是富裕家庭。

由于沉迷毒品,不仅沙场倒闭了,连老婆也和小龙离了婚,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曾经幸福的一家人如今妻离子散。

小龙:想以前辛辛苦苦挣的钱,到现在一无所有,也有点后悔。出去以后不能再碰这个东西了,再碰这个东西基本上就没救了。

在戒毒所里,记者发现,很多吸毒人员年龄都不大,而他们第一次接触毒品的年龄则更小。这个叫小月的女孩今年刚刚18岁,2014年在她16岁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到KTV唱歌喝酒,第一次沾上毒品K粉。

《经济半小时》记者:当时你知道是吗?

戒毒人员:我知道。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你没有觉得这个东西是有害的吗?

戒毒人员:当时好奇心可能会比较重一点。

《经济半小时》记者:后来怎么就持续的吸上了?

戒毒人员:因为那个时候,可能接触的朋友会玩,经常会在一起,然后就接触上了。

今年19岁的小敏,也是在2014年沾染上了K粉,当时她还在学校上高二。

戒毒人员:我转学在离我们家比较远的地方上学,班级上有同学吸这个东西,然后贪玩就跟他们一起玩了。从第一次吸了以后,后面就一直有玩。

吉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王昭坪告诉记者,通过他们对戒毒人员的调查,发现目前的吸毒人员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在戒毒所90多名戒毒人员中,低龄的吸毒人员就占到了70.2%。

吉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王昭坪:一个学习不如意,不太爱学习。那么在学校的时候,被社会上青年带着去吸毒,去卡拉OK玩。父母忙于打工,管教不到,还有爷爷奶奶基本上是难以管理,就这么染上去的。

从戒毒人员的吸食毒品种类来看,近几年吸食传统毒品的人员在减少,而吸食新型合成毒品的在增加,这些吸食人员大都是年轻人。

王昭坪:海洛因吸食传统毒品这一块逐渐减少,现在占到10%还不到。那么合成毒品就是从2007年开始逐年逐年增加,大概现在占到90%多。

在吉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生刘衍君看来,目前新型合成毒品增加,以及吸毒人员的低龄化,恰恰是因为对合成毒品的误解造成的。

吉安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生刘衍君:就包括很多吸毒人员的家属,他们就会讲,这个还好,我孩子是溜冰的,就是吸食冰毒,搞K粉的,危害不大。

刘衍君介绍说,传统毒品的戒断生理反应比较大,一旦停止吸食,会出现像流鼻涕,忽冷忽热,腹痛腹泻,甚至骨头疼痛等症状。新型合成毒品虽然不会出现这些症状,但是精神依赖却非常强。

刘衍君:这个心瘾也是非常难戒的,我们这里因为吸食新型毒品,一而再再而三来这里,复吸、强戒,这种概率也是蛮高的。他一旦回归到社会,他有接触到这种毒品的可能性,他这个心瘾又会释放出来。

另外,新型毒品会让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吸食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近几年出现的吸毒人员驾车事故、持刀伤人等恶性案件,都与合成毒品的作用有关,而且长期吸食合成毒品,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

从前面的节目当中我们的看到,由于对新型毒品认识有误区,很多年轻人是带着那种好玩、好奇的心理去吸食毒品,甚至把吸食毒品当成了一种时尚。那么如何在学校社区做好教育预防工作,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远离毒品呢?

定期走访戒毒人员帮助摆脱毒瘾 设立学校禁毒教育基地预防青少年吸毒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7)

在江西省新干县城南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社区专干廖荣昌正在对一个戒毒人员进行尿检

新干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社区专干廖荣昌:今天经过检测,你显阴性你知道吧,这就证明你这个月没有碰这个毒品,所以你还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再去吸毒了。

每个月,辖区内的戒毒人员,都要到工作站进行一次尿检,廖荣昌要对尿液的取样、检测进行监督,工作站配有专门的检测设备,只需几秒钟,就可以检测出戒毒人员在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吸食过毒品。

廖荣昌:这两根红线就代表他显阴性的,就没有毒品成份,就是阴性,要是一根红线,这根没有显示出来,就是阳性,就证明他吸了毒。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8)

记者在戒毒康复人员的档案上看到,这名戒毒人员从2015年11月开始,每个月都有一次尿检记录,直到今年6月份,检测结果一直都是阴性

廖荣昌告诉记者,这个戒毒人员因为吸毒不仅败光了家产,还时不时打骂妻子,最终导致妻子要与他离婚。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廖荣昌不仅要对戒毒人员进行监督检测,他还要做这些戒毒人员家属的工作。

社区戒毒人员:对我们相当关心,帮我们联系工作,做一些解释,还到家里去安慰。

廖荣昌:我跟他老婆做了工作,要不然离婚了。

社区戒毒人员:我两个小孩一个在读初中,有时候想起来心里也会流泪。

廖荣昌所在的工作站,为了及时了解戒毒人员的情况,他们定期要到戒毒人员的家里进行走访。

廖荣昌:了解他的家庭情况,附近他交往哪些人,再通知他去尿检,一个月要进行尿检,尿检了以后他去我们那里,我就跟他谈心,谈心了以后,那就要掌握他的生活轨迹,他的活动规律。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9)

为了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廖永昌还利用自己的关系,到一些企业去帮这些戒毒人员寻找工作岗位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廖荣昌专门跑到一家小企业为三个戒毒人员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廖荣昌:我给你两个小伙子,还有一个女孩子,到时候来看一下。

企业老板:你把他们带过来让他们先看一下,熟悉一下环境,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做,做这个要耐心。

廖荣昌:好的,我会跟他们说一下,到时候你考核,可以你就把他留下来。

廖荣昌曾经在看守所做了十多年的副所长,跟很多吸毒人员打过交道,也看到毒品对吸毒人员的危害。廖荣昌觉得,实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能够创造一个社会包容吸毒人员的氛围,让吸毒人员找到家的感觉,回归正常生活。

社区戒毒人员:像我们自己在外面没有监管,没有什么东西,也许继续会走下去。有这样监管,像我们如果说就有顾虑,对不对?加上不定期抽检,不定期地打电话叫我们过来。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10)

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廖荣昌也会到学校的禁毒教育基地,给学生讲述当年自己在看守所看到的毒品危害,教育学生远离毒品

廖荣昌:我们自己要做到,不要去好奇,往往吸毒的时候是都是好奇,特别是你们到了高中以后,同学聚会,喝酒,走,到KTV去。

100小时破大案查获冰毒1公斤(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11)

在廖荣昌讲课的新干中学,专门有一间禁毒教育基地,里面不仅有各种毒品的介绍和危害,还有一些典型案例,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识别毒品,知道毒品的危害

新干县公安局副政委蒋六志:我们新干县目前建有这样的学校禁毒教育基地三个,下一步的目标,要在全县所有的学校覆盖,全面建立学校禁毒教育基地。最终的目的,就要达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和学生毕业之后步入社会不沾毒品的目标。

来自江西省公安厅禁毒办的数字显示,在有吸毒史的89000名人员当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就占了60%多。为了遏制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上升的趋势,江西省禁毒部门近几年加大了禁毒宣传的力度。

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叶国兵:争取把这个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让家喻户晓。把全社会动员起来,这个谁失职就追谁的责,谁没有完成任务就打谁的板子,通过这样的手段,把江西的毒品犯罪势头遏制住,让青少年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为维护社会安定,来尽我们禁毒战线的一份力量。

半小时观察:提高辨别力 拒绝毒品诱惑

目前,随着新型毒品的泛滥,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是青少年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其次,青少年缺少社会经验,对隐蔽性强的新型毒品缺乏防范意识。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认识什么是新型毒品,其次,青少年要提高自控能力, 不赶所谓的时髦,不以好奇心为由尝试毒品。

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公安机关还要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切断毒品的来源。单一的方法、单一的部门是无法解决青少年涉毒问题的,只有“打”“防”并举、多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让毒品远离青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